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应当依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培养。小学英语教师在对这项工作予以足够重视的同时,必须关注小学生英语写作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加强对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正确理解“写”与“听”、“说”和“读”这三项技能之间的关系,改进英语写作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少年来,关于英语学习方面,是通过“习得”语言还是“学得”语言的规律来学习英语,专家、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英语学习放在英语的环境中,英语能力自然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但在没有英语环境或英语环境较差的情况下,英语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就显得迟缓。那么,如何在母语环境下来学习英语呢?进行适当的汉英对比有助于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3.
通过解释“新英语”的概念,并就新英语的语法特征、词汇特征及标准进行概述和研究,可提出“中国英语”成为“新英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何宏艳 《广西教育》2014,(17):97-98
“攀登英语”学习实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试验项目”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英语学习项目,旨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家长等各参与者的共同发展。2010年12月,桂林市正式启动“攀登英语”学习实验,拱极小学作为首批实验学校参与实验。当前,拱极小学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桂林市的可推广的儿童英语学习促进方案与模式,攀登英语实验班与常规英语教学班级相比,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取得了较为喜人的变化,参与实验的教师在“攀登英语”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得到了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要求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变革。在借鉴美国三种阅读理论的基础上,以哲学阐释学的理解理论来观察英语阅读,英语阅读的本质是读者“前见”与英语文本的“视域融合”过程。因此,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获得和使用英语阅读所需要的“真前见”,这就需要与过去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聋哑英语”是大学英语学习中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方法,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学生的情感因素等等,都是可能导致“聋哑英语”的重要因素。英语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措施,彻底改变“聋哑英语”现象。  相似文献   

7.
赵恬 《辅导员》2010,(18):60-60,63
早在1980年,就有学者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后来,贾冠杰、向明友(1997年)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  相似文献   

8.
随着英语重要性的突出,“幼儿英语热”持续升温。不少双语幼儿园、国际幼儿园、英语兴趣班、英语培训机构也瞄准了“幼儿英语”这块大蛋糕,纷纷开设3-6岁的幼儿英语班。  相似文献   

9.
高丽玉 《现代教学》2011,(12):63-63
英语教学曾经历过“哑巴英语”到“动口英语”的转变,英语教师也一直在寻找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平衡点。通过实践,我发现采用故事教学可以比较好地训练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交流,在英语学习中,“说”最能体现学生的语言水平。而“说”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说”英语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成功,大大激发了群众性的学习英语热潮,这无疑是件大好事。但是在学习英语的热潮中,也有一些误区,妨碍人们学好英语。一、不重视基本发音过去,我们的英语教学大多只重阅读,不重口语,所以也不重视英语的发音。现在这种“哑巴英语”教学正在得到纠正,但是,不少人的基本发音不正确。英语发音中的某些音在汉语中找不到,于是许多人就按汉语的发音习惯去读英语,不免带有汉语方言的特色。例如:北京人往往把英文字母“L”读作“癌路”;把“M”读作“癌木”;把“X”读作“癌克似”等等,而且不以为错。更有甚…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是差别巨大的两种语言。前者体现的是西方文化,后者体现的是东方文化。无论在语言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英语和汉语都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习语是语言和思维的浓缩,是文化的典型体现者。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习语看似与某些汉语习语含义相同或近似,而实质上却大相径庭。正是这些“似同实异”或“似是而非”的情况给英语习语的汉译增加了困难。只有了解这些“似是而非”之处才能在英汉翻译时避免“失足于陷阱”,避免出笑话,防止出大错。本文拟就英语习语汉译时的“似是而非”现象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能为读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英语不同于属于语用错误的“中式英语”,它是英语在中国使用过程中符合英语规范的一种使用型变体,是英语本土化的产物,其存在有客观合理性。基于中国英语的研究现状与前景,应着手进行中国英语语料库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听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方法存在着“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学生自卑等问题,英语教师要强调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把英语作为沟通工具来学,用科学的方法强化单词记忆,让学生变“被动听”为“主动听”,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介绍“世界英语”在当前中国的地位以及在地球村这个大环境下使用英语时保持中国文化特色的必要性。首先,文章提出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方面所持有的争议态度。其次,文章就现代中国人使用英语所经历的两个阶段,即“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进行分别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一些教学启示,并指出“中国英语”应作为“世界英语”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中给予支持与发扬。  相似文献   

16.
“中式英语”影响了广大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标准英语”的学习。教师要在研究“中式英语”定义和“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从中英文化习俗、中英思维模式和中英表达习惯三个方面分析“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避免“中式英语”对英语学习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深。同样要学好英语,建构英语知识的大厦,形成英语知识的汪洋大海,关键在于用科学的方法不间断地聚集和积累知识,打牢坚实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学英语尤其如此。那么积累英语知识的具体途径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电教》2003,(7):4-5
速成英语只是商业神话,学习外语没有终身捷径。“半年流利英语,一年与老外畅所欲言”、“轻轻松松学英语”、“使英语成为你的第二母语”、“彻底颠覆聋子英语和哑吧英语”、“一年学好英语,三年达到BBC水平”……这些诱人的广告词无疑句句激动人心,但是,一个每周5小时,为期两个月的英语口语培训班,真的能让人们轻松流利说英语吗?  相似文献   

19.
英语阅读与英语学习发展关系密切。英语阅读量的大小、阅读成效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英语学习发展的进度和趋势。我国学生大都习惯了依赖老师和有限的教材内容来学习英语,加之生活在“汉语世界”里,缺乏实际交际所需的语境,自己主动接触英语、感受英语的时间少之又少,造成英语学习的进步不明显。要解决上述问题,一个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考最后冲刺阶段,考生经常会提出以下不同的问题:“我的英语基础很差,我现在想努力学习,还来得及吗?”“我很努力,做了很多题,但英语成绩总是提不高,这是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