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宋亦箫 《寻根》2014,(1):11-13
中国人“族”的观念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出现“族”字,为“旗”下标一支或两支“矢”(箭)。旗用以聚众,矢用以战斗。故“族”的本义是以家族、氏族为单位的战斗组织。  相似文献   

2.
朴尚春 《寻根》2012,(1):102-104
中国朝鲜族主要散居在东北地区。追溯朝鲜族传统婚俗之源,源于我国周朝“六礼”,在婚俗形成过程中大量地染进儒家文化。特别是1469年,朝鲜第八代王艺宗颁布了《经国大典》,全面推崇儒学,从此,包括婚礼在内的一切礼仪制度都仿效中国儒家礼仪方式。  相似文献   

3.
蔗糖的来历     
研究人员和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甘蔗大约于8000年前最早生长在太平洋群岛。这种野生芦苇,从那个遥远的地方,蔓延到整个新圭亚那,后来到了亚洲,又进入印度。据历史记载,公元前510年,波斯皇帝大流士在一次印度河流域的军事远征中,发现了这种“不用蜜蜂酿蜜的芦苇”。公元前4世纪,当亚历山大征服亚洲时,在归途中发现了甘蔗。尔后,他把甘蔗介绍到波斯、阿拉伯、埃及和非洲东岸等国家。  相似文献   

4.
生活于中国云南丽江的纳西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文化底蕴深厚、魅力独特的少数民族之一。纳西族人民善于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如喜马拉雅周边的巫术、藏传佛教、道教乃至印度婆罗门教、古波斯文化……  相似文献   

5.
坚守     
正田红霞脱了一件衣裳,又脱了一件。你敢热,我就敢脱。田红霞是在置气,一天总有那么一会,和衣裳啊,和一片甘蔗叶啊,和一只偷吃甘蔗的田鼠啊置一回气。类似男人在时咕叨他几句,然后才能书归正传,该干啥干啥。太阳像白炽灯,打在躺倒的甘蔗上,把每一片干白的甘蔗叶照得明晃晃,每看一处都是一个特写,都触目惊心。田红霞看着砍倒  相似文献   

6.
朱月顺 《寻根》2006,(6):119-121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名扬中外。他的理学思想不仅对中国的封建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在13~14世纪对高丽于朝的封建统治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中国,多数人部知道朱熹为中国“理学之大圣”,而对朱熹后裔一支变成朝鲜族一事却知者甚少。笔者是中国的朝鲜族,也是朱熹的后裔。那么,我们的家族是如何变成朝鲜族的呢?  相似文献   

7.
柬埔寨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现有1300多万人13中,除占人1380%以上的高棉族外,还有20多个少数民族,仅东北部腊塔纳基里省就有12个少数民族,如波鲁族、加莱族、嘎作族、嘎威族、格楞族、潘朗族、东奔族等。长期以来,这些少数民族都固守着祖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如喝坛子酒、种神树、妇女锯门牙.、带大耳环、裸露上身、少女吸烟、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100多年以前的漫瀚调,是准格尔旗一带蒙汉两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共同培育浇灌的艺术之花。经过100多年的实践,漫瀚调被世人公认为是蒙汉人民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是两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艺术精华和独特歌种,这在全国其它地方和其它民族,甚至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国家文化部专门命名准格尔旗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  相似文献   

9.
<正>一、中亚契丹人的来源唐朝灭亡后,中国由统一陷入分裂,公元907年至960年,史称"五代十国"。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宋朝,统一中原和南方地区,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辽(907-1125)是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政权,契丹族最初活动于今天辽宁西拉牟伦河和老哈河一带。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辽。在打败渤海国,占据燕云十六州与北方地区后,辽国不断吸收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0.
南越族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先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越族不是"男耕女织"的农耕民族,而是"以射猎为业",具有海上航运悠久历史的海洋民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11.
李文放 《寻根》2007,(5):15-18
追根溯源乃人类之天性,中国古代各地普遍存在的堂号和堂联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堂号和堂联是中国家族文化中一种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宗亲色彩与精神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彝族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少数民族,拥有659万人口,是我国六大少数民族之一。在西南地区,族呈大分散、小聚居形式分布。聚居区有四川凉山州、云南楚雄州和红河州、贵州省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三种方言都有“黑”的意思(也有“虎”之意)。黑色在族人的观念中含有深、广、高、大、强、多、高贵、主体等诸多意义。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古羌人的后裔。在六、七千年前,住在我同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一支向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古羌人以氏族为单位,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高原人和平原人的共同祖先王小盾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号称中国四大高原。它们像一弯半月形的屏障,坏抱着东部的中国平原。从某一角度来说,中国文化是植根于高原地区的。黄土高原自不待言:在历来的传说中,它是中华族共同祖先炎、黄二帝的出生地和...  相似文献   

14.
文化史研究的新领域:中国传统家学郑强胜家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家学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始终起着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何谓家学?简而言之,家学就是传统社会一家一族经数代创立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其后人据此而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刘沛林图1歙县潜口村水口园林“水香园”中国古代村落作为一种聚族而居的人聚空间,除了体现宗族观念和宗教意识等思想理念之外,特别强调营造一种“可居可游”的理想生活环境。中国古村落构景形式多样,景观独特,是一种典型的以“天人合一”哲学...  相似文献   

16.
再论华夏民族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华夏族(汉以后称之为汉族)的形成时期,学术界的认识久久未能统一。笔者在从事民族形成理论研究中,认真考察了华夏族的形成问题。愿将己见书之于次,就教于学界同仁。学术界之所以对华夏族的形成的时期众说纷坛,是因为长期以来,民族学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建 《华夏文化》2003,(3):36-37
《江格尔》是蒙古民族的一部大型英雄史诗 ,长期以来一直是蒙古族牧民家喻户晓的生活经典 ,它和藏族的《格萨尔王》、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一起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这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蒙古族英雄江格尔为实现各部落统一 ,保卫家乡的安全与民族利益 ,率领众勇士同形形色色的掠夺者和奴役者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 ,最终创建了像天堂一样的幸福吉祥的宝木巴联盟 ,实现蒙古族和平统一的故事。史诗规模宏大 ,风格崇高 ,全面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征战、生产、婚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情景 ,成为形象地表现蒙古族人民过去历…  相似文献   

18.
邵志宇  杨丽丽 《寻根》2005,(3):92-95
在常人看来,中国人是最崇拜祖先的民族,光宗耀祖是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义务。中国的家谱格外发达,目的是敬宗收族、明确传承、纯洁血缘。然而中国人又是现世主义的,家谱的另一个不被提及的目的——提高家族地位常常将前者彻底戏弄。唐末逢社会大动乱,前代的谱牒学著作几乎荡然无存,世族制度永远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此后中国进入民间修谱时期。然而中华民族屡经灾难,  相似文献   

19.
王鹤鸣 《寻根》2015,(3):119-124
达斡尔族的家谱文化,见诸文字记载的,尽管只有四百年历史,却经历了用满文书写麻纸谱单提升到以汉文编撰历史图籍的发展过程。一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文明古老、勤劳勇敢的民族。达斡尔族世居黑龙江中游北岸奥列斯莫日登广  相似文献   

20.
章立  章海君 《寻根》2007,(2):56-59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体现出中华姓氏的血缘文化、聚族文化、伦理观念、祖宗崇拜、典章制度、堪舆风水、建筑艺术、地域特色等各个方面,以它的载体—祠堂建筑表现得最为明显。本文以浙江中部几处现存的祠堂为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