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作为二语课堂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反馈研究能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二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提供一个理想的视角。国外有关二语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有效性问题的探讨,尤其是重铸式反馈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外语课堂教师反馈的质与量的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本研究拟就国外二语交互性课堂中,有关教师重铸式反馈的分布频率及其有效性的描述性和实验性研究成果做一综合的介绍,旨在引起国内外语课堂过程研究者们的兴趣和关注,并为他们进一步探究中国环境下的外语课堂教师认知反馈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纠正性反馈是课堂互动中的重要一环。本研究旨在介绍纠正性反馈的概念与类型,根据最新国内外研究厘清语言交互活动中何种反馈方式更有利于口语纠错,分析影响纠正性反馈有效性的各种因素,指明其在国内外语教学和研究中的方向。研究发现,不同纠正性反馈方式的对比效果仍存在分歧,主要体现在重铸与提示反馈的对比效果上。影响纠正性反馈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学习者因素,目标语言形式和重铸本身。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中国英语课堂上教师所用的口头反馈规律,本文通过对课堂观察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发现:无论出现哪种错误,“复述”都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反馈类型,形式协商只能引起很小一部分的正确吸纳。本文还根据课堂上学生对纠正性反馈的反应情况,分析不同反馈形式在各错误种类下的即时效果,从而对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如何使用纠正性反馈提出建议,如用加强语气来辅助“复述”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三种方法对学生英语口语的纠正反馈在CLT课堂的重要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先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了教师和学生对纠正反馈的态度和偏好,再运用听课记录分析了教师对学生错误纠正的频率,以及纠正反馈所产生的作用。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老师和学生对纠正反馈持肯定态度,交际互动中老师对学生口语错误的纠正反馈能较大程度上引起学生对正确语言的理解并对错误做出一定量的修正。据此,本研究认为,在CLT课堂中,适当的纠正反馈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师反馈话语是教师话语的重要方面。教师在EFL课堂中的口头反馈不仅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有效的反馈语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中国英语老师在EFL课堂中使用的口头反馈的类型,通过对课堂观察数据的分析发现评价性反馈是占绝对地位的反馈形式,重复则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纠正性反馈。本文对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如何使用口头反馈提出了建议以促进课堂互动与教学。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教师与学生对课堂语言教学中纠正性反馈的看法,旨在发现两者对反馈以及不同反馈方式的态度有何差异;了解学生对纠正性反馈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不同反馈方式的偏好,为教师进行有效的反馈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反馈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出发,立足于重铸,引入纠错式重铸和组合式重铸,探究重铸对中国小学生一般现在时习得的有效性以及两种反馈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作用的差异性.研究问题如下:①重铸是否能有效纠正学生一般现在时使用中出现的语法错误?②两种不同形式的反馈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纠正语法错误的效果是否相同?本研究得出以下两个结论:①重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反馈方式.②不同反馈类型对不同学生的作用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课堂提问是外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本研究围绕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数量、课堂提问方式、两种类型问题引发的语言输出量、教师课堂提问的反馈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合理运用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认知活动的发展,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课堂观察,采集了第六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学研讨观摩会上31节阅读课的语料,着重探讨了教师采取的纠正性反馈策略的分布特点,以及依据修正性输出结果探究这些纠正反馈语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纠正性反馈因其可操作性强,教学效果明显,而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与应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错误分布情况、各种类型错误的纠正性反馈和学生接纳情况等,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总结,运用正确合适的纠正性反馈方式,以促使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接纳,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The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corrective feedback is part of a larger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focusing on form’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8). Studies conducted in communicative and content-bas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LT) settings have shown that some focus on form seems to be required for learners to ‘notice the gap’ (in: R. Day (Ed.), Talking to Learn, Newbury House, Rowley, MA, pp. 237–326) between their erroneous utterances and the target languag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ole of different types of oral corrective feedback in analytic FLT. Stern (in: B. Harley, P. Allen, J. Cummins, M. Swain (Eds.),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p. 93–109;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refers to FLT as analytic when the focus of instruction is on the form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as opposed to more content-based approaches where the focus is on meaning and content. Typical for analytic FLT are discrete point presentation along with feedback on formal error. This type of FLT is still common practice in Belgian secondary schools.The study explores the role of different kinds of corrective feedback in an analytic setting (German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Flanders, Belgium). The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several corrective feedback types together with the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learner uptake following each feedback type (see Stu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 19 (1997) 37) are discussed. The question then is which strategy is to be preferred in terms of noticing the feedback.  相似文献   

12.
在反馈理论和过程体裁法指导下,采用实验方法,探讨三种方式纠正反馈对提高商务英语写作准确性的作用,发现三种反馈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务英语写作准确性,表明全面、清晰、直接的纠正反馈在短期内对提高学生写作准确性有显著作用,还表明纠正反馈后修改重写对提高商务英语写作准确性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张凯 《考试研究》2014,(5):91-94
《二语习得书面纠错反馈与写作》一书从认知心理和社会文化视角,较全面地分析了书面纠错反馈对二语写作和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该书以平行互补结构综括分析了二语习得纠错反馈研究(包括口头和书面)以及二语课堂写作纠错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其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Schmidt的注意假设认为,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注意到自己的中介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距,有助于中介语的发展。基于此,采用口试及访谈,探究哪种纠正反馈类型更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和更易被学习者接纳。研究表明,所有纠正反馈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元语言提示和诱导最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学习者的注意度越高,接纳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15.
纠正性反馈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它不仅令学习者意识到自身的二语水平和目标语之间的差距,并且提供机会让他们修正自己的语言输出,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本研究对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口语教学中教师提供纠正性反馈的态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分析了学生个体因素对这种态度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以启示教师在口语教学中更为合理有效地运用纠正性反馈。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oral repeated reading, with and without corrective feedback, on the fluency and comprehension skills of 60 struggling readers in 7th Grade. Comparisons were made by group on narrative and expository reading ability and by comprehension question typ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two reading groups (oral repeated reading with corrective feedback and oral repeated reading without corrective feedback). Participants in each group were required to repeatedly read a narrative and an expository passage. Statistical analyses (namely,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and ANCOVA)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effects on fluency and comprehension and differential effects demonstrated by groups on text type and comprehension question typ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forms of intervention improved fluency and comprehension. Limi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纠错反馈、意识唤起和语言输出并称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三大件",其中,纠错反馈在近二十年成为二语习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之一。本文主要从Brown和Levinson(1978)的面子理论视角来探讨中学英语教师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采取既有效又不伤害学生积极性的纠正策略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8.
重铸是一种含蓄的否定反馈方式。国外研究表明,重铸有助于学生纠正错误。但重铸自身有一些缺点。实验结果表明,三个重铸实验组的效果均优于控制组,对于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三种重铸的效果有所差异。因此可以对重铸进行改造,对于不同学生类型采取不同的重铸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