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四册第八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引用了闻一多先生生前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准备象李先生一样,……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可是,备课时,我参阅了《最后一次讲演》(下称“讲演”),却是这样说的:“我们随时象……”,  相似文献   

2.
70年代初以来,对未来经济出现了多种说法,先是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的“后工业经济”,后是奈斯比特1982年在《大趋势》中提出的“信息经济”,再是英国福莱斯特986年在《高技术社会》中提出的“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确定义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第一次定义了这种新型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教材以“退回”来注释诗句中的“却”字。愚以为,“却”字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再、又”,“却坐”,即“再坐下”或“又坐下”。李白写有两首《白头吟》诗,一首中有“覆水再收岂满杯”,另一首则作“覆水却收不满杯”,据此可知,“却”即“再”也。贾岛《玩月》:“步到竹丛外,东望如隔帘。却坐竹丛外,清思  相似文献   

6.
翻阅《黑龙江教育》倍感亲切,因为它是我省的本土杂志。走近《黑龙江教育》缘于一次尝试,让我的文稿第一次变成了铅字。从那时起,我成了她的一名忠实读者、作者,再后来成了特约通讯员。读“她”如沐春风。读着《黑龙江教育》,“她”全新的课改理念如春潮涌动,似春风扑面,让我无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之友》2002年第6期刊登的《“教书育人”的再认识》一文认为,“教书育人”的提法把“教书”排在前“育人”排在后,无意中加剧了重“教书”而轻“育人”倾向,因而提出要将这一传统提法改革成“育人教书”。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样的“再认识”也未必科学。“教  相似文献   

8.
“关关”(《诗经·周南·关睢》)与“交交”(《风》中出现三次,《雅》中出现三次)诠义古来并非众口一辞。“关关”,《毛诗正义》:“关关,和声也。”马瑞辰案玉篇“关关,和声也,或作  相似文献   

9.
兼词是音单意复的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古汉语中的兼词,比现代汉语多,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其中以“诸”、“焉”最为常见。据顾颉刚《尚书通检》统计,《尚书》正文“诸”字共出现12次(不包括《书序》),其中作兼词用的3个。“焉”字共出现4次,其中作兼词用的3个。据杨伯峻《论语词典》统计,《论语》中“诸”作为单词(不包括“诸侯”、“诸夏”之类的复音词),共出现36次,其中“之于”的合音18个,“之乎”的合音14个。“焉”字共出现88次,其中作兼词用的9个。据杨伯峻《盂子词典》统计,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的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早已选入高中《语文》第一册和中师《文选和写作》第一册。文中既有“比较”一词,又有“较比”一词,“比较”出现一次,“较比”出现了三次。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比较”和“较比”二者共存。“较比”一词释义为:“<方>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程度;比较。”于是,我授课时姑作疑点,未贸然改为“比较”。前年,翻阅《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偶然发现  相似文献   

11.
“贼”“盗”二字,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说文·戈部》:“贼,败也。从戈,则声。”徐锴说:“败犹害也。”《说文·次(涎)部》:“盗,私利物也。从次皿。次,欲也。次皿为盗。”古代文献证明,许慎的说解是正确的。例如: 《左传》文公十八年:“(周公)作《誓命》曰:“毁则为贼,窃贿为盗。”杜注:“毁则,坏法也。贿,财也。”  相似文献   

12.
用“清澈”而不用“清彻”《现汉》:“[清澈]清而透明:湖水一见底。也作清彻。”《新华》只收“清澈”。《大词典》均收,未分主次。词频统计:清澈443,清彻4。宜以“清澈”为规范词形。(参见“彻底”条) 用“情愫”而不用“情素”《现汉》:“[情愫]<书>①感情:朝夕相处,增加了他们之间的~。②本心:真情实意:互倾~。‖也作情素。”《新华》《大词典》均以“情素”为主条。《辞海》只收“情素”,注  相似文献   

13.
刘坤 《教育文汇》2014,(20):27-28
我喜欢听一节平常却扎实的语文课,而不愿听10节经过教师刻意设计的课,因为后者人为设计的痕迹太重,有些教学环节给人“掉书袋”或“作秀”的感觉。什么是“掉书袋”?宋马令《南唐书·彭利用传》中有一段话:“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在其所著的《陶庵梦忆》中也写了一个“掉书袋”的人。一次,张岱到一个读书人家去做客。天黑时,他欲告辞,主人挽留道:“请宽心再坐会儿,等看了‘少焉’再走吧!”张岱不明白‘少焉’是什么意思,便请主人解释。  相似文献   

14.
1990年,我先后发表了《谈谈我的“球形”阅读教学》和《再谈“球形”阅读教学》两篇文章,谈了“球形”阅读教学的实施方略和框架结构;今年《山东教育》1——6期又连载了我的课堂教学经验,对教学的效果和理论依据又进行了阐述。几次文章的发表,在同行和学术界中均引起了反响。综合各种反应,除对这一教学的观点、思路以及效果表示认同外,更多的是对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校科学教研组组织的业务学习都是讨论今年《科学课》第4期和第5期的评论员文章《胡萝卜”和“教学指导思想”》、《再谈“胡萝卜”》。从20年前的路培琦老师与刘默耕老师的一次真实的教学对话以及评论员精彩的圈点分析中,我们再一次深思不同的教学思想带来的不同的教学思路,不同的教学思路给学生带来的不同发展。的确,以前,我们常常将精力放在如何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精细的教案,一步步,一环环,做什么,说什么都要课前想好,课堂(尤其是研究课、公开课)就是一场精彩的表演,通过一次次的反复试上终于找到一种流畅的剧本。我们通常害…  相似文献   

16.
肖传静 《初中生》2008,(6):48-48
此“君子”非彼“君子”也,我说的“君子”是指“瘾君子”。 《中学生守则》规定:不吸烟,不喝酒。可是,路唯对规定不屑一顾。有一次他吸烟时被我这副班长碰上,我冲过去要他丢下手中的烟,并且警告他,如果再吸烟,就扣他的品德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桃花源记》中,一次提到“桑”“竹”,两次提到“酒”,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8.
《曹刿论战》:“齐师败绩”中的“败绩”,中学语文课本上直接注为“大败”。“大败”何以言“败绩”呢?目前通行的解释是:“败绩”的“败”应即“(贝辶)”字,“绩”字应即“迹”字,春秋时代的战争以用兵车进行车战为主,战争中兵车垮了是最大的败仗,因此叫“败绩”。(参见陆宗达《训诂简论》164——165页及《北京教育》1982年第7期《“败绩”考》)此说值得研究,为什么这样巧,“败绩”两个字都是别字?据笔者初步统计,“败绩”一词,《春秋经》中出现十六次,《左传》中出现十七次,共三十三例,无一例写作“(贝辶)迹”。  相似文献   

19.
1958年,《文艺报》组织了“再批判”专题。“再批判”所显示出来的文化悖谬在于: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语境中,并不自觉地接受着“他人引导”。这是“再批判”能够生成的重要社会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贵刊第3期刊登了李清华老师的《“不能再走“还是“不肯再走”》一文。李老师的观点是要将原文的敌人“不能再走”改为“不肯再走”.以村托出红四团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笔者认为:还是原文中的“不能再走”为好。理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