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江峰 《现代家教》2000,(5):45-45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分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平衡才能健康长寿。要阴阳平衡,就要保持身体的运动平衡、脑力活动平衡、心理平衡、饮食平衡等。一、运动平衡。锻炼身体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首要途径。长期不锻炼身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体  相似文献   

2.
平衡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贯穿于整个工程力学的学习过程,有整体平衡和局部平衡,有刚体平衡和单元体的应力平衡,还有静平衡和动平衡等。这些都以基本的平衡条件为基础是平衡方程的应用范围,是学好力学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4.
服装的结构平衡决定了整件服装的外观穿着效果,结构平衡包括部位和部件两个方面,本文主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不平衡现象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以防止疵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溶液中离子平衡的角度出发,应用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叙述缓冲作用是溶液中离子平衡的一个基本属性,除酸碱溶液具有缓冲性质外,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等体系均具有缓冲溶液性质,因而,在教学中扩展缓冲溶液的概念,有利于拓开学生思路,培养散发性思维,增加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静力学中的支撑杆问题 ,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是常见的平衡问题 .此类问题可分为“轻杆”和“重杆”两种情况 ,对于“轻杆”(即不计重力 )类问题可用共点力平衡解答 ,而对于“重杆”(重力不能忽略 )类问题 ,则应考虑用力矩平衡解答 .一、“轻杆”与共点力平衡例 1 如图 1所示的支撑杆装置中 ,支撑杆是轻杆 ,长为L,且C端点是充分粗糙的 ,D点用铰链连接 .已知两段绳AC、BC与杆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AD=L1,AC=L2 ,所挂物体重为G ,试求AC、BC绳的张力以及D点对杆的作用力 .分析 :轻杆CD保持平衡 ,须满足∑ F =0和∑ M =0 …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质点还是刚体,在非光滑情况下处于静平衡时,其与周边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的摩擦力均为静摩擦力,其大小取值范围为:0≤f≤μN,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有两种可能.由于静摩擦力的这种性质,给相应的平衡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困难.处理这类问题通常是列平衡方程,并辅以f≤μN进行求解.本文拟从摩擦角概念的介绍和使用出发,尝试将有摩擦物体在平面内的静平衡范围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从而实现解决方法的简化.  相似文献   

8.
控权平衡论从控权、制衡角度来阐述行政法的基本理论。本文以行政法的价值和目标为基点,从行政权的良性和恶性两个方面来分析行政机关和相对人权利义务不平衡的事实,进而论述新的平衡理论,即追求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个计算实例 ,详细说明了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 ,对学生掌握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入网设备Linkproof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配置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采集了大量数据,生成了一系列的图形,对该设备的工作特性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从而对优化设备配置、提高设备效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几个计算实例,详细说明了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掌握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个计算实例,详细说明了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掌握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善求平衡     
身体平衡不会摔跤,心理平衡精神饱满,人是须臾少不了平衡的。  相似文献   

14.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同一个化学平衡状态既可以从正反应方向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还可以从两个方向同时开始。由此衍生出了等效平衡。大多教学参考资料都分为了三种等效平衡类型,笔者认为更加确切地应当是一种等同平衡和两种等效平衡。  相似文献   

15.
每个个体的发展和成熟都需要在生理、智力、心理这三大支柱的发展基础之上完成,这三个支柱的高度也是衡量个体的发展和成熟水平的三个维度,个体发展的实质是生命个体遵循内部三维失衡动力而进行成长性平衡化发展的过程.教育是通过体育、智育和心理教育三大具体任务来开展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德育、价值观等上层建构.相比较而言,近年来儿童的养育和教育在心理和智力两大维度得到了高度重视和长足发展,而对心理维度的了解和所作的努力还很不够,因此,教育者需要遵循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把握心理教育的关键目标,落实好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令受教育者成为自在的人、自主的人与自信的人.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反思出现浅尝辄止的现象,除了受其自身的智力影响,还受其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笔者试图通过剖析教师教学反思心理变化的历程,揭示其深化的突破口:心理的"平衡"和"不平衡"处。学生、同行和专家是教师教学反思的推进器,他们能够在教师教学反思深化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快教师教学反思类型的转换和反思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李本雄  孔凡宝 《考试周刊》2013,(46):142-142
物体的受力分析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基础,而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是学习物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训练。本文列举两例,说明掌握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解题技巧,以准确、熟练地解决复杂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的平衡意识与平衡观源自于对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思考.结合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实际,论述了平衡意识提出的相应依据和平衡观的把握标准,为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领域、丰富校企合作内涵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平衡二叉树是《数据结构》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查找表结构,在平衡旋转问题上不易理解。本文围绕具有三个结点的五种不同形态二叉树的平衡特性,介绍一种简单易懂的平衡旋转的讲解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建立高度平衡的二叉排序树是为了减少树的平均查找长度,提高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效率。为此,每向二叉排序树中插入一个新的结点时都要调整树的结构,使二叉排序树尽可能的保持平衡,从而减小平均搜索长度。平衡二叉树教学中传统的旋转方法不太容易被学生理解,本文通过分析二叉排序树的基本原理,抽象出四种简单的调整失衡方法,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二叉平衡树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