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兴起于隋唐、废于清末的科举考试,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存了1300多年.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时代的教育是科举教育,教育和科举就是在这种不平衡的矛盾中发展,直到科举彻底废除的。反思科举考试,对目前高考改革提供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教育、文化与社会制度,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及人文思想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的存在是由于其制度本身,科举的废除则是时代的产物,而为科举平反指的是纠正长久以来人们对科举制理解上的偏颇与扭曲以及对待科举制的一些不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用科举的命运、功能及其价值来隐喻高考,是当代高考论争中的普遍现象,更凸显了高考制度面临的矛盾与问题。但是,科举隐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简单地从科举废除到高考废除的观点存在着从相似性到同一性的冲突。在高考改革实践中,我们需要直面高考问题,走出科举隐喻的怪圈。  相似文献   

4.
科举教育与科举考试尽管已经被废除了100多年,但在现代教育中依然弥漫着"科举幽灵"。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力图通过深化招考制度改革来撼动"应试高考"的阵地,提高"素质高考"含量,抑制"应试教育"的猖獗,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考察我国高考改革历史延续及欧美主要国家招考制度并进行现实反思,可以发现高考改革的基本途径。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考试观,合理利用"科举幽灵",推进社会化招考制度改革,赋予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并借鉴欧美招考经验推行高考报名与高中学校相分离,采行宽进严出的高校招生办法,坚持多元化录取招考机制,实施"素质高考",乃是破解素质教育实施难题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为中国、世界的第一大考,其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教育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的高考分省命题实际过程中的利与弊和当初的分省命题的初衷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从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的专业视角,对高考分省命题的优劣作出客观评析后,就分省命题应继续存在或逐步废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死刑存废的应然与实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人类刑罚史,刑罚的人道性是人类刑罚发展的动力与方向,死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严厉的刑罚经历了由兴盛到衰亡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国际社会反对死刑的呼声渐高,很多国家废除了死刑。本文就死刑的价值、废除死刑的基础进行探讨,以从理论上澄清废除死刑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以及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诠释高考存废之争——教育与考试的矛盾关系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批判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指挥棒”作用的负面影响,高考存废的争论亦日渐升温。废除高考派认为,当年统一考试制度已严重偏离教育目的、干扰学校教育秩序、  相似文献   

8.
笔者指出,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宣告了中国历史上考"官"时代的终结。尽管后来的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和实行新的文官考试制度,但其在选才任官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与科举已不能同日而语。笔者认为,废除科举不仅是近代社会政治领域的重大转折,也是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的划时代变革:(1)科举制度的废除,改变了教育发展的导向,使考试的重心由考"官"转向考"学",新式学校的教育地位出现历史性转折,由此奠定了现代中国学校教育发展的根基;(2)与新式教育发展相适应,废科举后确立新的学校考试制度,各类考  相似文献   

9.
从隋唐开始,到清末废除,科举取士在中国延续了1300年之久。科举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当时的中国教育。实行科举取土的主要手段是考试。教育考试按其目的性分为水平考试和选拔性考试。水平考试用以检测、反馈教育的效果,试卷的水平是绝对的,教学之后考生超过标准的人越多越好;选拔性考试在于将学生分出层次,以便择优录取,试卷水平对考生而言是相对的。科举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随历史的发展,科举虽然废止了,但作为选拔人才和检测教育效果的考试却不能废止,并且,它对目前中国教育的影响之大已经发展到不…  相似文献   

10.
绵延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项考试制度,它与我国今天的高考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自科举制度被废除以来,人们给予它更多的是批判,本文客观、全面地评价了科举的历史功绩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今天的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绵延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项考试制度,它与我国今天的高考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自科举制度被废除以来,人们给予它更多的是批判,本文客观、全面地评价了科举的历史功绩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今天的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末科举取士制度在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下,经历了洋务教育和维新改良运动的冲击,虽革新改良、补伪救弊也不能挽回其覆灭的历史命运。鉴古知今,废除科举可为今天推进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从而坚定改革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自贝卡利亚以来,有关死刑存废问题争议已久。死刑存废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问题,要把应不应当废除死刑和能不能够废除死刑区别开来,从哲学基础和经济分析角度来看,死刑应该废除、但目前还不能够废除。  相似文献   

14.
人大代表范谊认为现行的高考是失败的,废除高考的时机已经成熟,并提出了一套替代方案,该方案一出笼,举国一片哗然,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各界人士亦发表了不同看法,现予以综述,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5.
虽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以后,以经、史、子、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科举教育倍受诟病。但是,当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一分为二地重新审视科举教育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教育体系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本文从辛亥革命时期滇云人才的成长背景入手,辨析了科举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格物致知传统和经世致用理念与兴滇群英集中涌现的内在关系,提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面向西南的桥头堡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绵延了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一项考试制度,它与我国今天的高考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自科举制度被废除以来,人们给予它更多的是批判,本文客观、全面地评价了科举的历史功绩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今天的高考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末废科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事。科举制度存在弊端的同时,也有着积极的社会功能。骤然废除科举制度,对乡村社会文化与教育传统的破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当前考试制度改革成为关注热点的背景下,重新审视科举兴废的历史还会带来更多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科举考试作为一种制度,已经成为历史;但它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却一直对中国的教育产生着影响。分析科举的价值并总结其教训,给人们的启示是,高考的活力在于改革;高考作为一种教育机会的竞争制度,必须与时俱进,让改革、创新成为其惯例和特征;对高考改革进行远景式设计,让它成为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在高考科目上进行组合,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权;以多种途径提供教育机会,拓宽人才选拔的渠道;尽快为考试立法,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杨松轩的主要言行和业绩,论述了先生的爱国主义和教育救国思想。尤其是在废除科举、兴办新学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经历的艰难险阻和取得的辉煌成果,显示出了先生一生顽强拼搏献身教育的伟大精神以及在我国现代教育中的先驱者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立国之本,考试是选才之制,而有效、针对性强的法律则是保证考试公平、有效选才的准绳和保障。从科举法学的视野,以科举立法和高考立法为分析对象,通过借鉴科举立法的经验教训来探讨高考立法问题,可以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考试法》提供必要的前期研究基础和立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