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是38.5℃,用它来测一位病人的体温,这位病人的体温将会是(摇摇) A.38℃摇摇B.37.5℃摇摇C. 38.2℃摇摇D.39℃2郾体温计的精确度比常用温度计高,是因为(摇摇) A. 玻璃管内径细B.玻璃管内径粗C. 体温计短些D.玻璃泡容积小3郾用温度计测一杯水的温度,如何读取示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摇摇) A. 温度计放入水中后立即读数摇摇B.温度计放入水中后等一段时间,然后把温度计取出来读数C. 温度计插入时间越长,读数越准摇摇D.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水中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4.海波…  相似文献   

2.
初二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水的沸腾”中 ,有部分学生画出水沸腾的图象如图 1所示 ,并得图 1图 2出水沸腾一段时间后 ,水温降低的结论 .这跟多数同学得到水沸腾时水温不变的结论不一致 .为使学生自己弄懂原因所在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重新做水沸腾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一、实验要求1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 .2 .水烧干后 ,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 ?二、学生实验记录的归纳及分析1 .两支温度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当时气温 1 7℃ ) .2 .观察到的现象及分析 :( 1 )刚开始时 ,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 ,这是空气中受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而成 .( 2 )烧杯底和内壁有气泡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 ,烧杯和水的温度升高 ,烧杯外壁的水珠消失 ,附在杯底和杯壁上的空气以及溶解在水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在杯底和内壁产生气泡 .( 3)水面上方有“白气”,温度计露出水面的部分附有水珠 .加热过程中 ,水温升高 ,水蒸发加快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有的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有的附在温度计上 .( 4)水沸腾前温度计 2的示数高于温度计1的示数 ...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题(每空1分,30分)1.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在电压U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R越小,通过导体的电电流I越,两个电阻R1和R2(R1>R2)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R2的电流.2.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0V,开关闭合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0.10A和2.0V,则通过R2的电流是A,R2两端的电压V,R1的电阻是Ω.3.一只“PZ220—40”的灯泡,其额定电压为V,额定功率为W,灯丝电阻是Ω.4.一个白炽灯泡铭牌上标有“220V100W”字样,则这盏灯的灯丝电阻为Ω,如果灯丝断了之后,重新将灯丝搭上,设灯丝…  相似文献   

4.
程红 《物理教师》2007,28(8):23-24
2005年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海门卷)的一道题目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原题部分摘录如下:图1第三学习小组在探究冰熔化的特点时将挑选好的两支规格相同、满足测试要求的温度计分别插入不同的深度,图1显示了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小明负责把两支温度计的读数记录下来,读数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仪器进行测量的时候 ,必须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对于刚学物理的同学来说 ,要准确地记住步骤 ,的确有些困难 ,现在介绍一个简单的办法 ,让同学们轻松地记住温度计和天平的使用步骤。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 :估、选、放 ,读、记、回。具体阐述如下 :( 1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估 ) ;( 2 )根据刚才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选 ) ;( 3)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放 ) ;( 4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要与…  相似文献   

6.
[例]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1个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问(1)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多少?(2)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为多少? [解法1] 讨论法。 无论是读数准确的温度计,还是不准确的温度计,其刻度都是均匀的。设温度计上每一个刻度表示1℃,则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上从20℃到80℃之间有60个刻度,而对应的实际温度变化为100℃-0℃=100℃,  相似文献   

7.
例1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正确的.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感温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感温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后放在空气中,它们的示数都为15℃,那么,该房间里的实际温度()A等于15℃;B.高于15℃;C.低于15℃;D.无法判断.[1995年《第二届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初三组)第7小题]解析温度计是通过感温泡来测量它所接触的物体的温度的.玻璃瓶内的酒精是密封的,不会蒸发,因而瓶内酒精的温度和室温一样.所以甲、乙温度计测的都是室温.由于三支温度计中只有一支刻度是正…  相似文献   

8.
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因此能很好地显示较小温度的变化 ,在物理教学中 ,恰当地应用它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成功应用伽利略温度计原理的案例 .一、用伽利略温度计研究液体蒸发对于蒸发吸热的讲解 ,统编教材是用一支温度计 ,在玻璃泡上包上干棉花 ,然后用扇子扇玻璃泡上的棉花 ,温度计示数不变 ,说明空气流动本身不能降温 .将玻璃泡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湿棉花包上 ,再用扇子扇 ,可看到温度计示数下降 ,表明蒸发有吸热降温作用 .可能是由于可见度太小 ,义务教材将此实验删掉 ,对于一门实验学科来讲 ,笔…  相似文献   

9.
1原实验设计1.1实验方法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通过液体吸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的变化情况判断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图1焦耳定律实验装置图2焦耳定律实验装置(1)选用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大小相同的电流,比较使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温度升高的情况,判断哪个电阻产生的热量多(如图1所示)。结论:在通电时间和电流大小相同时,电流流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有关,电  相似文献   

10.
本刊1992年第2期《对一蒸发问题的辨析》一文举出如下问题和解答: 原题:在同一教室内的三支温度计放置如下图所示:(1)放在空气中,(2)放在装有酒精的开口烧杯中,(3)插入密封的酒精瓶中.其读数都是20℃,你将如何判断哪一支温度计不准确? 原解:(2)中的酒精由于蒸发而降温,应低于20℃,所以(2)中的温度计不准确。该文认为原题原解都错.按照该文的逻辑,(2)、(3)两种情况,在酒精表面上均在蒸发而在酒精内部  相似文献   

11.
肖谷华 《物理教师》2002,23(5):26-28
1 试题内容西湖中学“STS”小组 ,为研究西湖水污染问题 ,张敏同学采集了如图 1所示的污水样品 ,李丽同学正确地测量了样品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 ,盘内所加砝码的位置如图 2所示 ,汪亮同学将样品倒入图 3所示的密封隔热的装置中 ,用恒定功率为 82W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和其他物体吸热 ) .三人共同测出表 1中时刻t和温度T的几组数据 .表 1 t/min 0 2 4681 0 1 2 1 4T/℃ 2 3 3 95 5 71 871 0 3 1 0 3 1 0 3图 1     图 2     图 3   (1 )在方格纸中作出实验的温度—时间图像 .(2 )根据实验计算或指出与污水相…  相似文献   

12.
在一本物理教学参考书中,有如下一道物理习题.题目 如图1所示,容器A、容器B都盛有水,用图1酒精灯对容器B加热,当容器B中的水沸腾时,容器A中的水的温度是  ℃,但  从容器B中的水吸热,所以容器A中的水  沸腾.参考书给出的答案如下:参考答案 当容器B中的水沸腾时,容器A中的水的温度是1 0 0℃,但不能从容器B中的水吸热,所以容器A中的水不能沸腾.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让我们用实验对这道习题的上述答案进行验证.实验验证 选择两只读数准确的温度计,并分别图2放入容器A、B的水中,如图2所示.当用酒精灯给容器B加热至水沸腾后,观察到…  相似文献   

13.
<正>要点提炼1.实验主要器材(1)测量仪器:温度计和停表,分别测量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及熔化所需的时间。(2)搅拌器:通过搅拌使物体受热均匀。(3)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4)温度计:(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且不能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2)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相似文献   

14.
原题:在同一教室内的三支温度计,把它们分别放在空气中,放在装有酒精的开口烧杯中和插入密封的酒精瓶中,如下图所示,其读数都是20℃,你将如何判断出哪支温度计不准确? 原解:(3)中的酒精被密封着,不会蒸发,因而瓶内酒精的温度和室温一样,(1)、(3)中温度计示数都是20℃,所以这两支温度计的刻度应该是正确的,而(2)中的酒精是放在开口的烧杯中,它要从周围物体中吸收热量而使酒精的温度下降,一定要低于20℃的室温,而(2)中的温度计的示数仍是20℃,所  相似文献   

15.
1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来测量温度的 .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 0度 .图 1中 ,温度计的示数是℃ .(1 99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题 )2 如图 2体温计的示数是℃ . (2 0 0 1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题 )3 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虽然大量吸热 ,但温度. (2 0 0 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题 )4 如图 3所示是一种晶体的熔化过程图像 ,由图可知 ,该晶体的熔点是℃ ;图中AB段表示物体处于态 ,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时间间隔为min.(2 0 0 0年四川省中考题 )5 如图 4所示为晶体萘的凝固图像 ,由图可知 ,萘…  相似文献   

16.
例1:①通过导体a、b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则导体a、b的电阻相比较()A.RaIb,由欧姆定律知,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Ra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第四章《蒸发》一节中关于蒸发吸热的实验:在胳膊上擦一些酒精,随着酒精的蒸发,会感觉到擦酒精处凉,是因为酒精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这个实验过程中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酒精温度低于人体温度等),不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蒸发吸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此实验改进如下:1 器材小木板1块(5×26cm),红水温度计1支,125mL广口瓶1个,8号橡胶塞1个(带孔),铁架台1个,白纸1张,0.5cm长乳胶管两段,垫木1块。2 制作a.在距木板两端约6cm处各钻两个小孔,两小孔之间相距约0.5cm(固定温度计用)。b.…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七年级(下)(华东师大版)中,有一个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与吸热的关系的活动: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锥形烧瓶,其中一个烧瓶的表面用烟熏黑,装同样多的初温相同的水,塞上带温度计的橡胶塞,温度计的液泡要浸没在水中。把两个烧瓶放在太阳光下晒10分钟左右,从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黑瓶里的水的温度比另一个瓶里的温度高,说明黑色物体吸热的能力较强。这个实验,效果还可以,只是如果做学生分组实验,一般的学校都没有这么多现成的仪器,而且烧瓶要用烟去熏黑,实际操作不是很方便。因此,我们另行设计了如下几个效果很好的实验,而且对器材的要求更低,既可用作演示实验,也可以作为学生分组实验。1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水来显示颜色与吸热的差异1.1器材250mL的烧杯2个、相同的温度计2支、长方体木块2块、水、黑色墨水1.2实验步骤(1)在两个烧杯中各注入100mL的清水,将其中一个烧杯里的水染成黑色(滴入几滴黑色墨水)(2)两块长方体木块的中间分别打一个小圆孔(孔的大小比温度计的横截面略小),并把温度计分别插入两小孔中,再在温度计上扎上橡皮筋,以防温度计接触烧杯的底部,最后把长方体木块和温度计架到烧杯上。(3)装置放在阳光下,经过7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温计的刻度范围一般为35℃一42℃ C.常见的温度计都是用水银作测温物质2.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读数应该在 A.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上升时进行 c.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下降后进行3在使用温度计以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家用寒暑表是用来测气温的D.体温计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B.温度计内液体上升到最高处进行D.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下降时进行 A.要先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 C.温度计不可能测不出温度4.图1中温度计的使用错误的是B.不必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大值D.分度值一眼就能看出,不必先弄清 A.(l)(2)(3)B…  相似文献   

20.
实验预习 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仪器,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注意: 1.使用温度计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同时要估计被测温度的高低,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使用温度计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读数时,不要使温度计离开被测液体(体温计除外),并且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如图3-l所示. 思考题 1.温度计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有何异同点?请归纳并填好下表. 2.如图3-2所示的寒暑表,量程是,最小刻度值是.已知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