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869年(明治二年)6月,根据日本明治天皇的“思召”(意见),将明治维新的戊辰战争中拥戴天皇而阵亡之人加以祭祀,日本政府创建了日本的东京招魂社。1879年,招魂社更名改称为靖国神社,被祭祀的人中包括了1877年(明治十年)征讨西乡隆盛的西南战争中政府军战死之人。19世纪80年代以前,靖国神社中先后祭祀的阵亡军人的灵牌位共计是14722人。其后,随着日本对外战争不断扩大,被祭祀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背景资料靖国神社坐落在日本东京九段北,距离日本皇宫不远,占地10万多平方米,大门两侧各竖一座石塔,塔身上的浮雕是为日本侵华战争树碑立传的内容。陈列馆里有当年侵华日军的武器、战利品、遗物、遗书和照片等。它建于1869年(明治维新第二年),最初叫“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  相似文献   

3.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它的前身是1862年设立的招魂场,1869年改为东京招魂社,1879年始称靖国。“靖国”是“镇护国家”的意思。靖国神社不同于日本一般的神社,是专门祭祀阵亡的日本军人的,它在日本大大小小八万多个神社中有着独特的位置,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为宣扬为天皇献身精神而建立的,具有“国家宗祠”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8月15日,位于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坡上的靖国神社内,都会有一些军国主义的残渣余孽搞一番令人作呕的表演,右翼团体乘机举行集会,渲染侵略有理的“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为数不少的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也纷纷前来参拜。每次参拜都会激起世界人民,特别是深受日本侵略之害的亚洲人民的愤怒声讨和严正抗议,在国际关系中激起新的矛盾,靖国神社已经成为一个极为敏感的场所。从招魂社到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日本神道的产物,在神道祭祖的神社中影响最大。靖国神社建于明治维新初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明治维新开始后,为纪念明治政权建…  相似文献   

5.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原名“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为现名。这里供奉着为天皇效忠、为“大日本帝国”战死者的牌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不仅是推行“国家神道”的场所,而且是动员战争,宣扬军国主义的工具。二战结束后,日本实行政教分离政策,国家不再出资维持神社,靖国神社的大小“军神”也不再受国家的祭祀。但是,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试图东山再起,把靖国神社变成重温  相似文献   

6.
靖国神社,是个刺激中国人神经的字眼。今年8月上中旬,平生第一次去东京。动身之前,我即决定,此次东京之行得去趟靖国神社。我要亲自看看,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为什么日本右翼政客如此痴狂地迷恋它?甚至某些身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首相也要“不顾一切”地前往参拜?带着这些疑团,我终于在8月13日走进了靖国神社。日本国内分布着大大小小8万多个神社。但前身是“东京招魂社”的靖国神社,是专门祭祀战死于战场上的军人的神社,所以在日本全国数量众多的  相似文献   

7.
自1975年以来,每年8月份,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投降日(8月15日)前后,日本都要发生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靖国神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靖国神社”在日本各处都有,只是规模大小不同,它们是为祭祀在战争中的战死者而  相似文献   

8.
1999年10月17日,日本产经新闻社出版了一本书,名为《靖国的祈祷》,它的副标题是“亲眼看看明治、大正、昭和、平成”。这是一本大型照片集,长达270页,是为纪念靖国神社创立130周年而编辑的。该书内容十分反动,宣传以天皇为中心的皇国史观,鼓吹侵略战争有理,宣传法西斯武士道精神,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靖国神社的由来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去世,皇太子睦仁即位,改年号为明治,故称明治天皇。1868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于是,以萨摩、长州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队与幕府军队发生战…  相似文献   

9.
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了靖国神社。小泉虽然绕过8月15日日本战败日这一敏感的日子,但这并不能改变问题的性质。因此,此举遭到日本国内有识之士和亚洲邻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多年来,日本一些高官显贵,翻着花样参拜靖国神社,已经不算新闻了。那么靖国神社到底是个什么“庙”?烧的是哪炷香?使这些日本人“竞折腰”。日本神学理论认为,“山川草木皆为神”。因此,在日本,全国各地都有祭祀各路神灵的神社。但靖国神社与一般神社不同。靖国神社位于东京中心地带。1869年为追悼“明治维新”前死于内战的将士,明治天皇发布文告…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地区大事记:(一)2004年1月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东京靖国神社,引起中国强烈抗议。5月29日,日本指责中国开发东海油气田“侵犯日本领海”,引发外交争端。10月双方官员就此开展淡判。中日东海资源之争明朗化。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最高学府——东京大学是在1877年(明治10年)4月12日由原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学院合并而成的,它是日本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刚成立时,只有法学、理学、文学、医学等四个学部,本国教师69名,外籍教师28名,职员67名,学生1,630名(包括预备生)。 1886年,日本政府决定把它改名为“帝国大学”,1897年又改称“东京帝国大学”。  相似文献   

12.
复仇战争是人类远古朦昧时代原始部落一种野蛮而残酷的行为,据考古发现,已逾万年。由复仇战争而衍成复仇主义是人类世界进入现代文明的反刍。 战败的帝国主义国家统治集团以收复失地,恢复过去“荣誉”为由,鼓惑国民,发动新战争,重新分割世界,而提出复仇的思想和政策,乃为复仇主义之铁则。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最突出事例是纳粹德国,最后“复仇”未成,本土反被肢解。 报仇雪恨,对弱者是正义事业,应鼓励和支持;但对强盗,则应斥责和反击。 日本自二战失败至今“复仇还太古”的鬼魂,常在它的列岛上空时隐时现。1987年2月11日东京数百名日本新一代极右翼大学生,各持他们同学会旗帜及一面国旗,呼天喊地,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庆祝“国家奠基日”。1997年6月11日日本数名右翼分子无视中国领土主权,再次潜入我国钓鱼岛北小岛,拍照、射击……。 试问,日本人想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公然不顾中方的严正提醒和善意规劝,不顾日本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不顾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不顾中日关系发展的大局,在东京悍然再次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他出任首相以来第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也是时隔21年来日本领导人首次于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小“泉拜鬼”行径一出,立即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8月15日,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强烈抗议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国神社。15日上午,我国外交部长李肇星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代表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14.
1894年(光绪二十年明治27年)6月23日日本枢密院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发动对华战争。是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步武泰西、参行新法四大纲。内谓:“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以能举此四大纲而举国行之,而无一人阻之。”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87页《十九世纪中期的日本》一图中,在地名“江户”后的注释是:1868年江户改名东京,次年迁都于此。而第88页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却是:不久,明治政府迁都江户,江户改名为东京。教材的表述比较模糊:前者是江户改名东京后成为明治政府都城的,后者则容易被误解为明治政府先迁都到江户,然后将江户改名为东京。那么到底哪个表述更准确呢?《辞海》1999年版:“东京……旧称江户……1868年改称东京,1869年成为首都。”人教版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97页所述是:(1868年)4月,德川庆喜被迫献城投降。新政…  相似文献   

16.
1996年9月7日,江泽民主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半个世纪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及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是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历来主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日本政府认真汲取历史教训,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受害国家和人民.但是,日本国内不时出现一些人公开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事情,特别是最近以来,一些内阁成员竟然络绎不绝地参拜靖国神社,为本条英机之流的亡灵招魂,一些国会议员竟然纷纷散布掩饰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罪恶事实的奇谈怪论,这表明日本国内确实有…  相似文献   

17.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本周四(8月10日)对媒体批评自己参拜靖国神社表示不满。对亚洲和其他国外评论员来说,靖国神社是日本过去军国主义的象征。关于小泉将在富有象征性意义的8月15日,即日本二战投降日参拜靖国神社的猜测如今甚嚣尘上。靖国神社供奉的除了250万战殁者外,还有被判为战犯的战时领导人。2001年,在小泉顺利当选执政党领导人的竞选活动中,他曾许诺要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自此,他每年都去参拜,但是从来没有在投降纪念日当天。小泉启程前往蒙古的两天之行时对记者说,“如果我履行诺言,媒体要批评我;如果我食言,他们也要批评。”“…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靖国神社,在日本的近现代史上,影响很大,日本国内的各派政治力量,在对待靖国神社问题上有很大分歧,并围绕靖国神社问题不断斗争,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对靖国神社的历史及其与军国主义的关系作一浅要的分析,就教于专家学者。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市中心千代田区九段北。高大巍峨,正门的大牌坊以铁铸成,高25米,椽长34米,正牌坊之内有许多规模宏大的建筑物,神社正殿挂有明治天皇的御言:“为国捐躯,永祭壮士魂”内殿供奉着日本开国象征的所谓“神体”──“三种神器”(八咫镜,天从云剑,八尺琼曲玉)和几百…  相似文献   

19.
日本军国主义为何阴魂不散郭海湖今年7月29日,桥本龙太郎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参拜了靖国神社;8月15日,又一批内阁大臣和国会议员去靖国神社捻香礼拜。于是,日本右翼势力大受鼓舞,军国主义的鼓噪甚嚣尘上,他们频频发表“南京大屠杀是虚构”、“没有大东亚战争就...  相似文献   

20.
1868年,日本发生明治维新。鉴于内忧外患的国内外形势,明治政府决心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走资本主义道路。作为推行上述政策的重大举措,明治政府于1869年在英国募集到一笔公债,购置铁路和机车设备,于1870年在大藏省主持下动工修建东京至横滨间总长为29公里的铁路。1872年(明治5年),京滨铁路全线峻工,于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