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网球》2011,(8):134-134
在为亚洲赢得首个大满贯单打桂冠一个月后,李娜正式确定将于2011年12月17至18日在家乡武汉领衔参加为期两天的“李娜和她的朋友们”武汉国际网球精英赛比赛计划。拥有14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头衔的桑普拉斯、温网逆转击败李娜的德国选手利斯基。以及西班牙网坛传奇莫亚,都将共同参加此项赛事。  相似文献   

2.
《网球天地》2011,(12):121-122
12月17-18日,李娜将在家乡武汉领衔参加为期两天的“李娜和她的朋友们”武汉国际网球精英赛。在今年温网逆转击败李娜的竞争对手利斯基,以及拥有14座大满贯单打冠军的桑普拉斯和前法网男单冠军莫亚都将共同参加此项赛事。  相似文献   

3.
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李娜充分施展了她的接发球战术,以克制对手的攻势,对其取得胜利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法国2011网球比赛和李娜的简介,分析李娜在法国2011年公开赛中球技表现,尤其对其发球、接发球战术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炼其精髓以给网球爱好者或者专业网球人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行云 《网球天地》2014,(11):54-55
当北京、上海和广州迈入网球赛事第二个十年时,亚洲一姐李娜的家乡、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武汉市迎来了WTA赛事在这里的处女秀。 9月19—27日,9天时间里,位于二妃山脚下的武汉光谷网球中心每天涌进络绎不绝的人群;中心球场里,莎拉波娃、小威、沃兹、科维托娃、布沙尔等轮番登场献艺,却再也见不到李娜的身影。就在开赛前几天,李娜宣布了退役的消息,她将永远错过这项家门口举办的高级别赛事。  相似文献   

5.
《校园足球》2011,(1):16-17
【正】历时14天的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紧张激烈的角逐中落下了帷幕。作为每年四大满贯赛事的第一枪,各国好手纷纷出场,给网球爱好者来带了一场场视觉盛宴。让中国球迷激动的自然是武汉姑娘李娜的出色表现。此役,她过关斩将,挺进决赛,收获亚军,创造了个人澳网最好战绩,同时也成为了亚洲女选手中成绩最好的一位。李娜,成为了中...  相似文献   

6.
朱茜  陈功 《网球》2011,(12):67-73
2011年,李娜为中国职业网球取得历史性突破,而业余网球的激情也被进一步点燃。  相似文献   

7.
朱茜 《网球》2011,(12):61-64,60
2011的中国网球承载了太多荣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因为李娜,中国网球第一次昂首站立于中国体育的顶端,正如WTA主席阿拉斯特所说的那样:李娜在法网成为首夺大满贯的亚洲人是2011年最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田野 《网球天地》2014,(9):82-84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江汉平原东部,因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合称而得名,是中国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9月19—27日,国内球迷们翘首以盼的WTA超五巡回赛——武汉网球公开赛将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二妃山的“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举行。武汉是网球运动员李娜的故乡,这座被称作“江城”的城市孕育了这个女人性格里的硬与柔。在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中,无不透露出对这座城市浓厚的感情。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李娜的成长轨迹,一起走进武汉,去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李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球文化、商业以及体制改革这几个方面多角度分析,对李娜“亚洲一姐”这个国际网坛传奇人物的分析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探讨“李娜现象”对中国网球运动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李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网球和其它项目的职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文悦  陈功摄影 《网球》2010,(11):72-75
下一个潘兵、下一个李娜在哪里?这是中国网球担忧的问题,更是湖北网球担忧的问题。2010年9月底,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网协和湖北网协在武汉联姻,预示着湖北网球正在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开启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