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来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80年以后的数年内,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领域比过去更为广泛,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阵容比较壮观,以中青年同志居多,出现了一些用新的方法进行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势头。建国以来专家学者对司马迁首创经济史传、对司马迁经济思想、对司马迁治生经营之道和经商艺术、对司马迁经济地理思想、对司马迁经济思想产生及其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不仅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司马迁的思想丰富、全面,其为人处世思想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司马迁认为人在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中,应该让而不应该争,应该谦而不应该骄,应该诚而不应该欺。司马迁的为人处世思想,其实质基本上是对中国传统为人处世主流思想的继承,但其通过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具体记写、表述、评说,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了,更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表达的为人处世思想,对中国传统为人处世主流思想的积极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围绕着司马迁思想问题,史学界近年来从多个角度就其历史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民族思想、人文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综合这种考察有助于从整体把握司马迁思想,从而为研究、挖掘司马迁思想的时代价值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管子》、管仲对司马迁的思想影响:第一,司马迁与管仲都是行大义不羞小节之人;第二,司马迁继承了管仲及《管子》以富为荣、以利为重的经济思想,并认为“平准”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源自《管子》;第三,在重民、爱民思想上,司马迁吸收借鉴了管仲及《管子》思想。试图于儒、道之外追溯司马迁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5.
礼学思想是儒家最基本的特征 ,司马迁的《史记》包含了极为丰富的礼学思想。本文从司马迁对孔子礼学思想的继承、司马迁关于礼学的一些论述、司马迁论礼与法、礼与乐和《史记》在内容与形式方面体现出的礼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关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过去我们为了突出司马迁史学的进步性,多侧重于研究其进步倾向。本文从六个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司马迁史学思想的另一方面,即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正统化倾向。认为: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既具有明显的进步倾向,又有浓厚的正统色彩,承认后者的存在,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司马迁的史学。  相似文献   

7.
对司马迁思想的研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认为他属于儒家传统思想,通过论证可以言之成理;认为他属于道家一派,也持之有据;说他与法家关系密切,也不乏论据。后来,又有人认为司马迁的思想吸收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有自己完整的思想体系,似乎比较公允地概括了司马迁思想的全貌。但笔者认为它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盲点——没有专门论述李陵之祸对司马迁思想的割裂和破坏,没有对司马迁思想分两个时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地位突出,它的形成有其家世渊源,时代思潮、经济背景等方面的条件和原因,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内容包括“经济人”思想,“善因论”、“本”“末”并重思想等,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史记》的五体结构,不仅是一种历史编纂方法,而且是司马迁民族思想的形象反映。它记事起于黄帝,表现了司马迁各民族皆为黄帝子孙的民族大一统思想。《史记》的体制结构象征着历史的大一统方向。《史记》结构上的尊汉倾向及其等列天子臣民的体例安排,是司马迁民族大一统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的义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司马迁的身世、经历及《史记》作品等多方面切入,对司马迁思想上的一个重要方面──义利观,进行了辩证分析探讨:1.司马迁─反儒家重义轻利观念,立足十社会发展和现实人生、特别强调了“利”的重越性;2.司马迁在重利的同时,还崇尚“义”;3.在处理义利撞车局面的时候。司马迁表现出重大功利轻小义、小耻和重大义轻个利、私利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蒙雍香 《教育》2012,(18):58
大方之家都认为《史记·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两文是《史记》中最能体现司马迁思想与精神的经典之文。要研究司马迁的思想和《史记》的内蕴,不可不先必读《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学习了《报任安书》一文之后,笔者感悟到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司马迁的爱和恨的思想。他的这种爱和恨隐晦而不可直言,因为"有些话是司马迁不愿说而不能不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在时代、家庭和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下,对祖上和父亲都有尽孝的表现。而司马迁对孝道的深刻理解,更向世人诠释了他独特的孝道思想,使传统孝道思想得到丰富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由我国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李长之撰写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一书的第七章第六节认为 ,司马迁的根本思想是道家。鄙见以为 ,司马迁思想中确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因素 ,但并不占其思想的主导方面 ,其根本思想依然是儒家。司马迁在李陵一案中的态度和立场及著述《史记》的前后经过足以说明问题。在其一言一行中仍十分明显地体现出儒家仁、义、礼、智、信 ,重修身立命、亲亲、立德、立言、多情善感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14.
《史记》记载太公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是司马迁依据黄老思想对吕尚倾商活动的总结。阴谋思想出于黄老学,司马迁深受黄老学思想影响,他认为吕尚修德和等待时机等行为符合黄老阴谋之说。吕尚行阴谋的说法出自深受黄老思想影响的《六韬》,司马迁熔铸自己对历史的理解,重新塑造了太公形象。  相似文献   

15.
鉴于《史记·天官书》正文部分与论赞部分之间在天人观上的对立,导致了对司马迁天人思想评价严重失当,笔者曾于《走出司马迁天人思想研究的误区》一文中提出一个假说,本文就这一问题依据《太史公自序》和《天官书》作了进一步的探究。文章认为,《天官书》的正文并不代表司马迁的天人思想,它只代表官方的天人思想,《天官书》论赞部分才代表司马迁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同时提出,司马迁的天人思想是一元的,并无自相矛盾之处,也不存在天道观与人道观的二元对立或神秘思维与理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矛盾冲突;司马迁的天人思想代表着当时对天人关系认识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义利观”是司马迁思想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文章探讨了司马迁义利观的渊源,评述了其义利思想的几个要旨。  相似文献   

17.
<正> 司马迁穷毕生精力研究社会历史,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作出不朽的贡献,与他注重考察社会经济,立足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总结历史不无关系。保存在《史记》中的《平准书》和《货殖列传》是司马迁经济研究的两卷主要著作。这两卷著作集中地反映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也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经济理论水平,在我国经济思想史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辉。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他提出了重视工商经济的主张,总结了一整套关于发展工商经济的理论。这套理论和他的史学一样,“成一家之言”,形成了司马迁独具特色的工商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系是什么?这是司马迁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自班固本之其父提出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的观点而后,历代评论者对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系都有所探究,但大都是从表象上来看司马迁是属于道家还是儒家,亦或是杂家或史家,也有人提出司马迁思想结构组合论。如何从总体上恰当公允地把握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系,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我认为,如果把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体  相似文献   

19.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思想是司马迁历史理论的核心内容,深入考察这一思想的形成,不仅对全面理解司马迁的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澄清某些疑难问题也有裨益,这是司马迁和《史记》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郭莎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38-139
司马迁《史记》的最后一篇是《太史公自序》,介绍了《史记》写作的缘起和主要内容。《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二者历来是研究《史记》、司马迁生平、思想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拟从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主客观原因来探寻司马迁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