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俄罗斯南部伏尔加河下游右岸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该城始建于1589年,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金帐汗国第九任君主乌兹别克汗最早在此建都,名为察里津,1925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此后在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即1961年改为伏尔加格勒。而伏尔加格勒在全球闻名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这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保证了苏联和它的盟国——英国、法国和美国在二战中对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德国意识到时间颇为紧迫,希特勒希望能够在美军有机会加入欧洲战场之前结束东线战争或尽可能削弱苏联  相似文献   

2.
伏尔加格勒,这个位于伏尔加河西岸的城市,曾经拥有一个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名字———斯大林格勒。在1942年到1943年那个极度严寒的冬天,入侵苏联境内的德国军队,在这个城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英勇抵抗,可耻地丧命在冰天雪地之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标志着法西斯主义开始走向灭亡。维尔加奇战争从这里开始4月22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伏尔加格勒的朋友弗拉基米尔开车载记者去城市以西60公里处顿河岸边的维尔加奇。这是—个只有几百人居住的小村落。1942年8月23日,正是从这里,保卢斯率领的德军第6集团军开始对…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的: 讲述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使学生认识:苏德战争爆发,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二、重点和难点: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难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演变。三、教具:《苏联政区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形势图》。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在哪一年签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1940年秋到1941年春,希特勒侵占了哪些国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导入新课)1939年8月,苏联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条约  相似文献   

4.
图画说明: 这幅漫画表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942-1943年,在欧洲、太平洋和非洲各个战场,同盟国军队与法西斯军队英勇战斗,战争形势发生转折,法西斯国家的攻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欧洲战场上,在苏联,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红军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这一胜利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5.
“火炬”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瓜岛战役构成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标志之一。该战役又是战时英美第一次重大的联合军事行动,与第二战场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从1942年下半年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苏德战场上,持续半年之久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于1943年2月以德军失败而告终;同年7月,希特勒向库  相似文献   

7.
巴黎每个地铁站里,都用特大字在墙上写着站名。我头一次乘5号线,一进站就念出:stalingrad。这不是“斯大林格勒”吗?斯大林格勒:久违了。1956年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问题后,不记得在哪一年,就把伏尔加河畔这座名城改称伏尔加格勒了。在那同时,什么斯大林诺、斯大林纳巴德等等都改了新名或恢复原名,塔吉克斯坦首府就从斯大林纳巴德改回“杜尚别”———在当地语言里叫了多少年的:三棵树。这个巴黎地铁站,不知是什么时候以斯大林格勒命名的。我想当是在二战之后。二站中,从1942年冬天到1943年初,在伏尔加河西岸冰天雪地里惨烈的…  相似文献   

8.
姚舜扬 《新读写》2010,(11):15-15
前几天观看了德国影片《决战斯大林格勒》,看完以后感受非常深,受益匪浅。这部影片是从德团人的角度描述二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让我们十分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正以其独特的功能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采用。本文就其功能和作用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具有对信息综合的功能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录像等有机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教师繁琐的操作。如在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和转折》似下简称《扩大和转折》)时,把莫斯科战役录像,太平洋战场地图、日军偷袭珍珠港图片、莫斯科红场图片、中途岛录像、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地图、苏军反攻地图、斯大林格勒录像等按教材次序编进多媒体计算机。尽管信息量大,但由于多媒体计…  相似文献   

10.
1.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对儿子一向要求严格,从来不搞特权,深受人民爱戴。 2.铁托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把大儿子扎尔科送到反法西斯前线的苏联,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战斗中扎尔科失去一只手臂,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和两枚勋章。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斯大林格勒战役这里是北部战区,斯大林格勒。纳粹军队正在城郊集结军队,大战—触即发。苏联高级将领和盟军将军O’Donnell将在这里举行一个重要军事会议,这个会议至关重要,双方交换的情报足以改变苏联战争目前的局势。  相似文献   

12.
迄今为止,以展现"斯大林格勒战役"为题材的战争片共有五部,每一部都受到所在国家的社会环境和人文因素影响,充满了影片的独特属性。一方面,电影的艺术性和本体价值要求其远离意识形态的束缚;另一方面,电影的工业化和产业化则不会允许战争片有太过张扬的艺术个性,而是向文化商品这一属性靠拢。"斯大林格勒战役"本身有许多值得人们挖掘的题材和故事,或许我们应该深层次思考一下战争的本质,用电影语言给人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3.
蒙古人统治波斯时期,伊儿诸汗将与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争夺叙利亚视为对外扩张最主要的目标。合赞汗改信伊斯兰教后,一定程度上恢复与发展了伊儿汗国的社会经济,并完成蒙古人对穆斯林统治的合法化。在1299年—1303年合赞汗三次用兵叙利亚,通过歆姆司战役、苏法尔平原战役,合赞汗先小胜而后彻底失败,它既是波斯蒙古人历史发展必然所致,也迫使合赞汗从根本上来改变伊儿汗国在西亚、波斯的传统统治政策。  相似文献   

14.
人性·良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巴尔干半岛爆发了一场决定南斯拉夫国家命运的大决战——贝尔格莱德战役,战役从1944年9月28日开始至10月20日结束。  相似文献   

15.
人性·良知     
赵刚 《教师博览》2010,(4):53-5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巴尔干半岛爆发了一场决定南斯拉夫国家命运的大决战——贝尔格莱德战役,战役从1944年9月28日开始至10月20日结束。  相似文献   

16.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惨重。为了挽回败局,振作士气,夺回战略主动,德军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由于苏军在库尔斯克的突出部虎踞,给德军的防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希特勒决定拔掉这颗眼中钉、肉中刺。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德军统帅部从1943年4月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准备,并制订了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同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南北两侧,共集…  相似文献   

17.
1942年11月19日,几千门大炮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隆隆声,它向全世界宣告,守卫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军队开始反攻了。在这次战役中,一群“耗子游击队员”出人意料地立了大功。通常,这些小型啮齿动物——家鼠、田鼠、仓鼠,一到夏天,便跑到农田里偷吃庄稼;到了寒冷的季节,它们又跑到附近  相似文献   

18.
库尔斯克会战作为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会战之一,其重要性正如斯大林所说:“如果斯大林格勒会战预示着法西斯德国军队的没落,库尔斯克会战则使它遭到了灭顶之灾。” 1943年春天,随着冬季战役的结束,苏军向西推进了很远,在库尔斯克地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地带,形成了楔入西部纵深的突出部。法西斯德国由于控制着奥廖尔和别  相似文献   

19.
●学习提示本单元共二节内容。高考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有 :二战发生的原因和影响、主要国际会议和文件、主要战役等。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思考视窗◆阶段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 ,也是—次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初期 ,由于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致使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 ,猖獗一时。丘吉尔就任首相后 ,英国作为欧洲战场的主力 ,顶住了德国的压力。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 ,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斯大林格勒战…  相似文献   

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43年10月至1945年1月,盟军以中国驻印军为主,在缅甸北部成功地发动了一场战役——缅北反攻战。文章对缅北反攻战经过作了全面阐述,并对其胜利原因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