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到“档案文化”,在近年来的专业报刊上可以读到不少文章,但我始终弄不懂档案与文化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眼下“文化”时髦,不少人喜欢说某某是“文化”,因而,对不能免俗的“档案文化”,我心存疑虑。  相似文献   

2.
我国行业报刊长期被“锁定”在以传统行政资源为依托的编辑模式和经营模式当中,长期的传统路径依赖成为当前行业报刊转企改制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以我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为背景,分析行业报刊历史路径依赖的形成和编辑经营“锁定”模式,论述行业报刊经营方式的现代转型,提出编辑出版方向从“编辑本位”向“读者本位”转型,市场发行从“行政本位”向“市场本位”转型以及报刊经营从“数量营销”向“内容营销”转型的总体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2000年4月,张兰的第一家以川剧变脸脸谱为Logo的“俏江南”艺术餐厅在北京国贸的高档写字楼里开业。当时追求高品位、富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而多数的中国餐饮企业还处于传统粗放式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因为有了市场,报刊必须办成时代品位的形象化文化载体,应该引领潮流,打造个性品牌。品牌意识的建立,也将为报刊赢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广播电视报如何把自己多年的“老招牌”在新形势下继续捶打下去?我们不妨从严峻的现实开始深入反思,在危机中求得一方发展。走个性化道路广电报有优势随着文化传播产业市场化,现代报刊更多的是一种具有市场经济效益的文化载体,广告则是报刊发展的牵动力。从2000  相似文献   

5.
我国报刊行业的结构失调是一个顽症 ,在从1996年开始的三年报刊“治散治滥”中 ,尽管有关主管部门作出极大努力 ,但其收效仍不能尽如人意 ,调整结构、压缩品种的任务仍然未能完成。据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中央国家机关仍有行业报150种 ,行业刊200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厅局报纸535张 ,厅局刊物868种 ,公费订报刊和行政摊派现象仍很严重 ;厅局办报刊与市场脱节 ,结构重复 ,公款消费 ,依靠摊派维持生计 ,加重群众负担 ,损害政府形象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究其原因 ,从表象上说 ,主要是一些报刊的主办单位出于各种原因“舍不…  相似文献   

6.
为我国新闻出版事业而建的“中国报刊碑林园”目前正在湖北孝感的观音湖畔抓紧施工。9月8日,投建该项目的湖北中业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在上海分公司成立仪式上介绍了项目情况。中国报刊碑林园将把全国的报刊(社)、影像图片社、书画社发展的历史,采用碑林形式再现,建有“中国报刊碑林长廊”、“藏报馆”、“华中新闻摄影学院”、“报刊文化宾馆”、“记者度假村”等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建筑群。碑林园总占地1280亩,投资3亿多元。碑林园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的“报刊博物馆”和新闻出版工作者业务交流、休闲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7.
于滨 《四川档案》2013,(3):18-18
很少有部门比档案工作的边界和范围更宽更广,从经济到政治,从民俗到文化,档案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可以说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繁衍的“教科书”。档案工作者就是为人类从这本“教科书”里探寻事实真相、把握发展规律、从事研究并提供这把“钥匙”的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襄樊市档案局(馆)领导班子努力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不断创新档案宣传工作,把《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和《湖北档案》杂志作为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重要教材,大力加强“一报两刊”的学习宣传和发行。在全国整顿期刊杂志、各级报刊杂志发行量大幅度萎缩的情况下,襄樊市档案局上下齐心,共同奋斗,确保了档案专业报刊的发行量在全省地、市、州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襄樊市档案局(馆)领导班子认识到《湖北档案》不仅是全省档案工作宣传的主阵地,也是襄樊档案工作宣传的主阵地,更是全市档案干部进行业务交流、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平台。为…  相似文献   

9.
IT 报刊市场一片热火朝天,但仍处在群雄逐鹿阶段。从大局来说,这个潜力巨大、前景无限的市场远未瓜分完毕,还不断有新办报刊入市参与角逐。甚至一些边远地区的小报小刊,也劳师远征,在北京招兵买马或寻找合作伙伴。最典型的是延边的一家《经贸时报》,其实与 IT 不搭界,但这不妨碍它在北京设立工作室创办了《网络文化周刊》。专业细分与特色定位成为趋势.几乎 IT 行业的每一领域都有了相应的报刊媒体。大而全的 IT 媒体,目前主要是《中国计算机报》与《计算机世  相似文献   

10.
从旅游消费中发现档案文化产品的市场发展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文化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之中。档案学者也展开了档案文化产品的争论,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档案文化产品具有商品的性质,开发档案文化产品时就需要充分了解市场。档案文化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突飞猛进的发展。旅游业早已从卖方市场转入现在的买方市场,这就不断的刺激着旅游行业和其他文化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以注意力资源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成了报刊最宝贵的资源,社会公众对报刊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到报刊的生存和发展,报刊不但能从开发注意力资源中扩大市场占有率,还能从“出售”注意力资源中扩大广告来源,形成广告优势。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报刊从编辑本位转向市场本位,注重市场营销,张扬个性,凸现卖点,使读者在买有价报刊的同时,还能“买到”无价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品牌时尚等,从中享受到超值服务,提高了需要的满足系数,以此巧妙地培育读者的阅读“情结”。  相似文献   

12.
教辅类报刊的市场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教辅类报刊凭借读者群相对固定的优势,经营业绩好于其他行业报刊。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了这一市场,纷纷加入到切“蛋糕”的队伍中来,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的局面。同时,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减负”的呼声不绝于耳,教辅类报刊面临新的市场机遇和压力。教辅类报刊如何抓住新的市场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呢?  相似文献   

13.
档案局于9月16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档案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档案宣传工作,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宣传,加强《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和《湖北档案》等“一报两刊”的宣传学习,确保各单位有一份档案业务报刊,继续办好《荆门档案》简报,利用多种形式搞好档案宣传,还要与新闻部门密切联系,借用电视、广播、报纸、  相似文献   

14.
“无形的手”决定着有形资产读者是报刊传播知识、信息的对象,也是报刊市场的主体,读者资源是报刊最基本的市场资源,读者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报刊的生存、发展。报刊市场不乏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期发行量,有的报刊广告业务是供不应求,而且广告价位较高,报刊从可观的广  相似文献   

15.
《湖北档案》2003,(9):4-6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本刊从档案和鲜为人知的资料中收集到一批毛泽东同志在湖北活动的珍贵图片,冠名“珍贵老照片:毛泽东在湖北”隆重推出,以纪念这位震撼世界的伟人!  相似文献   

16.
曹鹏 《新闻记者》2003,(8):37-38
传媒业在本质上不是资金密集行业,也不是劳动力密集行业,更不是技术密集行业,传媒业是智慧密集行业。传媒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智慧的竞争,在国内传媒市场,并不缺少人才,但是缺少的是让人才充分发挥智慧的环境与体制。1995年我在分析研究国内报刊市场时,提出当时报刊界基本上处于“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阶段,到今天,可以说基本上还是这样的格局。不少所谓“大腕”,其实只是幸运儿而已,拆开唬人的“画皮”来看,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近年来的一些传媒经济案,就都是极好的例证。当传媒业日益与国际市场接轨,西方传媒企业开始步…  相似文献   

17.
在近期揭晓的第九届湖北优秀期刊、第五届湖北优秀期刊工作者评选中,《湖北档案》杂志被评为“湖北优秀期刊”,《湖北档案》“图说文化名人”栏目被评为“湖北期刊特色栏目”,《湖北档案》总编辑邓衍明被评为“湖北优秀期刊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在人类的文化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似乎都有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向:视觉符号正在或已经超越了语言符号转而成为文化的主导。不仅现代传媒如电影、电视、网络等视觉媒体给大众制造着视觉图像的消费,就是在传统的出版领域,同样出现了从“文字阅读”向“图像阅读”的转向。这一方面表现在报刊、图书等从封面到版式的装帧设计极尽“吸引  相似文献   

19.
面对即将到来的“入世”挑战,报刊竞争已进入群雄逐鹿的春秋时代,在新闻出版署实行的“社刊工程”优惠政策的扶持下,社办报刊以利好的“个股走势”,在报刊界异军突起,有越来越多的社办期刊从编辑本位转向市场本位,凸现卖点,营造亮点,千方百计地吸引读的注意力,深化服务内涵,使读在买卖有价报刊的同时,还能“买到”无价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品牌时尚等,从中享受到超值服务,从而培育出一个生生不已的市场。  相似文献   

20.
全行业危机来了,报刊仍然活着 正所谓:“报业生死一纸间”。从2004年开始。报纸也出现了衰退迹象,市场空间逐年缩小。到了2005年春天,全国报业市场出现拐点,内地各大报社的广告营业量平均跌幅达1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