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的战略性工程。"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具有共通性,决定了二者内在而深刻的价值契合。"中国梦"的深刻价值内涵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对于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多元性、不坚定性、现实性等问题。中国梦的提出实现了大学生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统一,有利于大学生坚定远大的理想信念。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中国梦的引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推动作用,探究了"中国梦"引领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将"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扬起青春风帆,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巨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中国梦"重大战略思想作了进一步阐发,并结合当前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因而以"中国梦"为引领指导青年大学生为实现理想信念而奋斗,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对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丽萍 《青海教育》2015,(Z1):18-19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毋庸赘言。就目前来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一直不高,因此寻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成为时代赋予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中国梦"的提出、时代特征、实现主体入手,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凝练总结,进一步论证了"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即理论内涵的统一性、实践主体的一致性、助力社会发展的共同性。通过阐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原则与思路,方法与途径,对更好地发挥"中国梦"在大学生理想信念引领作用提供了一些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形势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开放,使得各种文化思想交流碰撞,而社会稳定,民族繁荣的前提是主流价值导向的明确。正确价值导向的树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前提。在新的时代,"中国梦"的概念逐渐成熟,大国的复兴已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梦"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筑梦逐梦,奋斗在路上,才能让"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照进现实。本文以"中国梦"的时代背景,探讨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出路。在充分剖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既存问题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学改革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再到社会实践的驱动,明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和策略,增强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引导服务社会,奉献自我。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内在一致性,表现在: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文化底蕴,中国梦契合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实践基础。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将“中国梦”精髓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变化和多元化文化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加强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为了促进高校的教育,也是更好地实现共同理想即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倡的"中国梦"要求,更是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对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晓 《现代企业教育》2014,(12):272-273
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确保当代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础保障。习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阐述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深刻领会中国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现状,并结合中国梦常识性的提出了加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举措,希望能给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广泛,由此带来的多元文化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体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一些大学生理想淡化、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梦"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座,不断强化"中国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促使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梦"的理性认同,推动大学生群体树立科学而高远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2.
周煜  ;王玉海 《文教资料》2014,(18):121-122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一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当以"中国梦"教育为契机,积极推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制定远大的人生目标,磨炼坚强的道德意志,重塑可贵的诚信品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当今时代备受关注的话语体系,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支点。在高校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明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结构体系:理论认知教育是基本前提,情感认同教育是关键步骤,自觉践行教育则是最终归宿。深入推进高校"中国梦"教育,应搭建课堂教育主渠道,营造校园文化教育主氛围,构筑社会实践教育主阵地,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汇聚青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主要内涵及其开展意义,并提出开展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措施。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国梦"主题教育主要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3部分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步入新的台阶,为实现"中国梦"输送高素质的圆梦中坚力量。高校可通过形成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推进体现"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园景观文化,推动贴近"中国梦"主题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组织融入"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校内文娱活动等措施深化主题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5.
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高校应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促进就业,引导大学生把个人梦想真正融入实现"中国梦"的社会洪流中去。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梦"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梦"存在着内在联系。为有效缓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教学主阵地、校园文化、网上阵地等方面入手,为实现大学生个人梦想和"中国梦"开辟崭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后,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引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和关注。"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之间是内在关联的,存在一致性。"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积极影响和作用。应该用"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化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深刻内涵对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深刻理解"中国梦"、将"中国梦"植入内心、帮助"90后"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是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分析"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和薄弱环节入手,结合其个性发展特点,从思想引领、文化育人、实践养成三个维度,针对"90后"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已经进入2013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但还没有用单独的章节系统论述"中国梦"。"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路径有:把"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并外化为实际行动;把"中国梦"融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通过比较"中国梦"和"美国梦",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和善恶美丑;把"中国梦"融入道德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把"中国梦"融入法制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把"中国梦"融入择业和创业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提高择业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以"中国梦"战略思想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解析"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设计之中,并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