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方文琳,就会让我们想起当年由刘文正发掘推出的“飞鹰三人组”,由方文琳、伊能静、裘海正组成的这个演唱组合曾带给我们许多清新优美的歌。“飞鹰三人组”解散后,伊能静和裘海正各自发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不少知名的作表作推出,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在乐坛占有了一席之地,而当年组合里最为人看好的方文琳反而显得有些沉寂,前两年方文琳的《面纱》推出后才让人又注意到这个当年的清丽少女,当然,时间的流逝已使这个清丽少女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现代都市女人。经过两年的沉淀,方文琳推出了新专辑《困砂》,试图以此为自己在乐坛打出一片  相似文献   

2.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我们学习到了关于集体的一些重要知识。这个单元共包括三节课:《“我”和“我们”》《共奏和谐乐章》和《美好集体有我在》。一、知识重点在该单元学习中,我们明白:集体是由个人的力量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分内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与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短文精品。现将两文放在一块进行比较分析,同中寻异,异中找同,从相同处去品析作品的思路,从相异处去赏析各自的风采,从而使我们对作品有进一步的理解,更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文眼标题之比较《陋室铭》(以下简称《室》)与《爱莲说》(以下简称《莲》)两文的标题都是各自的文眼,均为由三个字组成的短语,并都含有一个表示文体的词。《室》中的“铭”是文体名,原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陈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  相似文献   

4.
当代的中国读者,大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不过,大多数读者是从外国童话或芭蕾舞剧《灰姑娘》中,熟悉这位聪明美丽而又勤劳善良的少女的。或者说,大多数读者熟知的,是一位碧眼金发的洋小姐。其实,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都有各自的灰姑娘故事。光是欧洲,各种类型,大同小异的“灰姑娘”故事,就有几百种之多。中国也有自己的“灰姑娘”。唐代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酉阳来沉》中,有一篇题目为《叶限》的就是一个中国型的“灰姑娘”故事。试看这篇小说的涯略:少女叶限,勤劳善良,秀外慧中。不幸生母与父相继早亡,遭后母虐待。叶限…  相似文献   

5.
与真理为友     
《与真理为友》,我们走向光明;《与史为友》,我们更加明理;《珍惜对手》,我们提升自己;《欣赏勇气》,我们充满力量;在《水与火的遐思》中,我们回顾历史;在《家书也被“退稿”……》后,我们怀念“家书抵万金”的年代;看到明星们《离开的样子》,我们有太多的不愿与不舍;“你能比你快”,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广告词》;雨天爸爸的自行车和红色雨披,成了《我眼中的永恒》;《害怕作文》,并不影响我们憧憬美好;《生活·感悟》,我们感受着思考的快乐……《黄灯》是心理学家?《卷筒纸与时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泡饭》的逐渐消失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思考着,我们快乐着……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感悟。能否在纷繁的世事和平凡的生活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敏锐的意识和思考的能力。好在我们年轻,好在我们拥有学习的能力,培养和提升悟性,提高和完善自我,一切还来得及。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与地坛(节选)》中,作者多次提到母亲从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而当母亲去世后,“我才想到”自己曾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由“我”没有“想到”的母亲到“我”“想到”的母亲,再想到未来自己的难题,构成了理解《我与地坛(节选)》的一条新的线索。在这个“难题”中隐伏的普遍爱和个体爱以及“道路唯一性”等难题是我们解读《我与地坛(节选)》时容易忽视的一个面向。对史铁生而言,如何去面对这些难题,将是我们再次阅读《我与地坛(节选)》时需要重新关注的问题。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7.
新的《品德与社会》不神秘,不闭塞,是一位开朗的少女向我们走来。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思想品德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创造性完成的教材。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读“书”     
“书”是永远也读不完的,这就需要我们去读,去读那生活中的“书”,去读那人生的“书”。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在读书中,你会为书中主人公的各种遭遇而担心,会为《悲惨世界》中主人公冉阿让的最终悲剧而流下眼泪,尽管你一再提醒自己那只是小说,并不真实;你也许会为《绿野仙踪》里主人公多萝茨结识新朋友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并结束流浪生活而感到高兴,并发誓要与他们结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自建《论语》与理雅各、韦利和许渊冲英译本的平行语料库基础上,探讨《论语》核心词“仁”“义”“礼”“智”“信”的英译。通过对这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译者的文化身份与造成这些差异的联系,指出三位译者的生活时代不同以及教育背景不同势必会在《论语》英译本中留下不同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由教师先命题,有些题目是反反复复写,如《一件小事》《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的老师》《我的家庭》等,小学就开始写,上初中又写,到了高中阶段还在写;学生都厌倦了,只有随便应付。运用“非指示性”教学模式,我们就可以改变这种现象。“非指示性”教学的核心是“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不明确指示问题答案”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式:非命题作文和创意命题作文。一、非命题作文相当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教师不命题,但有一定的范…  相似文献   

11.
四年级下册《习作1》,是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游的“我的建议”。结合我们班四年级上学期开展的特色学习研究活动--“世界旅游”,大家讨论之后,产生了具有班级特色的《习作1》拓展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假期来了,建议大家根据各自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旅游活动。去哪里好,大家先把自己的建议写出来。看谁的理由最充分。”  相似文献   

12.
对“非指示性”教学模式的再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术语内涵“非指示性”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其核心是“两不”“四自”。“两不”为:不明确指示学习目标,不明确指示问题答案;四自”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二、教学流程笔者在《“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见《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一文中试行的是“六步教学法”:自读,定向,研读,讨论,交流,引导。三年来,笔者与课题组的其他青年教师一起,探索出了多样化的“非指示性”教学流程。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是:激趣(一导)—自读—定向—引导二导)—研读—交流—引导三导)—反省…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6,(17):46-47
梦天岚(诗人、编辑.出版长诗《神秘园》、短诗集《羞于说出》《那镇》、散文集《屋檐三境》等.现为《诗品》副主编):这次的三篇作文各有所长,但各自的缺陷也很明显.《醋的味道》的开头,小作者把醋写成是“一个裹着黑衣的少女,在舌尖上轻跳、旋转”,显示出作者将抽象的感觉具象化的能力,可惜让读者的期待在一个落入俗套的故事中戛然而止.《老饕》的长处是将一个“吃货”写活了,这说明作者平时擅于观察生活,擅于抓取生活中的某个场景,在对人物的描述上颇见功底,但整篇文章仍然没能写出新意.  相似文献   

14.
艾青《黎明的通知》一诗中“健康而美丽的”是指什么?王尔龄同志说是“那些贪睡的少女”,一木同志认为此说”不太确切”。但一木同志自己的解释,我认为也是“不太确切”的。其一是一木同志批驳王尔龄同志的观点并不能一语破的。王尔龄同志之所以把“健康而美丽的”说成是“那些贪睡的少女”,主要是“少女”一词障蔽了他的视野,将“健康而美丽”看成是少女特有的属性。其实,诗中的“少女”是属于贪睡而不觉醒的人,不属于真正“爱生活的  相似文献   

15.
封面上的三位女孩,是上海市敬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读过本刊第四期吴玫的采访手记和第五期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尚君教授的文章的读者,对这三位女孩一定不会陌生。她们三位,便是今年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招生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中名列榜首者——陈洁、王晓青、虞翔。本期“封面人物”的故事,我们让三位主人公自己来诉说。陈洁的《经历成长》、虞翔的《课外阅读是把金钥匙》和王晓青的《学好语文并不难》,她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向我们表明——我是这样学语文的。这里,我们还将她们三位高中时期所写的随笔一起刊出,以便让读者从她们的随笔,从她们对语文学习的感受中,去探寻她们的成长足迹。  相似文献   

16.
杜甫诗《石壕吏》中“三男邺城戍”的“戍”字,省编和通用教材都注释为“防守”。于是,这句便只能翻成“我的三个儿子都防守邺城去了”,有些著作中,这句的翻译与此差不多,如翻成“三个囝都守相州去了”(《李白和杜甫》),或“我亲生的三个儿子都到邺城当兵去了”(《杜诗散绎》)。诚然,“戍”的本义是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改的课题很多,道路宽广,广大语文教师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尽可以解放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刀阔斧地去实践,去创新;但是,不论怎么改,我们认为都应当以国家教委制订并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准绳,全面达到《大纲》要求,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换言之,语文教学大纲应当成为语文教改的基本依据和归宿。 实际上,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制订、修改的过程中,吸收了多年来中学语文教改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把《短歌行》中的“去日苦多”译为“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这一译法值得商榷。杜甫《登高》中有“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和《大学语文》(徐中玉、钱谷融主编)都把“苦恨”释为“特别恨”。我们认为“去日苦多”中的“苦”字也是作副词,表程度,“去日苦多”应译为“过去的日子很多”,作者有慨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之意。  相似文献   

19.
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12课《词七首》选了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其中有关“只是朱颜改”一句,课文下面作了这样的注释:“只是宫女们都老了。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我们认为这一注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证明,有两个事物未能如人所愿。一个是芭比娃娃,一个是“实验班”。芭比娃娃是露丝·汉德勒1959年“创造”的一种与美国少女“相同年龄”的热销玩具。露丝的推理是,小女孩不光需要跟自己年龄相仿的玩偶,更需要一个她长大后的理想形象。玩偶是小孩对未来梦想的投影,小女孩也希望自己快快长成少女,芭比娃娃能够激发少女的积极进取心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2005年12月19日报道,当今孩子的逆反心理日益高涨,芭比娃娃已经成为他们发泄的对象。许多父母也感到大为震惊,他们惊异地发现,当初给孩子买芭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