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欢腾四人行     
初来乍到高二初文理分科,我不假思索地奔赴文科。说官方点,我喜欢文科,所以选了文科。而实际上我是因为文科班妹子多才选文科的。真理来自于实践,我是到了文科班之后才知道数量是不能决定质量的。说直白点就是文科班女生多是多但是都不太漂亮。我很失望。雪上加霜,初到文科班的我还被分到了一个乌烟瘴气的寝室。我背着行李拿着大包小裹累得人不人鬼不鬼找到了新的寝室,进门一看,我老天!这是人住的地方?地上散落的书本、空床上堆着的臭袜子和墙角可能好几天都没倒  相似文献   

2.
中央教科所撰写的《对我国部分省市普通高中情况的调查报告》指出:“物理科是学生最难学,最不喜欢和习题最难做的学科,尤以女生为甚。”这不仅反映了物理学科是学生最难学的学科,同时也反映了物理学科是教师最难教的学科。自从普通高中实行文理分类,高二下期物理科毕业会考以来,我先后担任了高95级文科两个班、理科一个班,高97级理科一个班,高99级文科一个班、理科一个班的物理教学。我深深体会到物理学科的教学确实难度很大,特别是文科班的物理教学难度更大。其主原因如下。1、文科班女生多。下面是我校高95级、高99级文科班、理科班男女生…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文科班,不管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女生的数量都占班级总人数的绝大部分。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发现,文科女生由于某些原因,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障碍,以至于数学成绩提高较慢,进而对学习数学有一种恐惧心理。有的女生甚至是因为数学不好才去学文科的。文章从文科女生学习数学障碍的分类及成因入手,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及看法,帮助文科女生克服各种障碍,走出心理阴影,不因数学而哭泣,真正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4.
苏红 《教育文汇》2006,(5):26-27
这是上学期刚开学发生的事情。当时刚刚文理分班,我所带的高二(4)、(8)班均为文科班。文科班嘛,自然是女孩子居多,男孩子较少。比如四班,女生将近50人,而男生只有14人。可能因为我是女老师,而且还算年轻和平易近人,两个班的女生大都喜欢和我接近,自我感觉课上得很舒心,很顺手。万万没想到,有一天,(4)班一个男生突然找到我,直言不讳地对我说:“苏老  相似文献   

5.
死党狗子最近喜欢上了隔壁文科班一个叫水矜的女生,其疯狂程度丝毫不亚于班上的数学祁老夫子喜欢深田恭子。但苦于自己文笔欠佳,不好意思在“文人”(文科班的人)面前卖弄,狗子竟死皮赖脸地来找我,要我这个理科班的才子代其写封情书给那个女生。说实话,作为哥儿们,这个忙我肯定得帮,否则怎么叫哥儿们呢?但要我给一个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的女生写一封肉麻兮兮的情书还真有些为难。  相似文献   

6.
高中文科班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不喜欢数理化,或者数理化成绩较差而选学文科的,相对于理科班来说,文科班的数学差生要多一些,数学基础要差一些.近两年来,我担任文科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自己在复习工作中的做法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我班是文科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二,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多“半边天”。因此,女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整体工作的开展。针对班级的人员状况,定期召开女生工作会议成了我做班主任工作的一  相似文献   

8.
案例 我是学校的一名专职心理教师,每周有初中的心理课。一天上课之前,我进初中年级办公室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很生气地对我说,他所教班级的王佳(化名)和另外一个班的李浩(化名)同时喜欢上一名女生,而这名女生和李浩的关系比较好,不太搭理王佳。  相似文献   

9.
文科班学生怕数学,而文科班要出成绩,又要靠数学.数学老师如何持续唤醒文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常听文科同学感叹:“成也数学,败也数学.”作为老师无不为之动情.一方面文科班的同学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不喜欢数理化,或者数理化成绩较差而选学文科的,其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缺少兴趣,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大家又对学好数学抱有美好的愿望,又迫切需要学好数学.在这矛盾与困惑中逐步形成焦虑心理,欲速则不达,甚至导致恶性循环.作为教师要结合文科生的特点,从情感、知识、技能等多方人手,去帮助学生.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高三文科的数学教学工作,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数学是高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数学对文科班女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很大难度。大部分文科班女生数学基础薄弱,学数学对她们来说是最头疼的事。因而,对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作者针对文科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girls── 还没到文科班之前,我就料定文科班的主流定是女生。等我跨进文科班大门一看,果然不假,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女生占了大半。一直认为,文科班女生应该正好是我的对立面:文文静静,伤感忧郁,还会在雨下撑一把小伞散步。结果一个月相处下来,此等淑女不太多见,和我一般爱笑爱闹爱哭爱耍小性子的女生倒是不少。 文科班女生很用功,也很贪玩。要是早晨去班里一观望,几乎清一色女生,默记者有之,演算者有之,背诵者有之,边啃苹果边看书者也有之。可是下午第四节课去操场转悠一会,便会发觉那些打排球羽毛球大汗淋漓的一帮女生…  相似文献   

12.
身在文科班     
在人们眼中,文科就是女生的代名词,只有十五、六岁的小女生才整天“守着窗儿独自发呆”。作为一个男生,每天生活在这样一个浪漫多彩的环境里,我的感受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明白。那就让我们姑且聊聊吧! 2004 年8 月21 日 “郁闷呀,这怎么可能?“拿着录取通知书,我一下子就瘫在沙发上。翻来覆去把通知书看了个遍,“文科实验班” 几个鲜红的大字刺得我不知所措。别瞧这是一所很优秀的重点高中,可让我这个理科狂学文科,您说,我这心能不“拔凉拔凉”的吗?! 其实当初我来考这个文科实验班也并不是出于本意,只不过有一个特好的哥们儿要来考文科班,硬拉…  相似文献   

13.
李华 《教育文汇》2011,(1):22-23
我带的文科班,女生是男生的三倍。这些女生,有的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上课时甚至很少抬头,所以开学快两周了,几个女同学的姓名我还是对不上号。第二周的周记交上来了,有个叫李露的女生这样写道:“老师,什么时候您不用点名册就能叫出我的名字呢?  相似文献   

14.
搬了一年桶装水文科班里的女生都是出了名的爱喝水,所以水消耗得也格外快。有时临时找不到男生,只能女孩子自己去搬水。有一天,文科班突然在朝会课上被点名批评,原因是值周老师发现两个女生把水桶横在地上滚,一人一脚地踢。大家都觉得很没面子,突然W站起来说:"以后这事情我来做。"浑厚的男低音响彻全班。果然,从那以后直到毕业典礼,没有一个女生再去搬过水。女生们在背地里说,班里有了特别硬气的男生,大家就会觉得很安心。  相似文献   

15.
高二,分科了,我义无反顾地进了文科班。我知道,在教学楼四楼的文科教室里,藏着预期中的春天。记得看到分科名单的时候,我像个小孩子得到一根棒棒糖似的开心地笑了。名单上的名字大多是女性,像一朵朵陌生而清新的小花,我猜她们都有着文科班女生的甜美笑容。班主任竟是我以前的英语老师,会直呼我小名的和善的男人。我的心情,就像一下子从夏天残留的燥热中飞进了春天,莺飞草长,四处欢歌。  相似文献   

16.
伤害     
陈旭红 《师道》2007,(11):54
那是在培训班上的一节作文课。她是一个女生,从她交上来的文章中我得知,她是一个在重点中学读书且中考刚刚落榜的女生。她喜欢坐在班级的最后一排,每逢写作课,当我讲得正起劲的时候,我总会发现后排的她,不是用书挡住嘴,就是趴在桌上,侧着脸偷偷地  相似文献   

17.
杜娟 《现代教学》2014,(9):65-66
我常常听到文科班学生感叹:“成也数学,败也数学。”也常听到教文科班的数学教师抱怨:“文科数学真难教!”是什么原因导致文科数学学也难、教也难呢?这是因为一些学生选择文科往往不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而是在理科上找不到自信,把选择文科作为他们的“避风港”,面对这种现状,普通高中文科生的数学教学应当如何进行呢?为此,我分别对我校2013届文科班的数学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让我对文科生学习数学的现状有了更深的思考,从中也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今年暑假,学生文理分科,我被学校选派担任文科班班主任。班级共有42人,怎样把这个人数不多(36名女生、6名男生)的班级带好,暑假里我进行了诸多思考。研读了陈晓华老师的《班主任突围》一书,对书中所说的班级"部落"的创意很感兴趣,并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对这一做法加以变通,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陈老师做法的启示与反思在《班主任突围》的第一章第  相似文献   

19.
我校文科班学生的构成绝大多数是因为物理、化学学习相当困难,或根本就厌恶理化的学生,有的甚至有“恐化症”.故转向文科而退避三舍.非高考的学科学生不重视,教师教学难,而这种情况下的非升考学科教学难度就更大.所以对文科班化学教学的研究非常必要.前几届文科班化学教学也和其它学校同类班级一样只好听之任之.只要能维持好课堂秩序就不错了,教学质量很难谈及好坏,我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颇费了一番功夫,对于上好文科班的化学课也颇有些心得.一.正确认识文科班开设化学课的重要意义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20.
刚进入高中,我就和锋等一群在中学就喜欢舞文弄墨的家伙结成了死党。我们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论地,还曾偶尔对那些漂亮的小女生恶作剧地吹过一两次口哨,但都没胆量去追求文科班的那些同样自命不凡的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