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把酸枣》是中国舞剧史上第一部反映晋商文化、演绎晋商爱情生活的舞剧。欣赏完这部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在那个年代晋商文化的魅力,演绎了一个家族从兴盛到衰败的历程,同时也描绘了一段无比凄美爱情故事。作为一部反映晋商历史、讴歌晋商精神的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充分的发挥了地方区域的文化特色,也结合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它以晋商为大背景,描绘出了一个丰富多彩晋商形象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刻画出了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人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人们关注的旅游不仅仅停留在观光、游览上,更多的集中在了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上.在这种热潮中,“晋商文化旅游热”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文章先明确了晋商文化旅游的基本内涵,接着分析了晋中市晋商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劣势,最后对晋商文化旅游的整合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纵观明清时期的商业文化,要数晋商文化最为突出。晋商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晋商文化,是我国商业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弘扬晋商文化,挖掘其基本内容,坚持古为今用,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晋商在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创造了独有的商义文化。作为一个大的商帮,从晋商文化和晋剧文化两个方面都对中国的封建经济和封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意义上的晋商已不复存在,但其留存下来的文化财富,特别是晋商文化之精髓——诚、信,对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晋商文化精髓的文化观、价值观,认为,坚守“诚”、“信”理念可以营造现代企业文化,可以完善“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可以永葆现代企业青春。  相似文献   

6.
大型民族舞剧《一把酸枣》运用舞蹈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一部以晋商为主题的爱情悲剧,展现了山西晋商大院生活的兴衰历程.本文以文献资料及当地走访调查为基础,从舞剧《一把酸枣》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对舞剧中舞蹈、音乐、服装、舞美方面体现的中国民族特色文化的分析,展现了山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呼吁人们要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使之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7.
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一种文化机构,集藏书、校书、读书、治学于一体,对传播思想、繁荣文化、培育人才、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通过晋商家族书院在融入人文精神、选址、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将教育思想与书院环境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晋商家族书院的环境营造;并对今后晋商家族书院文化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晋商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文化现象,一个世纪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学术界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围绕着晋商兴衰的原因,票号兴亡的过程,晋商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以及晋商与政治、文化、民俗等相关问题的关系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今后应全面突破“就晋商言晋商”的视野局限,关注“晋商与社会变迁”这一历史性课题,进一步挖掘晋商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晋商文化独树一帜。信义观作为晋商文化的特质,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长久的商业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其所包含的信义立身、信义并举、信义合一等主要内容,对于晋商在商业经济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晋商文化的信义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促进个人形成良好品德修养、提升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加强企业核心理念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乔家大院的成功促销,近年来,晋商大院地域文化得以深度挖掘,晋商大院旅游风生水起。然而,由于受到地域经济权柄的分割,晋商大院开发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开发模式缺乏创新,只注重门票的当前收入,忽略了晋商大院在不同地域品牌的塑造。晋商大院其实是晋商文化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域文化的一种载体。晋商大院的文化内涵需要与产生它的不同地域文化相融合,才能彰显出其真正旅游品牌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在企业管理中长期施行把头制度.把头制度的形成是西方包工制和中国传统“包头”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碰撞的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俗文化在近代企业管理制度上的体现.包工制转化为把头制度的文化因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俗文化的“超稳定结构”对“外来的新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的抵制和压抑.  相似文献   

12.
以明清时期晋商为主体创造的晋商文化内容极其丰富,是山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表现在商贸文化、建筑文化、家族文化、戏曲文化等几个方面.结合新时期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文化发展要求,为有效传承晋商文化,以山西高校教育体系中"晋商文化"课程为考察中心,从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通识课、打造学生喜欢的文化社团、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考核体系三个角度分析晋商文化课堂实践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华夏文明看山西"谈起,以话剧<立秋>为主线,纵观古今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谈古论今,从话剧<立秋>看晋商文化,从晋商文化谈文化强省战略.在传播的视角下,将不同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取其深意.  相似文献   

14.
"晋商"专指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为明清十大商帮之首。晋商倡导"学而优则商"观念,优秀学子将商作为本业,开创了中国传统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格局。"学而优则商"观念的实质是崇商、重商,是传统思想与三晋大地的自然、经济、历史因素高度契合的结果。它架起了传统文化的底蕴、精髓与商业行为、商业伦理有机融合的桥梁,进而锻造了熠熠生辉的晋商群体和晋商文化,是儒商精神的典型代表。晋商对儒家传统经济伦理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形成了独特的义利观、诚信观、勤俭观,是优秀的商业文化遗产。研究此观念,不仅有利于弘扬晋商文化,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在对晋商的研究和挖掘中,人们对晋商的兴起和繁荣阶段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它的衰亡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深度也不够。文章应用比较历史制度分析和博弈模型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涉及治理结构、经营方式等管理文化变量的检验,任何一种变量都会导致晋商机构或山西票号的倒闭。晋商衰亡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说明以管理文化为基础的制度建设极为重要。关于这一点,对于当代企业的运营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明清晋商研究是对明清时期中国晋商进行的多角度的一系列研究。“诚信,仁义”是明清晋商的金字招牌,但诚信是无论古今及无论任何地方的商人都提倡的公序良俗,并非晋商独有。明清晋商对内部的管理强调等级制官场文化的“官僚君主制”,这种明清晋商特色的管理模式尽管对明清晋商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也为明清晋商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只有给明清晋商一个清晰、准确和基本的定位,才能为后续研究明清晋商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晋商曾经铸就了中国商业的辉煌。他们从走西口开始商业之旅,最后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文章追寻了晋商发展的历史,解读了晋商精神,深层挖掘其蕴含的商业伦理文化精髓,即诚信理念,契约观念以及社会责任,这些文化内涵是我们打造现代商业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晋商作为明清商帮之首,开创了对欧洲和蒙古的古中华茶马商道,其成功的商业经营绵延了五百年.文章探讨了晋商经营长盛不衰的文化底蕴,他们把儒、佛、道的文化精华糅合在经商事业中,不但通过言传、身教,更是通过建筑文化潜移默化地施教于从商子弟.这一点从晋商的故居和散落在他们栉风沐雨的艰辛旅途中的古中华会馆的建筑艺术中可以看到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从明朝初年到清朝末年的五个世纪,晋商是国内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也是国际贸易中的一支劲旅.晋商之所以能在几百年间傲立商海潮头,取得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与明清晋商的价值观念关系重大.明初以来,晋商较早地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偏见和束缚,广泛的接受了儒贾相通、义利相合的价值观念,牢固树立了名利兼重的人生价值进取途径,他们一方面结交高官,参与宦海沉浮,另一方面以多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力图塑造本阶层社会中坚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研究当代艺术理论问题的专著、文献的方法对晋商大院文化公共艺术的理论及发展在文化传承中的体现加以探讨,针对晋商大院三雕艺术在现代政治民主的大背景下对公共艺术文化价值的体现、推动和制约做出了梳理和分析,研究分析了晋商大院三雕公共艺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意义以及对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提出推动晋商大院三雕文化发扬的探索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