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区域,流域面积位列全国第二。近年来,随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内蒙古围绕黄河流域的重点开发,推出了一系列实际举措,将沿黄生态经济带打造成高集聚度、绿色低碳的示范经济区。当前抓住沿黄经济带发展契机,对寻找区域经济增长点,培植优质税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介绍了当前沿黄经济带发展现状,对沿黄经济带发展瓶颈期、改革阵痛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沿黄经济带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自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到目前为止,引黄灌溉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万亩。随着沿黄地区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如何解决黄河下游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黄河下游两岸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世人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 流经山东省628公里的母亲河——黄河,面临着灾情威协。一方面,因近几年黄河上游来水量较小,地处下游的山东段出现了季节性断流,旱情严重,给沿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沿黄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损坏,泥沙淤积河道,“悬河”形势加剧,堤防险点、险段多,防洪能力大大降低,形成有雨即灾,无雨即旱的严峻局面令人担忧。 根据历史资料和水文规律分析,今年黄河发生洪水的可能性比较大。眼下汛期来临,山东省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树立灾害意识,高度关注黄河水情,充分考虑本地危险源,按最大危险性给出不同应急预案,以备不测,把对灾害的“救”、  相似文献   

4.
黄河断流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断流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体制因素,本文通过博弈分析指出现有指令配水模式的症结所在。在对沿黄地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黄河流域经济与市场共同体,引入流域水资源“准市场”,建立合理高效的水分配机制,进一步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是黄河流域降水较少的时期.干旱成为北方地区普遍的问题.从70年代末,黄河下游河道出现断流,而且,断流的河道越来越长,断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到1998年,断流河道的上端已逼近开封.由于国家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采取坚决的严格措施,2000年虽然我国北方也是降水较少的干旱年,黄河下游河道未发生断流.这也是我国在资源环境进行科学管理方面取得的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黄河下游河道出现20多年的断流和我国北方连续20多年的干旱,黄河洪水危害的严重性在人们头脑中有所淡化,人们对黄河洪水的警惕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6.
沿黄地区农业灌溉以引黄灌溉为主,农业状况直接受黄河来水制约,沿黄地区农业水利设施较为落后,灌溉方式较为粗放,无法高效利用时空分布不均的黄河来水,本文旨在提出沿黄地区科学灌溉网络建设,通过工程手段将沿黄地区建设成多元化的灌溉系统,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沿黄地区达到"全时灌溉"、"全时排碱"、"采补循环"的高标准农业要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黄河断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断流对下游省区的生活、工农业用水及生态环境带来重大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断流年份高达几十亿元。断流是黄河流域水资源量相对缺少与工农业用水相对过重的结果。关于黄河断流的原因已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但是对自然因素作用的看法还差异较大,即过分夸大自然因素的作用,认为黄河断流主要是气温升高、降雨减少、径流减少的结果。本文通过对黄河源区青海省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通过源区水与生态条件的变化分析自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省黄河流域产流占黄河总径流量的49.2%,是…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悬河段断流对沿岸地下水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分布面积29288.27km2,含有两个含水层组.浅层含水层组赋存潜水和微承压水,中深层含水层组赋存承压水;并对含水介质结构、边界条件及地下水流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了三维地下水流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识别和验证,进行了悬河段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模拟研究:预测了黄河下游在不同的断流时间和断流河段长度下,黄河侧渗量的变化趋势.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花园口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悬河段无侧渗补给;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2.98×108m3,较现状年侧渗量减少了52.25%.夹河滩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1.6×108m3,较现状年侧渗量减少了74.4%;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3.46×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了44.5%.泺口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4.83×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了22.58%;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5.17×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17.06%.利津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6.15×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仅减少1.5%.上述研究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黄河水量人工实时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曾凡银  冯宗宪 《软科学》2000,14(2):27-30
1引言环境资源问题有其产生的根源,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环境资源问题的源在空中、江河湖泊中传播、流动、汇集、扩散,并通过物理、化学、生态等过程,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的社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仅在产生问题的区域内和当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往往形成了跨地区流动与影响,并波及后代。黄河干流自1972年出现自然断流现象以来,其断流频率越来越高,断流河段逐渐加长,断流天数也随着增长,这不仅影响了黄河中下游数万居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可能引起上下游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矛盾;3000年前,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10.
关于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14(1):19-20
1黄河下游断流态势严峻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1972-1998年的27年间,有21年出现断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且首次开始断流时间提前,断流时段和断流距离不断增加。断流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累计226天,330天无黄河水入海;断流起点曾上延到开封柳园口附近,全程长达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90%;不仅如此,黄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继出现断流,黄河在枯萎。如不及早采取控制引用水和有效的管理等措施,黄河断流将继续下去,并随各种用水量的增加在时空尺度…  相似文献   

11.
王仁生 《今日科苑》2009,(24):281-28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价格体系使这种矛盾更加激化。而这种矛盾产生的必然结果是黄河的经常断流,据统计,黄河1997年断流226天、1998年断流142天。1999年,水利部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资源实施全流域调控以来,情况好转,但黄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依然存在,且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夏天变得越来越炎热了。与这种持续异常高温酷暑天气相联系,我国华北地区干旱化程度日趋严重,并出现了黄河断流现象。尤其是1997年1月初,黄河源头第一次出现断流现象,黄河中下游全年断流225天,断流长度达700公里,长江以北地区夏秋出现严重干旱。频繁的干旱使得华北地区水资源日益短缺,供需矛盾日趋严重,这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  相似文献   

13.
沿黄灌区为弥补黄河来水时空分布不均,引黄灌溉供需矛盾的突出问题,布设了较多的机井灌溉设施,在引黄条件较差时,启动机井灌溉,对缓解农业旱情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是沿黄灌区地下水超采监管不到位,超采现象明显,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增设地下水超采补偿网路,在引黄条件便利时对地下水开采区进行回灌,能够极大地维持地下水动态平衡,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近年来黄河下游断流形势越来越严重,断流时间越来越长。而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又使人们想到:黄河是否全出现大洪水?一旦黄河遇到大洪水,会出现什么情况?人们不能不为黄河的前景担忧。  相似文献   

15.
拯救黄河     
最近,40多位中国“两院”院士实地考察了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对黄河频繁发生的断流现象以及造成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与此同时,从黄河源头也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源头部分河段出现了自1996年以来的再一次断流,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院士们痛心疾呼:拯救黄河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黄河断流日趋严重,成为制约黄河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仅山东东营市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十几亿元。如何有效地解决下游缺水问题,水利专家提出很多好方案。本文作者从一个非水利专业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一种全新的思路,即同时将黄河下游防汛、缺水、河床增高、凌汛、水资源分配、水污染等六个问题作为同一问题的六个方面一次性地解决。如果该方案能经水利专家改良实施,不仅可以解决黄河下游日益严峻的防汛形势,又可解决河床增高和下游缺水的问题,岂非是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蕴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而现在它却陷入了乳汁枯竭的境地。这使我们想到恩格斯的忠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黄河在历史上灾害频繁,但主要是水灾。尽管历史上旱灾也很频繁,但其所造成的危害与水灾相比,要轻得多。但在本世纪后半期,黄河又出现新的环境问题,这就是断流。断流对下游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引起广泛关注。有人甚至提出  相似文献   

18.
李白站在黄河之滨,瑟瑟弹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天,黄河上下,滔滔之势已渐渐隐去。且看下列一组数据:黄河断流自1972年开始,70年代最长年断流历时21天,80年代最长年断流历时36天,至90年代最长年断流历时急剧升高,从1991~1997年的7年中分别为16、82、61、75、122、133、226天;  相似文献   

19.
黄河断流的气候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河断流存在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综合原因, 其中自然因素中又以气候为主要影响因子。本文利用1951年~1999年近百个站点的温度、降水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了黄河上、中、下游各流域的面雨量和温度,对黄河流域近50年来温度、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1920年--1999年近40个站点的温度和降水资料,讨论了温度、降水与黄河断流的关系。结果表明:1922年--1932年气温较高,降水量偏少是造成黄河流域对应时段连续枯水的主要气候原因;最近二、三十年以来的黄河断流,除了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影响外,人类对黄河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因素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许冬梅 《科技风》2012,(18):245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沿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思想观念、文化潮流不断的冲击着原有的黄河治理开发理念,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强化民主法治意识,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思想和制度保障。本文结合基层黄河党建工作实际,提出了新时期的基层黄河党建工作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