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球上的动物一直是人类的伙伴和朋友。所以大概每种语言中都有与动物有关的熟语。(以下简称“动物熟语”)泰语和汉语也是这样.这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熟语。作者从泰语工具书中共查到了720条动物熟语.从汉语工具书中找到了5430条动物熟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熟语分类又多.所以.汉语动物熟语的数量远远多于泰语动物熟语.阅读和...  相似文献   

2.
复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构成。复合词在绝大多数语言中都占有主要地位,在汉语和泰语中也是如此。通过对汉语复合词和泰语复合词的分别论述,而后综合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的异同点,为应用这两种语言、尤其是学习这两种语言的读者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熟语是语言的精华。由于各方面原因,泰中两国在熟语的来源上有着较大的可比性。两国人民有借助于自然界的植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共性,也在不同的植物所代表的含义上有很大的差异。探究泰语和汉语植物熟语的来源,既有利于准确理解植物熟语的含义,又有利于正确使用植物熟语。  相似文献   

4.
动物熟语是汉语中极富民族特色的一个部分。从修辞上看,汉语动物熟语常通过隐喻构成,而动物熟语自身也常被作为隐喻使用。从认知上看,汉语动物熟语中"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是人们概念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动物熟语具有修辞性和认知性,既美化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又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思维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熟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产物。汉语和德语中都存在大量与动物有关的熟语。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汉德熟语中的动物形象有着相近或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狗、鼠、杜鹃鸟这三种在中德熟语中出现频率都较高的动物的象征意义,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和德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德国熟语和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熟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社会观点、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汉语和哈萨克语这两种语言中都有着丰富的熟语,因此,在研究两种语言时,对其文化意义进行分析和对比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出这两种语言熟语之间的跨文化共性和差异,预防跨文化交际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中双方的主动性,互动性及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7.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了解一国文化最好的工具之一。本文选取了泰语习语中有关动物的习语,列举出与牛、狗两种动物相关的习语,以对泰语习语定义的正确理解为基础,对泰语习语中有关牛、狗两种动物习语从其喻义上来进行比较,从这些有关动物的泰语习语中来探究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文章从习语中记载的动物文化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泰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对我们更好的了解泰国文化,促进中泰文化交流、中泰跨文化交际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泰语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有一定的相似性。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和泰语中的结构助词"?????? ??? ???? ????"都是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标志。但"的"在泰语中的表达方式比较复杂。本文以泰语和汉语结构助词"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发现两种语言运用结构助词"的"的异同及汉语结构助词"的"分别翻译为泰语的"?????? ??? ???? ????"的原则,旨在引导中国学生能够正确地翻译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熟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也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通过举例归纳出泰语身体器官熟语汉译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直译法、意译法、扩展法、注释法的翻译策略,对学习和了解泰语、泰国文化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典故熟语中的民族文化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典故熟语。由于两个民族文化背景的迥异。使这些熟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色彩。因而在语言学习中应全面接受语言形式背后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1.
各类语言中都有许多动物熟语.通过对英、日、汉的动物熟语的对比,我们发现动物的喻义在三语之间,或相同、或微殊、或迥异,或无对应性。本文为翻译实践、语言学习与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李灵珠 《家教世界》2013,(8):270-271
随着中国东盟成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我国尤其是广西等多数地区兴起了学习泰语的热潮。近年的泰剧热,以及泰国从小学开始普及汉语教学,对具有泰语语言能力的汉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在多数的泰语课堂上,教师们过多注重的是泰语语言和语法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汉语及中国文化在泰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必要性。本人针对这一状况,阐述在泰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望能引起相关人士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红色在中国人与泰国人眼中的文化意义有相同、相似点,亦有迥然不同处,这导致了汉泰语中含"红(■)"字词语在引申意义上的相似与不同。汉语中含"红"字词语在引申意义上与泰语中含"■"字词语的对应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是汉语中含"红"字词语在引申意义上与泰语中含"■"字词语基本相符;第二种是汉语中含"红"字词语有某项引申意义,而泰语中含"■"字词语此项意义缺失;第三种是汉语中含"红"字词语某项引申意义缺失,而泰语中含"■"字词语有此项意义。汉语教师在面向泰国学生教授汉语中含"红"字词语的引申意义时,针对汉泰两种语言中含"红(■)"字词语引申意义的三种对应情况,可以酌情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西班牙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动物词汇中都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由于客观事物(如动物)的自然属性大致相同,人类对动物的认知具有共性,产生了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国俗语义同义现象.但是不同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等的差异,导致了两种语言的国俗语义的异义.从翻译的角度看,了解和掌握西汉动物词的国俗语义关联有助于译...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历史是民族文化历史的见证,语言中蕴藏着民族文化的内涵。金钱文化熟语是探究人们金钱观的活化石。本文从人们对金钱作用的认知和对待金钱的态度两个方面探析潜藏在汉语熟语中的金钱文化观。  相似文献   

16.
余娟 《考试周刊》2009,(32):36-37
本文从汉语和德语词汇中挑出一些含有动物的熟语,并分别找出了它们的来源进行比较,一方面希望为学习者学习德语熟语提供一种方法.另一方面从比较中也能看到一些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影响泰国汉语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母语(第一语言)对汉语习得的干扰始终是最大障碍。基于难度等级模式理论,运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方法,从语音、汉字、词汇、语法四个方面简略描述以泰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汉语习得的难度等级,以期为泰国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台州方言作为汉语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自身的地方语言特色。在台州方言中,熟语是其中最为有趣的语言之一。本文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对台州熟语的意义建构进行分析,旨在说明概念的合成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为方言熟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借用动物设喻的现象,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本文拟从中西方文化的偶合与差异的角度探讨这些动物设喻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汉语方位词"上"除了表示各种空间关系外,还引申出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意义,这和汉语母语者的认知特点有关.泰语里除了表示方位概念的"上"有比较固定的几种表达方式外,其他抽象意义则是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本文通过汉语、泰语的对比,希望帮助留学生理解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异同,从而更好地习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