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区域活动刚开始不久,我就发现“娃娃家”的孩子一趟趟往楼道里跑,而且每次都是拿着东西去,空着手回来。我好奇地来到楼道,只见平时闲放在此的一辆木制“火车头”里坐满了孩子,他们有的在看书,有的正在把“娃娃家”的“食物”放在车头上,一片热闹的景象。如果单从游戏规则来讲,这种在楼道里乱跑,并把“娃娃家”中的东西随意搬出来的行为似乎是违反规则的,但我想,孩子们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于是,我走过去问坐在“驾驶室”看书的明明:“你们‘娃娃家’的人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2.
张老师到我家去过。”“张老师也到我家玩过。”孩子们边玩玩具边漫不经心地说着。这时吕倩茹走到我身边说 :“张老师 ,你为什么不到我家去做客 ,有好几个小朋友都说你到他们家去了。”我摸了摸她的头 ,让她坐到了我身边 ,又招呼其他小朋友过来 ,我们围坐在一起聊了起来。“小朋友 ,你们喜欢老师到你们家做客吗?”“喜欢。”“前几天 ,张老师已经去过好几个小朋友的家了 ,还有好多小朋友的家张老师过几天再去 ,你们欢迎吗?”“欢迎。”“那么 ,小朋友知道张老师到你们家干什么吗?”“做客。”“对 ,小朋友只说对了一点 ,还有一点 ,张老师…  相似文献   

3.
小角落     
活动室里摆放着钢琴、电视柜、玩具柜等东西,自由活动时有些孩子总喜欢挤在那些角落里,嘻嘻哈哈的。起初我并不在意,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把椅子、玩具都拿到那里去了。不到1平方米的小角落挤了四五个人,我怕有安全隐患,就叫他们不要在那里玩。但没过两天,孩子们又挤到那些角落去了。我想探个究竟,就走近其中一个角落,孩子们以为我要批评他们,赶忙“逃”了出来。我说:“你们为什么喜欢在这小角落里,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他们笑着告诉我:“这是我们的家。”我又到另一个小角落,问涵涵:“你们在干吗?”她先是一怔,然后兴奋地说:“这是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4.
挖洞     
侯涛 《广西教育》2007,(5C):18-18
有一次,两个兄弟决定在他们家房子后面挖一个很深的洞。正当他们挖掘时,一群男孩停下来看着他们问道:“你们在干什么?”“我们正在挖一个贯穿地球的洞!”两兄弟中的其中一人兴奋地答道。这群男孩笑了起来,他们告诉兄弟俩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活动区游戏中,玩“娃娃家”的几个小朋友突然大喊:“着大火啦!快救火呀!”说着,几个小朋友一起把娃娃家的家具往“墙”外扔。看到他们那兴奋劲儿,我马上意识到应因势利导。为了既不影响其他活动区幼儿的活动,又要教育幼儿爱护娃娃家的玩具,我扮演了一位娃娃家的邻居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苏阳喘着气说:“家里着火了,正在抢救。”“那你快去打电话,拨119,请消防队来。”我也装作非常紧张的样子对苏阳说,然后请小朋友们快把家具抬出去。小朋友还真按我说的去做了,随着我小心翼翼地往外格家具。接着我又说:“不行,火太大…  相似文献   

6.
去妈家接女儿时,妈很严肃地说:“你们和你婆婆怎么了?你婆婆身体不好,一个人又孤单,就是说点啥不好听的话你们也不能计较……”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话呀?妈你等等,我们怎么啦?”妈说:“你们别当我不知道,你女儿告诉我啦!小孩子可不说谎!”我更加迷糊了,女儿告诉姥姥什么了?  相似文献   

7.
那天上午我在艺术馆学画画,我画的是一张风景画。课间休息时,谭天怡下楼玩去了,还有一些男孩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地玩,其中一个小男孩举起谭天怡的椅子来,跟别的男孩子闹着玩。王老师看见了,就对他们说:“把椅子放下,别打着人了。”那个小男孩就把椅子放下了,正好放到了我的桌子旁。这时候我正在看自己的画,没有注意到这些。不一会儿,谭天怡上来了,她发现自己的椅子不见了,就问芳芳:“我的椅子呢?”“没看见。”谭天怡就开始四处寻找,最后,当她看见椅子在我桌子旁时,就不高兴地问:“是你拿了我的椅子?”我说:“不是。”…  相似文献   

8.
五胞胎换房     
林桐 《小学生》2008,(6):21
“喂!你挤我干什么?往那边点!”老三又发牢骚。 “我挤你?可不光你挤,兄弟们可都挤着呢!”老二白了老三一眼。 最小的老五细声细气地说:“还说呢,你们看看我,都被挤成豆芽了。”  相似文献   

9.
于丹教授曾讲述过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起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第三个人一边干活一边哼着小曲,笑容满面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  相似文献   

10.
华卉 《山东教育》2002,(9):38-38
小班的时候,只要问问孩子们你最喜欢什么活动区,绝大多数孩子准会说娃娃家,可自上中班后,孩子们去娃娃家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而且玩的兴趣也没有以前那么高涨。是不是娃娃家里的玩具孩子们玩够了?于是,业余时间我用布缝制了一些包子、饺子、烧麦,用海棉做了一些大饼、薯条、香肠等,把它们投放到娃娃家。孩子们新鲜了几天又没了兴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还是问问孩子们吧。午睡起床后,我边给小女孩梳头边和孩子们聊天。“小朋友,你们喜欢娃娃家吗?如果不喜欢咱就把它换成别的区。”“我们喜欢。”“喜欢?”“可…  相似文献   

11.
一天晚上,我忽然听到一阵窃窃私语:“孩子们都放暑假了,要不咱也给自己放个假?”“好啊!”我警惕地看看周围,没人呀!第二天,我翻开字典后大吃一惊——书中的字不见了?我立即冲下楼寻找,竟看到一群汉字宝宝手拉手,排成一列。我惊呼“你们要干什么?”“美”说:“老躺在纸上多没趣,我们要学孙悟空,腾云驾雾去天上。”说着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2.
“昨天,爸爸带我去动物园了。”茜茜的声音传人了我的耳朵。可她昨天明明在幼儿园,我很诧异。又听到文文在说:“昨天我也去过动物园。”真奇怪!她们昨天明明都在幼儿园。于是,我问:“你们昨天是在幼儿园,还是去动物园了呢?”  相似文献   

13.
儿子的班主任生病住院了,我问他:“老师稿了,你们同学有没有哭啊?你们有没有去医院看看老师呢?”儿子很冷淡地说:“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去,我是不想去的,我只知道现在的代课老师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14.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来到大班教室,看见几位女孩子坐在走廊的小椅子上有说有笑的,时而用手指着,时而点点头,一副乐在其中的兴致。我径直走上前,奇怪地问:“你们坐在这儿干什么?怎么不去游戏呢?”芸芸说:“张老师,我们今天不想去画画,老师就让我们到走廊上聊聊天了。”  相似文献   

16.
童真世界     
游戏区里的孩子正翩翩起舞,积木区里的孩子也搭起了飞机、坦克,咦,只有“娃娃家”里叫声、闹声一片。我走过去一看,娃娃家一塌糊涂,食物倒在地上,锅碗瓢盆东一个,西一个,简直“造反”了。“怎么这么乱?”我问。娃娃家里的李芷宁说:“我们正要打扫卫生,所以有点乱。”一句话说得我哭笑不得。我灵机一动说:“你们正在打扫卫生呀,难怪这么乱。等你们打扫完后,请老师来做客,请小朋友来参观好不好?”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打扫完了,就打电话通知你们。”说完,我就离开了娃娃家。不一会儿,李芷宁打“电话”来了。“牟老师,我们打扫完了,你们快点…  相似文献   

17.
割肉自啖     
【读故事】齐国有两个好表现勇敢的人,一个住在东城,一个住在西城。他们有天相遇,一个提议:“姑且一起喝点酒吧。”酒过数巡,一个提议:“姑且买点肉来下酒吧。”另一个说:“你身上有肉,我身上也有肉,还去买肉干什么?”于是他们准备好了调料,就拔出刀来,相互割对方的肉吃,直到两个人都死去。———《吕氏春秋》【长智慧】无畏如果与无知相连,那就变成了愚蠢。而真正的勇敢是应与有意义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他们认为勇敢就是敢于冒险,就是敢做一些常人不敢做的事,甚至他们认为勇敢就是在打斗中…  相似文献   

18.
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老师.您好》这篇文章,文章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老师和喜欢的理由,听了孩子们天真稚嫩的发言后,我随机增加了一个教学环节。提议道:“把你们最喜欢的老师画下来,好不好?”孩子们的热情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兴奋地找铅笔、彩笔,拿本子。认真地画起来。  相似文献   

19.
纸牌大战     
10月26日周末的下午,我们全家都闲着没事干,于是,我提议:“我们来玩‘争上游’(一种纸牌的游戏),好不好?”爸爸是老手,轻蔑地拿出一副新牌,得意洋洋地说:“哼,我赢你们啊,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和妈妈听了这番话,都摩拳擦掌,想让爸爸一败涂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开学不久的一节科学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来这节课是研究“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上课前,有几个调皮的学生找到我,兴奋地说:“张老师,我们抓到了许多苍蝇。”边说边向我展示他们的“战利品”——装在矿泉水瓶里的苍蝇,那种兴奋的神情天真又可爱。我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的?”“我在学校的垃圾箱旁边。”“我在校门口的农贸市场里。”“我在街道旁的垃圾场。”他们争先恐后地说。“你们为什么要抓苍蝇呢?”我又问。“我们想知道苍蝇为什么在那么脏的环境里生活,却不生病呢?”“它们的生命力为什么那么强呢?’’说实话,我也回答不了他们的问题。按照课程计划,这不是这学期学习的内容,但学生有这样的探究热情,问题又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虽然我心中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我还是决定尝试一下,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探究“苍蝇”的奥秘。于是我就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苍蝇的生命力为什么那么强呢?”立刻,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