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突发性事件,面对出现的个别特殊学生,那么,老师该如何应对呢?学生很"动",老师可以很"静",学生很"热",老师可以很"冷",切忌当场动怒,给自己和学生台阶下。不动不热,巧用冷处理,保持清醒的头脑,让问题淡化,有效地教育学生,转化学困生。  相似文献   

2.
<正>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的状态,另一个是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必须是在一种心里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宽松,乐意进取,乐意参与,情绪很高亢的状态下进行。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让学生自由。所谓自由就是释放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校长和教师为什么要研究学生?因为研究学生很重要,但目前对学生的研究还很不够。 本文从为什么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什么、怎样研究学生三方面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有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一下《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文,课文的最后一句写道:"母亲知道小平学习这样用功,心里很高兴。"老师在多媒体上将"很"字描红,意在让学生关注。当老师请一个学生读这段话时,学生就很明显地把这个"很"读得重了,老师随即表扬了这个学生。随后,再请学生齐声朗读这段  相似文献   

5.
孙华文 《教育文汇》2008,(11):29-29
从事教育工作已20多年,一直很自信地认为对学生还是很有亲和力的。一是多年来自己从未放松对教学的钻研,学生很喜欢上我的课;再者我也经常放下教师的架子,课上、课下走在学生的中间,可以说与学生是零距离的接触。  相似文献   

6.
张媛 《考试周刊》2011,(35):220-221
目前中小学教学存在着"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课堂为什么会出现耗时多、收效低,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这一"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是什么因素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这些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备课中有一项很重要的环节是备学生,但是不少老师自认为对学生已经很了解,从而疏于对此项工作的研究。其实备学生很有学问,笔认为备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三个了解”。  相似文献   

8.
常淑娥 《考试周刊》2012,(85):133-133
有些政治教师对学生很失望:学生对政治课很讨厌,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若将这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学习政治课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名不善于赞美自己学生的教师,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很难成为一名好教师,有时尽管很负责,很辛苦,很周到,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欢迎,相反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0.
浅谈错号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山东马庭立在教学第一线上的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要看任意一个学生的作业时,这个学生的作业没错号或错号很少时,他会很愉快地拿给你;若是有错号或错号很多时,他总是不愿给你看。这说明学生很爱面子,不愿意把自己的错误让别人看见,这...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学生很聪明:再复杂的数学题也会做; 现在的学生很不堪:再简单的数学题也会错; 现在的学生很困惑;为什么自己总是在很简单的地方出现致命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龙永和 《教师》2013,(7):128-128
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给学生上《美丽的大公鸡》一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相当好,不仅粉笔字写得很漂亮,普通话也很标准,很具亲和力,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孩子们学得很开心,每个人脸上带着笑容,那股认真的劲儿真让人感动。低年级的学生居然没有一个玩小动作的,有声有色的模仿加一些自编的肢体动作,不亚于情景剧的表演。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已经是融为了一体  相似文献   

13.
封进军 《教师》2013,(7):37-37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手段,运用得当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学生很乐意接受,效果很不错;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尽管理由很充分,但学生甚是反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其中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班主任批评学生的语言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人根据自己十多年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的感慨现在的学生很聪明,再复杂的数学题也会做;现在的学生很不堪,再简单的数学题也会错甚至不会做;现在的学生很困惑:为什么自己总是在很简单的地方出现致命的错误?其实,在数学教学中受这一问题困扰的又何止是学生?很多老师对此也是一筹莫展,而只能再三地告诫自己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虽然我所做的学生资助工作很平凡,并且不是面向所有的学生,只是面向学生群体当中的一部分,但我却认为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很愿意将全部的真心倾注。于此,成为学生人生关键阶段成长的助手。  相似文献   

16.
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一定要多练,熟练以后,自然能够算得快,算得准。除此以外,教给学生一些速算的方法,也是很需要的,有些学生之所以计算不快,而且易于出差错,跟他们没有掌握简捷的计算方法很有关系。最近,我翻了些参考书,结合自己日常运算的经验,向学生讲了一次课,介绍一些速算方法,很受学生欢迎。当然,在讲课时也向学生交代清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师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当学生上音乐或是体育课时,兴致都很高昂,但是一到数学课,学生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我曾私下问过学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反差,学生说上文体课时课堂氛围很活跃,觉得很放松,但是上数学课时,会觉得很难,很棘手,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就可以找出我们数学课的不足,也就是数学课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来。那么,我们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像喜欢文体课一样喜欢数学课呢?  相似文献   

18.
学会选择     
曾昭皓 《河南教育》2010,(10):64-64
一天,我的一个学生来找我,想和我聊聊他的大学和职业生涯规划,我很高兴。 只要是学生主动来找我,我都很高兴,因为学生主动找我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他克服了自己的怯懦,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老师。并且,他一定是带着问题或者困惑来的,此时的他可能很迷茫、很苦恼、很郁闷、很痛苦,所以一定要和我谈谈,希望获得我的帮助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计算是一项很重要的学习内容,看似很简单,但学生做起题来却又容易出错,这使学生和教师都感到很困惑。如何让学生在计算时既懂得计算的根据,又能说明计算的算理、算法?计算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有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学生“打小报告”,指的是学生在背后向老师反映其他学生的不是,向老师反映某些学生的问题。有许多学生看到某些学生做错了事,讲错了话,觉得向老师“打小报告”,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而且很有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在一般老师的眼里,都易把学生向老师“打小报告”看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其实不然。学生向老师“打小报告”,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正确引导和妥善处理学生“打小报告”的现象,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学生“小报告”的现象,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