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结构、进行农业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选择.首先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以及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同时提出了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构建符合阿里地区实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阿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基础上,通过分析阿里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阿里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抛弃旧的发展观,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科学发展观,走集约、高效、节约资源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在实践中要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发展多种类型的可持续农业,对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应采取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途径。同时,还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方法的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艳玲 《软科学》2008,22(6):100-103
构建了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四川省21个市州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通过生存保障、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四方面的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找出了四川各市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问题,为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是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教育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农民自身思想文化状况等是制约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升农民科技素质需要优化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实施科技培训,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搭建平台;大力加强农村科技的推广,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今后农业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研究农业机械化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出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技术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摘要: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农业耕地面积却在逐渐减少,长此发展下去,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国家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土壤肥料用于农业发展中,从而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可见土壤肥料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内容,强调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探讨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背景,首先,阐述了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然后,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指出了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付书利 《西藏科技》2002,(12):23-25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影响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消除影响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意见.文章认为: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武器;加强基础教育,加强基层干部的培养教育,是未来农业农村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上不去,干部队伍素质提不高,农牧区经济发展就缺乏后劲,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