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拥有幸福的人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而拥有幸福的人生就必须先有良好的开:端。每一个儿童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取决于他们的早期生活环境。我们为儿童所提供的教育环境,更是其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从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是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如果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他还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事实证明,环境对人,尤其是幼儿,有移情、移志、移性的作用.假如幼儿自小在良好的环境里受到熏陶,则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对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我们认为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必须充分体现教育化、儿童化和艺术化这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应当成为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由人类的自由、自觉本性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使受教育能够不断完善自我,调控自我,能够使他们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找到“感觉”,幸福地度过一生,而这样一种幸福从本质上说取决于一个人健全的心态,健康的体魄,社会责任感和获取不断学习进取的动力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一、性格塑造就在学龄前性格决定命运,拥有良好的性格是一个人成功、幸福的关键。而人的性格则是在人生早期奠定的。孩童时期是一个人人格、习惯和情感的形成期,如果不能得到适当的关爱和教育,就容易造成孩子的很多性格缺陷。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将决定其一生的心理发展,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人的性格品质是多方面的,以下六个方面是孩子拥有良好性格的基础,如果从小培养孩子使其具有这六种性格品质,长大后,其他优良品质都会自然而然地派生出来。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幸福指数”情况的调查是对社会和谐程度的综合考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教育不仅仅为了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追求幸福人生。如果仅仅把学习看成和谐的唯一指标,那么注定大部分学生是失败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相比于其他各种统计数据,学生的幸福指数能更鲜活地反映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成就与不足。同时,通过对提升儿童“幸福指数”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把教育的重点集中到关注儿童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小学教育中,很少使用“ pupil” (小学生 )这个词,而频繁使用“ children” (儿童 )这个词,这不是一个词语使用习惯的问题,而是贯注了一种教育理念。   儿童,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是生命过程中一个自然的阶段,人生的“儿童”定位是自然的定位,是人本的定位;学生则是一个社会角色的定位,带有某种强制性的社会功能性定位。教育之于“学生”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其在将来发挥社会功能;而教育之于“儿童”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其幸福、愉快地度过人生的初始阶段,教育的人本意义就在于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过去我们的一些做法过分…  相似文献   

7.
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以及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没有快乐的童年时光就没有幸福的成人时代,童年的快乐是幸福人生所必不可少的。区域活动,是为幼儿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环境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适时开展感恩教育,在教育时顺应幼儿天性,引导发展,在儿童游戏、探索、发展、学习时,以"玩得过瘾、学得有趣、做的开心"为目标,培养儿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将快乐与和谐有机地贯穿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让他们真正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0,(4):F0002-F0002
山东省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一所拥有1700多名师生的书香蕴乐、幸福盈心的优质名校。多年来始终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童年.让每一位教师品味精彩人生”为理念.以“培养知礼有仪、博才多艺的幸福小主人”为目标,遵循“踏实每一步.超越每一天”的校训,走出了一条“和谐育人、秉爱育人、书香育人”的“幸福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解读爱情     
“苏霍姆林斯基在信的开头对他的女儿说:‘只有成为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你怎么理解这段话里的‘明智’和‘幸福的关系?”我问。 ——“‘明智’的人才会懂得爱才能感受到爱的‘幸福’,他的女儿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思考实际上也是走向‘明智的一种表现,这会给她带来人生的快乐。” ——“一个人的幸福,是取决于自己的,而不能靠别人的施舍。在这里,他明确地告诉女儿,要在对人生的思考中,得到了对生活的认识,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这句话告诉我们,智慧是获取人生幸福的条件,要想得到幸福,就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有其独特的人生价值。传统上,我们将成熟作为目的,把幼儿期仅仅看作是一个过渡和准备阶段,这是对人的发展价值的一种误解。人生是一个过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既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生成时期,也是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因此,幼儿期同样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儿童在这一时期拥有的权利,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幸福感与现代心理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生意义实现和体味时的积极的心理感受,具有终极性、动力性,意义性等特征。幸福能为整个人生抹上一层意义。拥有幸福就拥有了生命的意义。幸福总是在牵引着人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幸福的本意在于创造幸福感”,幸福感以及幸福教育,正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凸现为现代心理教育中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教化儿童,儿童认同社会,学者们通常把儿童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社会化”。有了这个社会化的进程,儿童才能从一个出生时仅具人类形骸而不识人间世事的“生物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知识、具有高度智慧和理念的社会成员。幼儿期正是社会化进程的起始阶段,因而至关重要.他们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并能乐观地对待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阶段的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状况,因此,在幼儿期,社会性的发展对幼儿的一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雨昕 《新读写》2012,(2):54-55
幸福是猫咪的尾巴,虽然猫儿永远抓不住,但只要向前走,幸福自然就跟着走了。——题记 幸福很简单,简单得在它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根本无从察觉。在寻找幸福的大军里,我们缺少的是标榜“真正幸福含义”的旗帜。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是拥有。珍惜全部的拥有,就是最幸福的人。时时在想,幸福离我有多远?却被自己一个一个的理由给推翻,原来,幸福一直就在我身边。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亲人温暖的怀抱,有可亲可爱的伙伴陪着自由地玩耍,一起唱着的歌声如鸟儿的欢叫声回荡在大自然赐予的每一个角落,那个时候,幸福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14.
永远幸福     
幸福的时候。我们常不自知,即使别人的目光投来多少羡慕不已。痛苦却总是自作多情地来而不去。“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钱钟书)短瞬的生命之光泽,极易这样被黯淡着,好像每个人都有了千疮百孔的忧伤。其实不然。抱怨生活不幸福的人, 多少是在时幸福的追求中,放走了真实的东西,而在追逐影子。正像我们互相传递的祝福一样,人生一世,安知我们生命的祸福之势?我们依然情愿时“永远幸福”做着一遍遍的企望。为了这份“永远”的人生厚礼,我们把可以切身触及到的幸福都丢掉了。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只有自身感到幸福的人,才能给人以幸福.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职教师的辛勤劳作,教师应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幸福感指数,体会“工作本身就是幸福生活”.从勇于奉献,拥有一颗关爱、感恩、宽容的心等方面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又一扇窗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有丰富的童年,才会拥有一个真正精彩的人生,因为这是我们人生的底色,是以后我们无论用多少代价也无法换回的记忆。小作者用她淡淡的笔触,细腻而准确地描绘出了那个哺育了她的美丽小镇的安详与宁静,也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一种从平凡中汲取幸福的力量。原来幸福可以是这样的颜色。吴玫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追求的人生境界。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说:“幸福是一种灵魂的香味。”说得多么美好,多么富有诗意!那么,幸福与什么相关联呢?幸福与时间关联。世界上没有恒久的幸福,只有瞬间的惬意与安适,幸福偏爱定位在即时的满足感上。只有一个个现在的幸福串起来,才有一生一世的幸福。幸福不是物质上的拥有,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登山时每攀上一步,心头都会萌生一丝快慰,而一旦伫立山巅有了一个固定高度,就会感到无限风光也不过如此——因为幸福也会陈旧。我们需要的是在人生进程中不断发现和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幸…  相似文献   

18.
“儿童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哲学家周国平一语道破了儿童教育的真谛和使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的语文课堂,学生感到学习的幸福了吗?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了吗?”据一份《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幸福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幸福感”普遍低于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并随着年级的上升,语文的学习“幸福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要改变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语文教师找寻儿童语文学习的“幸福密码”,唤醒他们对母语的热爱,对语文课堂的向往,引领他们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好,收获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帮助他们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拥有成就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幸福,体验美好。  相似文献   

19.
一、特色办学理念,全面引领学校工作 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幸福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所谓“幸福教育”就是制定适切的教育目标,形成师生自信发奋的学习态度;创设宽容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开发潜能;提供和谐的发展环境,促使教师积极实现自身价值;追求师生的共同发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 ,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乐学的态度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合作的意识和自觉的责任感 ,是孩子在当今社会创造幸福人生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我们认为 :儿童不再是成人的缩影 ,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 ,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儿童有其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 ,成人应理解和参与儿童的生活和活动 ,应改变过去幼儿园中普遍存在的被动式的教育组织策略 ,保证孩子能够拥有欢乐自由的幸福童年。IEA学前项目 7年前对我国 6省市 40 0余所幼教机构观察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幼儿在园“操作材料少、自主选择少、自由交往少和纪律约束多” ,这就是被动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