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档案开放谁说了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新上海档案》2004,(11):28-29
据2004年6月27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民董铭因申请查阅岳阳路一处房屋原始产权资料被拒而状告上海某区房地局。这是自5月1日《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正式实施以来,首例市民状告“政府信息不公开”而被正式立案受理的行政诉讼案。8月16日,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此案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一向以敢于涉及社会敏感问题著称的《南方周末》更是以相当大的篇幅深入报道了此案的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新闻天地》2008,(5):50-52
不久,荷兰银行上海分行25岁的女职员潘瑶被杀,凶手即是她的男友、欧尚(中国)投资公司部门经理许震。此案一度引人注目:潘瑶和许震皆为著名外资企业的年薪达10多万元的高级白领,他们在股市风云中金融理财游刃有余,为何打理不好自己的爱情?潘瑶香销玉殒缘于她介入客户的私人空间而移情别恋,但又不是为了贪图亿万富翁的钱财,她究竟图的是什么?2008年3月上旬,随着此案审查起诉,潘瑶被曝光的分手情书披露了她的内心扎挣,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历时十年、备受关注的海灯名誉侵害案已于1998年8月终审尘埃落定。此案结果也已为法律界、新闻界的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普遍接受。然而,事实本身永远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法律这把“尚方宝剑”虽然在形式上维护了“法师”的名誉,但法律毕竟不能创造或伪证事实性真实。缘于近期所闻有关此案的某些鲜为人知的幕后事实,对于此案,笔者不免抱有困惑:某些虚假的“事实”何以能在一审、终审中被法庭采信?如果不是借揭批“法轮功”的契机,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的“法师”奇功宣传声威,是否有可能永远将被告追求真实、真理的勇气淹没?  相似文献   

4.
1988年,《北京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飞蝇聚车间,杂物堆墙角》的报道,批评某饮料厂卫生差,该厂以侵害名誉权诉诸法院。据报道,在庭审中,“到底有没有苍蝇在车间游荡,成为此案的一大辩题”,一直辩到“有几只苍蝇?几只以上的苍蝇才可称‘聚’?”此案以饮料厂败诉告结①。笔者没有参加此案的旁听。仅从报道来看,似乎在庭审,就是原告也无法否认车间  相似文献   

5.
李维民 《出版参考》2010,(10):20-21
朱则民是“六十一人案”的最后一位幸存者 “六十一人叛徒案”,是“文革”中“四人帮”及其顾问康生炮制的一个涉及党内高级干部人数最多、影响很大的冤假错案。涉及此案的人无一幸免,被迫害致死的就有12人。197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在胡耀邦亲自主持下中央组织部关于此案的调查报告。使这一冤假错案得以平反。  相似文献   

6.
由40多家大学图书馆成立的数字化联盟Hathi Trust的律师回应美国作家协会(Authors Guild)的诉讼,要求撤销该诉讼。而同时,在感恩节前,美国法院已确定了此案的日程。如该案未撤诉,证据定于2012年5月20日提交,12月份审判。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去年7月,纸老虎公司董事长胡忠在地下车库遇袭身亡,一名凶手当场身亡。胡忠究竟为何遭人杀害,社会上传出种种猜测。近日,北京市一中院开审此案。3名行凶者和1名窝藏者当庭讲述了劫杀胡忠的经过,由此揭开了此案的“谜底”。原来他们作案策划了一年,其目的就是为了抓人要钱。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去年7月,纸老虎公司董事长胡忠在地下车库遇袭身亡,一名凶手当场身亡。胡忠究竟为何遭人杀害,社会上传出种种猜测。近日,北京市一中院开审此案。3名行凶者和1名窝藏者当庭讲述了劫杀胡忠的经过,由此揭开了此案的“谜底”。原来他们作案策划了一年,其目的就是为了抓人要钱。  相似文献   

9.
据有关媒体报道,名人作家余秋雨涉嫌侵权而被告上法庭。连同余秋雨一起上法庭的还有余秋雨《山居笔记》的出版者上海文汇出版社。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10.
据有关媒体报道,名人作家余秋雨涉嫌侵权而被告上法庭。连同余秋雨一起上法庭的还有余秋雨《山居笔记》的出版者上海文汇出版社。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  相似文献   

11.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对广东新快报社诉文新集团新闻记者杂志《2009年十大假新闻》侵权案做出一审判决,依法驳回原告广东新快报社的诉讼请求。我们认为,此案及天河区法院的判决对研究新闻侵权等问题,具有一定的业务研究和学术探讨价值,因此,在这里将《判决书》全文刊出。另外,新闻法学专家魏永征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李琴副教授围绕此案进行了学术研讨,也在这里一并刊出。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因被告人盗窃高科技成果而引发的民事案件.在法律定罪上发生了争议,此案曾经受到全国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李谷一名誉权纠纷案打得沸沸扬扬,如今早已由新闻变成“旧闻”了。而《上海法制报》状告南阳地区中级法院侵犯记者采访权一事,使得此案又添波澜。据悉,河南省高级法院已以“不符合起诉条件”为由驳回了诉讼,《上海法制报》旋即又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不管此案受理与否,我们都欣喜地看到:记者也开始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上海法制报》记者李智刚在采访李谷一名誉权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本刊以<辽宁海城一起职务侵占案>为题,报道了发生在辽宁省海城市的一起刑事案件.时至今日,此案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集体企业经过转让、变更法人登记、注销、重新登记等一系列的变化后,变成了一家事实上合伙经营的民营企业,由于合伙人反目成仇起了纠纷,当地政法部门介入后,合伙人之一的蔡雨斌被检察机关以职务侵占罪起诉至法院.法院不久前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蔡雨斌的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此案在当地引起了较大反响,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法律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最近代理了一起因索要债务而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案件,认为此案现实教育意义较大,值得大家借鉴。案情回放张某是太原市甲公司的经理。2008年1月张某经人介绍认识了本市乙公司的经理王某,二人关系相处不错。后王某得知张某所在的公司需要购买钢材,便提出其公司可以供应钢材。经张某、王某协商,  相似文献   

16.
1947年秋,津门发生了一桩千古奇案:一位少妇被杀,凶手又残忍地将其肢解,装在一只柳条箱内置于他人库房。此案虽经侦破,但凶手却迟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新中国成立后,凶手才被处以极刑。几年前,天津电影制片厂将此案搬上了荧屏,在天津乃至全国引起轰动。然而,剧中情节多为艺术加工,与事实颇有出入。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中国首例证券市场计算机信息系统遭"黑客"袭击案件,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侦查,黑客终于浮出水面。此案惊动了中国证监会主席,他在证券会上通报了此案,提请各地证券部门严加防范。1999年4月16日上午,上海各处的证券交易所与往常一样,大厅里人头攒动,买进卖出的呼叫声此起彼伏,一切如常波澜不惊,股民们在盘整道势中难觅兴奋点。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辽宁营口警方破获了一起奇特的谋杀案:一名金融贪官携带巨款与情人私奔的同时,雇请武功高强而且忠心耿耿的贴身保镖保驾护航,不料最终惨遭保镖的暗算而魂归西天。出乎警方意外的是,夺命保镖因为见财起意而黑吃黑,两个铁锤砸向逃犯情侣的脑袋……2006年9月下旬,辽宁营口市检察院对此案审查起诉。  相似文献   

19.
庭审报道要注意的一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10月27日至 11月 3 日,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湘缆集团一个特大窝案进行公开审理。原湘缆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海燕等人因涉嫌巨额贪污、挪用公款而被推上被告席。据审计部门的报道表明,陈海燕在湘缆任职不到一千天的时间里,企业亏损3.61亿元。这个天文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因此,此案的公开审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新闻单位的记者一时云集湘潭,有关庭审报道每天连篇累牍地见之于各类媒体,陈海燕一案成为当时反响最强烈的新闻事件。 众多媒体是如何报道此案的,笔者无法—一加以…  相似文献   

20.
此案曾被评为1995年上海十大精品案。最近笔者专程访问了上海名探、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原副总队长王军,听他详细回忆了当年破案的经过。下面就是他的追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