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其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图书馆在季羡林学术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求学时期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到工作之后的北京大学图书馆都对其学术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季羡林亦通过赠书、倡仪成立图书室和捐建图书馆等形式支持图书馆事业.本文希望通过对季羡林与图书馆关系的梳理,对当代学者的学问之路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同样古老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文化也是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一书中曾说:“文化者,人类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在全国兴起,且越来越热,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化研究的理论文章、学术专著、研讨活动也越来越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文化与诗学丛书》(共10册),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是一套内涵较为厚重的丛书。这10本书的内容不尽相同,切入的视角各有差异,著作者的个性也较分明,但方法却都是“文化诗学”的。纵观全套丛书,涉及以…  相似文献   

3.
刘洪权 《出版科学》2007,15(3):93-96
《中国旧书业百年》为一部创造性总结中国百年旧书业的宏篇巨制,所写20世纪旧书业历史沿革、地域分布、文人学者与旧书业等内容,填补了20世纪中国出版史研究的一块空白.无论从学术史的个案,还是20世纪学人的群体叙述中,都可以看出,旧书业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学术生态环境的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上,学者和国家之间,命运历来紧密相连,早有“国昌则学运昌”一说。中国的学者,也一贯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然而,进入20世纪50年代,学者与国家,国运与学运之间,关系似乎变得微妙而复杂。 作为后世学人,很难对那个时期的学者有灵魂深处的探索,然而,“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训却时时使人震撼。学者本是寂寞的,但真正的学者总是肩负“济天下”的伟大责任,面对政治,面对权力,有的人在他生命的交叉点上,任他的才华消蚀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波里,但真正的学者却把他的生命溶进了毕生为之奋斗的学术中。 在政治和学术之间的敏感区域,我们发现了储安平,一个一生都在学术和政治中进行两难选择的人,一个真正把学术事业溶进“济天下”责任之中的学者,追寻他生命的痕迹,能引出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该丛书共有23位当代著名学者著述,以其极高的学术水平和文化积累价值,及精良的印制质量荣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该丛书于1987年开始筹划,1991年开始问世,1994年全部出齐,达1000余万字。计23卷,投资百余万元,可谓宏篇巨制。 该丛书收有冯友兰、俞平伯、钱端升、季羡林、梁漱溟、张友渔、薛暮桥、冯至、王朝闻、钱伟长、陈岱孙、邓广铭、费孝通、钟敬文、任继愈、罗大冈、王季思、周谷城、张岱年、周祖谟、周一良、吴干廑、郑子瑜等一批在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一流学者一生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研究从书”。这套丛书由五部专著组成,作者都是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中青年学者。由国家级权威出版社同时出版一百多万字的研究专著丛书,在陕西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7.
对晚清、近代学术的“发掘”,似乎是近年随“世纪回眸”而走热的,但这只是表面看来如此。事实上,目前在文史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都曾长期关注、汲取近代学人的成果和方法,而且正是这种持续的关注所积累起来的认识,给近年的“发掘”热情赋予了必要的理性态度。在这方面,周勋初先生就是一个典范。虽然他在唐代文学研究上的突出成绩可能更多地嘉惠后学,但我本人则有幸较早地在对于近代学术的思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领域恢复与重建、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众多学人实事求是,奋起直追,辛勤耕耘,取得了人文社科领域辉煌的研究成果,拓展了新时代的文化视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78-1998中国学术前沿性论题文存·龙江学人卷》(10种),即从龙江地域学人的角度,充分反映了人文社科领域的重大收获。 这套丛书洋洋逾430万言,10个分册,计有《为新时代的经济学催生》、《时代呼唤的哲学回响》、《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哲学·实践与终极关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涌现过一大批智深识卓、独立特行、才情横溢的文化名人。如今,他们都已远离我们而去,人们除了通过阅读后人撰述的传记去了解他们之外,还有其他走近他们的路径吗?新近东方出版中心陆续出版的“走近20世纪文化名人”丛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肯...  相似文献   

10.
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论丛书”是一部专门以研究中国各门类艺术发生、发展、演进、变革等为其主要特征的大型艺术论研究丛书。参加此丛书撰写的大都是一些活跃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理论研究领域并有卓越建树的中青年学者。他们聪明智慧、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激进前卫,是目前我国社会科学和文艺理论研究领域的一批精英和中坚。他们现大多是一些具有博士学位或教授、博导职位的知名学者。“中国艺术论丛书”涵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发展历史的十八种主要艺术门类,具体地说,它们是:戏剧、音乐、舞蹈、建筑、雕塑、书法、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人看来,所谓总结与反思似乎早已是一个不再风行的话题。“中国艺术论丛书”选择这样的时间出版让我多多少少觉得有点意外。新世纪开元,还有谁真的愿意如此严肃而认真地眷顾传统吗?“丛书”与学术界的学术行进客观上形成一个时间差。然而,它却绝不滞后。事实上,较之20世纪80年代訇然中响如潮而出的寻根及传统文化反思类著作,它更平添了几分尘埃落定之后的理性、冷静与公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艺术论丛书”的出版或许适逢其时。  相似文献   

12.
第三极书局开业伊始便秉承“传承阅读”之使命,作为书局顾问的季羡林先生专程题词“传承阅读”贺第三极书局开业之喜。第三极论坛是“第三极书局”常设的知识、思想、学术、文化的学习和交流空间。而其中“通识讲座”则倡导广博的知识和思想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力图反映前沿的学术、创新的思想和多元的文化,以扩大读者的视野,丰富读者的识见。论坛每次邀请一位讲席者演讲60分钟或80分钟,然后与现场读者形成讨论、相互的交流;邀请教授、学者、专家担任讲座的讲席,与读者分享前沿学者的思想和观念。“通识讲座”系列…  相似文献   

13.
据《文汇报》报道,历时40余年,由钱钟书、冯至、朱光潜、季羡林等国内第一流专家、学者、翻译家参加工作的我国第一套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是我国外国文学领域的一项奠基性工程。 40年来,丛书的编委会成员换了一轮又一轮,几代人为完成200多种选题内容坚持不懈地努力着。然而,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山东省“四库全书”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山东文献集成》,由山东省政府特批立项,山东大学具体负责编纂,以抢救保存山东文献为宗旨,以未刊稿本、抄本及流传不广而又价值较高的刻本为主,将山东两千多年来浩若烟海的历史文献作一汇总,精装影印,分4辑陆续出版,是山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这一典籍汇集历史,影响当代,惠泽后人,是山东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时任省长韩寓群任主编,山东籍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孔德成等任学术顾问。至2009年12月,前3辑150册出版,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历时数载和注入巨资的一套学术力作《跨世纪学人文存》于最近隆重推出。这套被列为“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丛书,以“探求学术本体,维护学术尊严,集结学术成果,展示学术新人”为宗旨,展示新时期具有一定影响和成就的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反映这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奉献给21世纪的礼物。出版界一些人士称它为:“一座巍峨的书城,几代学人的丰碑。” 自1995年眷,《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开始启动以来,已历经了2年,大典的各种基础写作工作与框架大部分已进入了操作阶段。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的编纂有5个宏大的目的。①集20世纪学术之大成,全面展示20世纪中国学术的精华。②全面回顾、总结中国近百年的学术,宏观检阅各学派、思潮、理论,反映百年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份量和价值,为后人提供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读者普遍反映书价偏高,好书难找的情况下,上海文化出版社借鉴我国出版界前辈赵家璧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编辑的那套“一角丛书”,最近编辑出版了“五角丛书”。丛书的编者着眼于中等文化程度以上最广大的读者,决定把“五角丛书”作为一套价格低廉、知识密集、门类较全、信息量大的普及性读物。每本定价一律五角钱;力图开拓文学、艺术、生活、娱乐、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但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并邀请了陈源蒸、李万健、宋安莉三人担任主编,负责初选书目,同时聘请图书馆学界:吴慰慈、胡越、朱强、倪晓建、程焕文、范并思、刘兹恒、王子舟、肖希明、于良芝等十几位专家对书目进行审订,最终收录了120多位图书馆学人在20世纪出版或刊印的101种独著或合著的图书馆学著作。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发行研究》1998,(2):62-62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丛书是一套比较系统全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富有启示性、借鉴性和现实性意义的丛书,是由我国学者在STS领域辛勤耕耘所创作的第一部丛书。这套丛书代表了日前我国STS研究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标志着STS这一新科学科在我国不但生根发芽,而且开花结果了。  相似文献   

20.
《丛刊》之所以能够在学界获得广泛好评,是众多学者筚路蓝缕、历经半个世纪的潜心研究与努力的结果,凝结了几代学人与编辑的心血。这套丛书的成功,一方面说明了发起者在选题开发方面所具有的前瞻性眼光,而这种眼光是以深厚的学术底蕴为基础的;另一方面说明一套经典典籍的成功,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