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自从邮品中的“变体”和“错体”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以来,它的价格呈现出了逐年攀升的趋势。有关邮品“变体”和“错体”的研究、探讨文章,也经常见诸于各类专业报纸和杂志,致使更多的集邮爱好者,加入对“变体”邮品和“错体”邮品的艰苦“搜寻”之中。可是,作为集邮爱好者,  相似文献   

2.
一、《集邮博览》邮品通信拍卖由本刊全权运作,并以本刊的信誉向委托人和竞买人双方负责。二、本刊拍卖部有权决定接受、拒绝和撤回任何拍品;有权对拍品做出说明和评价。三、《集邮博览》邮品通信拍卖主要投拍(1)世界各国(地区)各历史时期适宜专题邮集组集、参展的邮品;(2)专题类邮集和极限专题类邮集;(3)专题集邮文献。  相似文献   

3.
三、对当代集邮研究的思考与前瞻集邮研究发展到现在,让我看,整个集邮研究的领域,分五大版块比较全面: (1)邮品研究——传统集邮研究,或叫它“微观研究”。(2)邮史研究——各类邮政史(含邮驿史) 邮票发行史集邮活动史(3)专题、专史的邮品运用研究——包括选题与邮品的收集、运用。(4)集邮的社会功能研究——对个人,对社会。(5)集邮发展战略研究——目标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附加费票”是所有邮政附加费邮品中比较有吸引力,或者说较有集邮价值(重要性)的邮品,因为邮政当局已承认它是一种“邮资凭证”,利用相关的附加费票的邮品作为素材,选定一个题目,就完全可以编组出一部符合竞赛性邮展规则要求的“传统类集邮展品”。  相似文献   

5.
2015年1月10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在中国集邮界、在广大集邮工作者和邮迷心中,这一天又是特殊而难忘的。60年前的这一天,中国集邮公司(中国集邮总公司前身)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邮政正式开办集邮业务,中国集邮事业的春天来了。这一甲子的轮回,不仅仅是一个集邮专门机构的演变过程,更是中国集邮事业发展历程的缩影。为纪念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中国集邮总公司举办系列活动、出版纪念读物、发行主题邮品,与海内外集邮工作者、集邮爱好者、公司员工一道,共同为中国集邮60华诞庆生。  相似文献   

6.
集邮是一种个人收藏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收藏的对象是一件件邮品。集邮爱好者在邮品的寻觅收集、探根求源过程中,虽然付出种种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和乐趣。近年来,笔者常收到一些素不相识的集邮者的来信,其内容大多为要求协助鉴别某种邮品真伪或有无收藏价值,这些都是涉及基础邮识的问题。所谓基础邮识主要包括①邮政知识:即邮政历史、邮政法规、邮政业务、邮政资费、邮政用品等与邮政相关的各种基本知识;②集邮知识:即集邮是什么、集邮集什么、集邮怎么集、邮票和封片简等各种邮品以及编组邮集的基本知识;③相关事物知识:即与各种邮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文化历史、专业、背景等基本知识。事实上,每位集邮者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邮品的逐渐增多,邮识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更会日益感受到邮识的重要性。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我的集邮乐     
集邮是种爱好,也是一种乐趣, -个集邮爱好者,经过多方努力寻觅 到自己渴望已久的邮品或增长了新的 邮识都会感到有无限的乐趣。我感到, 在集邮过程中,与邮友的交往也会让 人领略到极大的乐趣,而此种乐趣却 不是任何-个集邮者都能得到的。 何塞·胡安·奥索里奥·佩雷斯 是墨西哥的一位集邮爱好者,今年已  相似文献   

8.
明新 《中国集邮》2000,(11):28-28
编组邮集参展是许多集邮者的一种愿望,但往往因收藏的邮品“太一般”而难登邮展的“大雅之堂”。现在,北京市集邮协会推出了节俭集邮类,为众多集邮者用“普通”邮品组集参展、一献身手创造了条件,并将有效地促进基层集邮组织整体集邮水平的提高。节俭类集邮是由北京市集邮协会新近提出的,并搞出了评审专用规则(试用),适用于北京市的各级集邮展览。  相似文献   

9.
大雪纷纷路人忙,政协礼堂人气旺。五洲四海来相聚,方寸佳友情谊长。2002年12月20日是首届外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的大喜日子,又迎来了“世界邮票节”,我在众多的邮品中,有幸得到一枚很有特色的纪念封,它很规范,深得集邮爱好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2,(3):64-67
在集邮的众多玩法中,探究原地,或可作为对邮品“身世”的一次寻根之旅,同时,还能延展邮品本身有限的信息量。任何邮品都有出处,你究竟是打哪儿来的?对集邮者来说,这不亚于一个好玩的智力游戏。而邮戳,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从小时候开始收集信封上的J、T票,到现在加入到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医邮会),专门收集医学专题邮品,并开办医学集邮网站(www.medstamps.com图1),进行"为健康爱好集邮,用集邮宣传健康"(图2)的专题集邮之路,与网络发挥的重要媒介作用有关,我在遨游网海的过程中也不断地积累了自己的邮识。1991年,当时我还是大学生,为参加学校的艺术节,试做邮集参展。当时集邮的零星知识仅来自《集邮基础》,邮品信息则是来自集邮报刊杂志上的广告,信息获得较艰难。1999年北京世界邮展期间,中国集邮信息网新设了世界邮展专栏。虽然只是报道了少量的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集邮爱好者除邮品之外,通常都有兼项收集。而本文作者的集藏兼项则较为特别,在60年的集邮经历中,他以集邮为"媒",意外地收藏了数百枚世界七大洲邮友寄来的圣诞新年贺卡,而这些贺卡,也反过来见证了他60年的集邮经历—一般来说,集邮爱好者除邮品之外,常常还兼项收集钱币、火花、烟标、税票、纪念章等。而我的集藏兼项则较为特别,在60年的集邮经历中,我以集邮为"媒",意外地收藏了数百枚世界七大洲邮友寄来的圣诞新年贺卡。这些贺卡风格迥然不同,然而都饱  相似文献   

13.
集邮是一项高尚的文化嗜好。作为金融战线的一名集邮爱好者,多年以来,我非常注重金融类题材邮资票品的收集与研究。据我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0日,我国发行过的金融类题材邮票或邮资封片只有9套11枚。由于这些邮品记录了各个金融单位在国家经济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一面世即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集邮爱好者珍爱的邮品。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集邮已60载有余,涉足矿物宝石专题集邮也已近30年。数十年的集邮经历让我感受颇多,比如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不论从事哪种类别或方式的集邮,都离不开对收集到的邮票邮品及其相关资料的整理,这是集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这件事,既便于观赏邮票、掌握相关信息,又能从中学到知识、锻练做事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集邮展览是当代集邮活动中最主要的展示形式,是普及、交流、提高集邮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当前,专题集邮是集邮展览中最主要的类别之一,它已经成为我国和全世界非常受欢迎的集邮类别,参与人数较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图1为2013年澳大利亚世界邮展首日封)。专题集邮是按邮票图案、文字和发行目的来收集、整理和研究邮票以及相关邮品的一种集邮方式,专题展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邮票公司隶属于北京市邮政公司,负责全市集邮经营与管理。公司拥有专业的邮品开发、设计人员及完整的产品体系,系列发行邮票首日封、邮折等常规邮品。公司在全市已形成了以5个区集邮公司、93个集邮服务窗口和已经注册的38家宾馆饭店、旅游景点为依托的邮品营销网络;同时,公司邮品还销往全国各省,在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有订户。公司除从事邮票、封、折、卡、册等集邮品及集邮用具的经营,同时还办理首日封实寄和各类集邮票品的函购及信托业务,为企事业单位制作定向邮品,提供邮票个性化服务业务。北京市邮票公司作为可使用北京奥运会相关标识,制作、发行奥运邮品的特许集邮品生产商,制作发行了一系列奥运邮品,通过奥运邮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相结合,为国内外集邮爱好者提供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集邮佳品。  相似文献   

17.
名人题词作为一种特定内容的特殊表达方式,在新中国50多年来所发行的邮票中已多次出现,成为我国向世界展示各项事业发展成就的独特表现手法。如今,"名人题词"已经演化成了一个邮品系列的代称。"名人题词"系列邮品也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集邮爱好者喜闻乐见、珍爱有加的收藏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2011,(4):88-89
邮品,包括票、封、简、片及印花税票等,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始终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引发“出手”的冲动。不少人多年来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才拥有了自认为满意的规模,  相似文献   

19.
配合国际、国内重大活动发行邮票或邮品,是世界各国邮政部门或集邮公司的通行做法,也是广大集邮者乃至整个集邮界最为活跃的时候,雅典奥运会就是明显一例。开幕之日,我国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发行了纪念邮票,所不同的是我国采取了与本届奥运会主办国联合发行的方式,票名为《奥运会从雅典到北京》,广大集邮者企盼有更多更好的邮品问世,而中国集邮总公司(以下简称发行单位)发行的一组“金牌”纪念封(PFTN-39)让人大跌眼镜,失望不已。  相似文献   

20.
5月28日 上海铁路局机械化施工公司举办“迎七一”一框邮展,展出11部邮集。同时举行邮协会员设计的虎年首日封展评。 6月15日 市总工会宣教部、市工人文化宫和市职工集邮爱好者协会联合举办“迈向新世纪·庆工会十大”上海职工集邮展览,展出各类个人邮集50部,另有卢湾区总工会送展的“邮票辨伪”展品。 6月28日 华星拍卖行与卢工邮市联合举办邮品拍卖,439项邮品成交127项,成交率为29%,落槌价合计为26.863万元。其中拍价最高一件为“黑题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