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8月26日是陈毅元帅诞生95周年纪念日。 今年初,我在制作陈毅元帅极限明信片时,经仔细对照邮票和明信片,产生了两个问题。 第一,明信片上陈毅元帅身穿红领章军装,神采奕奕。通过对照,可以确认邮票和明信片是同一幅照片。据考证,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65年取销军衔制,服装  相似文献   

2.
我珍藏着一枚梅花手绘封。信封上贴着全套《梅花》邮票,收信人为香港潘棣祥先生,寄信人正是《梅花》邮票设计者程传理。这不是一枚普通的信封,因为在信封左侧空白处,程传理还亲绘梅花图案,封上的梅花画得神姿绰约,玉洁冰清,和封上贴的邮票相映成趣,令人喜爱。从落款可以看出此封作于子夜,封上还盖有3枚鲜红的程传理的名章,可见程传理在创作手绘封时的忘情和认真,也体现了邮票设计家对集邮爱好者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2006-15《青藏铁路通车纪念》邮票发行时,能制作极限片的明信片寥寥无几。2010年12月,中国铁道出版社为配合当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印行了《中国铁路明信片》6册(35元/册),其中第5册《中国高原铁路》为青藏铁路及其沿线风景,内有3张可制作这套邮票的极限片。我制作极限片的选戳原则为:首先是邮票、明信片画面所在地邮件投递局及其属下离"所在地"最近  相似文献   

4.
2011年年底,我收到一封来自荷兰的信。由于我在postcrossing(简称pc)网站注册过,平时会向其他国家的陌生人寄明信片,同时也会收到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明信片,往来信件一直比较多,所以当时没在意这枚信封和信封上的特殊邮票,便匆匆放在一边了。直到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我在整理这些pc网站交流的封片时,忽然发现这枚信封上的邮票竟然是荷兰发行的以“pc”为主题的邮票(图1)。在pc网站上交流到一枚pc邮票,足以令我惊喜。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美术明信片的大量生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邮票贴在明信片画面一面的新的形式的收藏品。这种明信片的画面有不少与所贴邮票主题相同,人们在欣赏明信片时,既可欣赏明信片画面又可欣赏邮票画面,比一般的明信片多了一些趣味。这种新形式的明信片的收藏者,是明信片收集爱好者以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旅游者、记者等,这也正是许多早期的这类明信片大多保存在明信片集藏者的藏品集中的原因。这种崭新的形式被收集者称为“T.C.V”(法文TimbreCoteVue的缩写),意为图片旁的  相似文献   

6.
刘宁之 《收藏》2009,(1):147-148
极限明信片(简称极限片)是以明信片为载体,用有效邮票贴在画面与邮票主图相同或相似的明信片上,并盖销同邮票图案或主题相关地点的邮戳,要求明信片的图画、邮票图案和盖销邮戳三者最大限度地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7.
极限集邮,在台湾地区称之为“原图集邮”。“原图卡”一词始见于台湾省1972年3月20日发行《故宫清瓷邮票》时,正式附带发行原图卡(指贴相关邮票并销盖首日邮戳的原图明信片),邮政部门将“maximumcard”译为“原图卡”。其时发行之“原图卡”系列均以“邮票原图”为主题,更有台湾中区邮政管理局放在集邮台上之说明:“‘原图卡’:将邮票之图案放大成明信片之尺寸作为明信片之用,或供收藏者”,故此曾造成对集邮爱好者的误导,认为“原图卡”即“邮票原图放大”之明信片。且当时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画面上,  相似文献   

8.
误区之四:不注重收集贴纪特邮票的实寄片:用邮制或非邮制无邮资明信片寄递时,需在明信片上贴足邮资。因此,邮政部门在发行纪、特、普票时,常有符合明信片邮资面值的邮票。这种贴有邮票的实寄片,尤其是纪特邮票发行首日寄发的实寄片,其数量少,使用价值也大,应注意收集。  相似文献   

9.
肖迅 《集邮博览》2013,(2):49-49
中国邮政于2012年6月30日发行《红色足迹》特种邮票一套6枚,其中一枚是"延安"图案,我记得自己有一枚陕西延安图案的明信片,就翻箱倒柜找了起来,待找出明信片和邮票图案一对照,发现邮票图案简直就是明信片的翻版。明信片上的图案好像就是邮票的原图,这枚明信片是外文版,正面无中文字样,发行时间无从考证,但从图案上宝塔山下的红色标语和路上手举红旗的队伍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高兴之余,仔细研究了贴票位置,最后选择将邮票贴在明信片图案的右下角,这样整体效果比较好,票是贴好了,接下来要盖  相似文献   

10.
正极限片爱好者经常会为"片到用时方恨少"而遗憾,但有时也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喜悦。在2013年10月22日发行的《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邮票中,当我第一眼看到该套邮票图稿中的"八达岭长城"时,顿然感觉异常眼熟,于是想起了自己之前收集的一枚长城明信片,找出来一对比,明信片与邮票上的图案元素竟惊人地相似,可谓是"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1.
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第三条第三款规定:“邮戳上的图案和地名(邮局名称)应与邮票及图画明信片上的题材和主题有密切和直接的联系。”FIP极限集邮评审专用规则实旌细则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如几个国家的邮票表现的是同一题材,极限明信片最好使用题材所属国邮票。但若出现另一种情况,举例来讲,邮票所表现的题材是座落在另一个国家的纪念物,那么极限明信片上盖销戳应是在该纪念物所属国地举办国际邮票展览时由该邮票发行国所设临时邮局盖销的,此种极限明信片方可视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何熙琳 《集邮博览》2008,(10):53-53
北京奥运会和奥博会开幕以后,我的一个在北京的学生,从奥博会上给我寄来奥运会和奥博会开幕邮品。其中有一枚在奥博会上买到的贴有联合国邮票的,我国为奥运会开幕发行的"国家体育场"异形明信片(图1)。明信片上面贴用的是一枚联合国最近发行的激光镭射立体邮票,邮票以联合国大厦为主图,以最新科技印刷。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收到朋友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寄来的一枚风光明信片,仔细欣赏,发现明信片上除了贴有一张意大利纪念邮票外,还加贴了一张全球优先函件邮票和全球优先函件标签。这是我第一次收到贴有全球优先函件邮票的实寄片,兴奋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4.
极限集邮的基本概念是邮票、明信片、邮戳三者最大限度的一致,是一种充满乐趣和创造性的集邮方式。多年来,极限集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集邮者,产生了众多极限邮迷,制作出大量精美绝伦的极限明信片。极限片的引人之处是将邮票贴在与邮票相似图案的美术明信片上,利用邮票图案和片图的偶然巧合,组合出新的、自然和谐的美,仿佛天造合一。其令人叫绝之处,便是先于邮票面世,数载后竟与新邮相映成趣的明信片。其实,能与明信片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用邮票和照片来记录我经历的事情和看到的景观,将自己拍的照片印成明信片,贴上相关邮票,加盖原地邮局邮戳。  相似文献   

16.
在极限明信片的制作和鉴赏过程中,人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邮票画面与明信片画面一致,甚至表现的是同一事物,但两者的内里却不同一,这种极限片是否可视为符合规范? 恰巧,我手头有这样一张片: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图1),票图与片图的内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邮票画面再现了毛泽东1949年亲临开国大典的真实历史,明信片上的毛泽东却是特型演员扮演的剧照,一个是生活中的毛泽东,一个是舞台上的毛泽东。邮票和明信片如此“表”同而“里”异,不仅此一例。上海一位我不相识的D先生,来信与我商榷的问题也相类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整理邮品时,意外地发现几枚用邮资机符志盖销邮资图的贺年(有奖)明信片。用邮资机符志盖销邮票或邮资明信片、邮资信封  相似文献   

18.
1995年第1期《上海集邮》刊出胡稼先生的《抗美援朝时期的战俘明信片》,笔者受到启发,写了一篇我国发行的抗美援朝题材的邮票,附带谈到了这张新发现的战俘明信片的文章,发表在美国《环球邮票新闻》月刊1995年9月号上。笔者在文末加上了这么一句:“欢迎了解此明信片发行背景的美国邮友给我来信”,希望能由此获得关于战俘邮品的进一步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2015年3月8日,适逢"灵璧石—庆云峰"退思园双联普通邮资明信片在同里古镇首发,我特意将珍藏的多枚1995年吴江邮电局发行的退思园明信片贴上邮票,盖上了两枚活动当天的纪念邮戳。细细欣赏之下,忽然感觉只在明信片上贴上邮票、盖上纪念邮戳,对于展现世界文化遗产风光的明信片而言,似乎还缺少了些什么东西。想着想着,我猛然想到,来过同里退思园的集邮家不计其数,何不请其中的一位集邮家给我签名呢!于是,我第一个想到了与我有交往的老集邮家唐无忌先生。那是1983年10月,当时还没有实行"双休日",应该是  相似文献   

20.
1980年发行的庚申猴年邮票,开创了我国生肖邮票的先河;1992年发行的壬申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开辟了生肖明信片的道路,生肖邮票和以生肖为邮资图的贺年有奖明信片,形成我国生肖邮品的两大系列,深受广大集邮者,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