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它們各有并共有與之配套的種種器具,可以籠而統之將之合稱為"文房用具".我正在閱讀學習的一本華慈祥先生所著的<文物鑒賞叢書·文房用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版),還有一部朱季黄(家滔)先生主編的<中國文房四寶全集·4·文房清供>(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都是專門講這些用具的.華先生是從文物鑒賞角度講的,朱先生主編的更是一本圖錄.  相似文献   

2.
王小盾  金溪 《中国文化》2012,(2):134-157
《中国文化》第33期(2011年春季号)刊登了两篇有关曹植创鱼山梵暝之传说的论文:范子哗先生的《鱼山声明与佛经转读:中古时代善声沙门的喉音咏唱艺术》和K.P.K.Whitaker先生的《曹植与梵瞋之进入中国》。两篇文章都富於启发意义;但其观点颇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关於“天人合一”的讨论1991年8月,《中国文化)}第4期转刊了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宾四)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文中,宾四先生对“天人合一”这一古老命题有了全新的“澈悟”,认为“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相似文献   

4.
周春健 《中国文化》2013,(1):197-211
2009年6月,历史学家杜正胜先生为他翻译的日本学者白川静着《诗经的世界》的增订版(东大图书公司,2009年7月版),写就一篇《译者导言——诗史的开始与回归》。  相似文献   

5.
《中外文化交流》2003,(3):38-39
泷本弘之先生194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日本上智大学外国语学部,长期从事中国版画史的研究,现为《中国版画研究》杂志主编、评论家。其编著、翻译有《中国古代版画展》、《苏州版画》、《清朝北京都市大图典》、《中国历史名胜大图典》、《中国绘画的历史》等。2002年11月,中国文化部和日中会馆在日本共同举办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国百年版画展”。该展在日本获得广泛好评,很多参观者写下许多感人留言,泷本弘之先生数次参观该展并写下这篇观后感。」  相似文献   

6.
读《中华元典精神》许苏民喜获冯天瑜先生新著《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捧诵涵泳,既有“先我而得者已竭其思”的契心之感,又有获益良多的欣快之情。该书别开生面,功力深厚而立意高远,卓立不苟而成一家,精思独运,慧解迭书,实为近十年不...  相似文献   

7.
《周易》凝聚了中国古代先民理解世界的智慧,它奠定了中华明的根基,所以古人称赞它是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极天地之渊蕴,尽人事之始终。历代贤哲非常重视对《周易》的诠释,解易之作汗牛充栋,可以说易学诠释史与中国古代明史的发展相伴随,由此可见对易学史的研究在中国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汪学群研究员所《清初易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版,47万字)为易学史研究园地增加了一朵新葩。  相似文献   

8.
李济先生百年诞辰志语李光谟这一期《中国文化》发表了二十至三十年代殷墟出土珍品之照片八帧(原件藏台北中研院史器所),以妃念富年主持爱掘之著名考古学家李清(沙之)先生百威冥诞。滩荒主编命我撰文介把先父酒之先生生平,兹不揣烧陋宫下线段,尚析方家不吝赐正。李...  相似文献   

9.
读了刊于《华夏文化》2008年第2期上的《黄帝功德万世仰,陵庙联语多遗憾》(下称梁文)一文.颇多感触。首先.该文作者梁彦斌先生的出发点很好,完全是有感而发.尊崇中华始祖、爱护祖国文化遗产之情溢于言表,使人肃然起敬。其次.梁文指出黄帝陵楹联存在许多谬误,完全属实,令人忧虑;本人也有同感。再次,笔者不得不指出的是:  相似文献   

10.
关于宝鸡得名研究,刘宏岐、辛怡华、霍彦儒、王宏波等先生近年来先后有宏论发表(霍彦儒主编《宝鸡历史文化》附录,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笔者在研读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就“陈宝”之“陈”到“宝鸡”之“鸡”的意义关联试作探讨,以求教于诸位方家。  相似文献   

11.
王颖 《华夏文化》2008,(2):26-27
成公绥(231—273),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人,少有俊才,博涉经传,尤工辞赋,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所撰《隶书体》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篇论述隶书艺术的专论,也是西晋第一篇书论。另有《艺文类聚》、《文房四谱》、《全晋文》等书收录的《故笔赋》等。  相似文献   

12.
治学杂语     
治学杂语蒙文通先生遗稿编者按:蒙文通教授(1894-1968)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经学家和民族学家。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本刊从《蒙文通学记》一书(三联书店,1993年9月版)中,摘登了一部分治学杂语,以表纪念。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  相似文献   

13.
赵珩 《世界文化》2011,(5):34-37
说到文房用品,最先想到的无非是笔墨纸砚四大类,常被称为“文房四宝”,是旧时文人须臾不可或缺的东西。近代书写方式的革命,使得除了从事书画创作与研究的专业人士之外,大多数现代文人的书房中已经没有了“文房四宝”,更不要说与之相关的一些杂项。于是许多旧时的书房文具不仅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已为今天的人们所不识。  相似文献   

14.
《孙文学说》导读□张启耀《孙文学说》是孙中山先生的一部哲学著作。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名帝象,长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流亡日本时化名中山樵,遂以中...  相似文献   

15.
繆元朗 《中国文化》2012,(2):250-254
2010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刘永济集》,《诵帚词集云巢诗存》一册附有《刘永济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年谱》),其中多处引用缪铀先生致刘永济先生的书札,而疏误颇多,以下分类辨之。  相似文献   

16.
1994年9月19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了中国小说《蝴蝶》泰文版的发行仪式。21日中国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就此发了消息:“中国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说《蝴蝶》已由泰国诗琳通公主译成泰文。诗琳通公主在大学时,就开始学习中文,多年不间断。公主酷爱中国文学,《蝴蝶》一书是她利  相似文献   

17.
文房用品。在五花八门的收藏品中并不显眼,虽然只能归入小器杂项,却历来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所青睐。文房清玩在隋唐时期兴盛,至明清。已然超出笔、墨、纸、砚的范畴。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所著《长物志》中,列入众多文房用具,包括笔、墨、纸、砚、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掭、水中丞、水注、  相似文献   

18.
陈福季 《寻根》2000,(6):92-93
一九九九年,著名女作家苏雪林逝世,不少媒体称她享年一O四岁。一九九八年,苏雪林曾回到阔别六十多年的家乡安徽。《寻根》一九九九年第四期也曾刊出题为《苏雪林一O三岁回故乡》的报道。但有关工具书载.苏雪林的生年多为一八九九年。 “苏雪林(一八九九),原名苏梅,笔名绿漪、杜若、天婴、灵芬等。雪林是她的字。她原籍安徽省太平县岭下村。”(盛英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八九九)……”(马良春、李福田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九OO-).女作家,…  相似文献   

19.
刘咸炘先生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刘咸(1896.11.29-1932.8.9)是四川省近现代卓有成就的一位重要学者,所著《推十书》凡231种,计475卷,涉及哲学、史学、文艺学、校目录学等诸多领域,创意甚多,惜英年早逝(只36岁),而其著作又刊印得不全、不多,以致鲜为人知。1995年本刊曾介绍其中一种《三国志》知意。现值对成折先生百年诞辰,成都古籍书店影印出版了他的《推十书》。发掘、研究巴蜀文化遗产和有价值的学术著述,是本刊的一个任务,在此特选刊了肖父教授为《推十书》影印本所写的序言,希望对刘威诉先生的研究有所促进。标题为编者所加。《推十书》,…  相似文献   

20.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