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1,(8):64
微博成动车追尾事故最早信息源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微博成为此次事故最早的信息来源。事故发生后,微博随即成了事发动车乘客的亲友发布寻亲信息的平台。此外,微博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辟谣阵地、"防骗提醒"发布者、献血倡议发出者等  相似文献   

2.
何星烨 《声屏世界》2011,(12):17-18
微博以传播速度快、多媒体语境下的信息分享、易操作性和传受之间的互动性强等传播优势推动着社会大事件的走向。具有强烈自媒体属性的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的模式,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①笔者搜索网友在新浪微博发布的有关“7·23”甬温线铁路事故的微博。并抽取微博中影响电视媒体报道进程的相关学者微博。  相似文献   

3.
季节 《今传媒》2012,(2):94-95
7.23动车事故发生后,网民在微博上形成了前所未有强大的舆论力量,微博集结了最广大群众的救援力量,人民群众在网上网下同时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援直播和爱心传递。对比三年前的4.28胶济铁路特大事故,前者死伤亡人数远远超过此次7.23动车追尾事故,但是影响和传播面要远远小于这次动车事故,原因主要归功于微博力量的介入。本文从微博"先声夺人"、"调动力量"、"传递民心"三个角度分析微博在此次动车事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必将在中国社会网路舆情上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政府微博快速发展,成为政府加强与民众信息交流沟通的新平台。当前,我国社会急速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政府微博发挥着信息发布、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舆论引导的功能,本文从政府微博的功能出发,探讨政府微博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使用微博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阳 《新闻世界》2011,(5):98-99
微博以其信息公开化、碎片化、参与性和实时性强等特点在全球风靡,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微博的普及,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加。本文在探究微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论证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原因。笔者认为微博将在信息满足、自我诉求、参与社会、人际交往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也逐渐兴起。微博的出现不仅为民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渠道,同时也成为了谣言滋生孕育的新"摇篮",这个话题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研究。本文以"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了其谣言在微博传播的特点,进而分析出包括信息本身,用户参与,商业模式等成因,最后对微博在辟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7.
2009年8月新浪启动微博测试以来,立刻激起了中国网民的参与热情。微博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公众使用微博发布信息、参与公共事件的行动也日益彰显出理性与成熟。2011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行动更是见证了微博在引发公共议题、激发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热情中的独特优势。本文分析了这次微博事件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8.
政府机构微博与官民交流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诞生于2006年的微博,凭借手机传播的即时性、随身性和拥有人群的广泛性,已成为最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舆论发生器.刚刚过去的2010年,由于微博市场群雄逐鹿,用户数量激增,在社会公益活动中作用凸显,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11)
微博在中国社会的强劲发展成为世界新媒体应用中一道独特的媒体政治景观,从微博到"微博中国",意味微博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微博通过重组公众,契合了社会管理的组织化需求,使得微博参与到社会管理的有序化进程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12,(22):2-3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线7月22日凌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人民网、新浪网两大微博平台上线。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权威声音、主流价值、清新表达"为目标定位,以"参与、沟通,记录时代"为责任使命,内容设计以传播人民日报的观点和信息为主,兼顾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服务类信息,并将适时组织开展微访谈、微直播、微调查等活动,关注社会热点,回应公众关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例,对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信息互动进行具体分析,探讨现今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信息互动具有的规律,进而对突发事件中政府的信息互动机制加以改善,以更好地为社会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微博独有的自媒体特性,使其迅速成为公民表达意见的新途径。通过网络参与社会事件、表达自身诉求,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管理模式和政治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与政府官员的介入使"微政务"蔚然成风,如今政务微博及政务微博群日益成为推进民政网络互动的新型渠道和重要平台,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13.
帅志强 《东南传播》2013,(1):100-102
政务微博已经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政务微博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与话语互动有密切的联系。政务微博在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功能主要表现在增进政民沟通效果、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加速社会信息传播、改进政府服务方式。政务微博的问政执政、汇聚民意、服务民生等潜在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政务微博要更好地实现参与社会管理的功能,应该建立工作流程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系统联动机制、政民互动机制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微博传播与微博参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分享和社交活动平台,不仅是最活跃和最广泛的信息来源,也是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微博参政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其有效性及其规模、程度已成为判断一种政体是否民主的重要指标.微博参政要着重从传受各方职责、舆情机制、议题设置、参政效果、官方微博等五个方面加以建设.  相似文献   

15.
陈一沫 《今传媒》2012,(1):92-93
眼下,微博风暴正席卷中国,迅速成为国内互联网传播媒介的焦点话题。尤其在2011年的春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微博打拐"行动,将微博推上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风头浪尖。通过"微博打拐",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比起论坛、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微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对话平台,甚至是"草根阶层"也能"通过参与种种议题设置,逐渐介入了社会事务的处理当中。"仿佛"电子乌托邦"就在不远的前方,令众人为之雀跃。事实果真如此?本文欲通过对"微博打拐"事件的分析,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及其特点,打探"乌托邦"浮云下的"微博"力量。  相似文献   

16.
10月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已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新媒体与社会的融合在深化,已经成为推进中国社会成长的新力量.互联网衍生出的新媒体目前已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远、最强势的媒体,微博则是目前新媒体中的主导力量.①中国微博不仅是信息分享和社交的工具,"而且具备了改变事件走向、扭转个人命运、推动社会问题解决甚至再造社会管理方式的力量",不管上不上微博,现代公民已不可能脱离于"微博效应"之外.微博的发展催生了"新意见阶层".②社交媒体的"新闻媒体化",已在凸显.因此传统媒体近期大力开拓微博阵地,并视之为改进业务、拓展影响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7.
邬芬 《新闻窗》2012,(2):83-84
7·23动车事故中,微博成为最早发布事故现场状况的信息源,相关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事故发生后,微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内媒体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乃至成为事发动车乘客的亲友发布寻亲信息的平台,并在一定程度上"防骗提醒"发布者、献血倡议发出者等角色,相关信息得以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18.
在自媒体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微博以其平民化、互动性的传播特征风靡全球,从最普通的老百姓到娱乐界、经济界的名流,甚至国家的总统,任何一个拥有微博的人都成为了自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受者,微博也因此成为了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媒介中的弄潮儿。然而,作为一种信息媒介,随着微博逐渐被社会化,其原有的媒介传播特征也正在逐渐地被一些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以及经济因素所消解,微博的平民化、互动性正在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19.
微博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然而,这个由140个汉字组成的交流平台迅速吸纳了2亿用户,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对社会生活参与之深,不可小觑。鉴于微博正变成最热门、最时尚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各类媒体为构筑全媒体战略,相继开辟了自己的微博平台。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微博是一把双刃剑,信息碎片化且鱼龙混杂。媒体如何运用微博平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刊《前沿关注》栏目讨论媒体微博的价值与功能,希望有助于我们辩证、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健 《中国传媒科技》2013,(9X):140-141
<正>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政务微博平台成为网民发布信息、表达观点、建策献言的重要载体,更成为舆情"风向标"和官民沟通的便捷媒介。本文简要分析了公安、消防、交通等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在"4.20"芦山地震、"7.21"北京暴雨灾害、"7·23"甬温动车事故等突发事件处置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可采用的有效策略与技巧进行总结与归纳,并从注重服务为本、加强日常管理、建立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