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键是“人”要出新怎样提高出版物的市场竞争力?这是当前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编辑的新时代素养》一文的作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新角度。在业者焦急地探讨如何寻求资金来源、技术装备更新、业务操作方式改进之时,该文却从九个方面全面阐释了编辑“人”的素养的提高。这并不是说其它方面不重要;而是说资金、物资、技术、业务的操作,首先必须要由“人”来进行,其操作的方向、质量、规范、进度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人”,在于人的素  相似文献   

2.
陈锐锋 《编辑学报》2012,24(1):84-85
探析科技期刊编辑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影响,分析技期刊编辑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呼吁人们关注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健康。认为应把科技期刊编辑职业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列入科技期刊学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由《江海晚报》副刊部编辑的“江海写真”在2007年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一专栏能获得广大读者和专家的肯定,关键在于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关注普通民众,展现精彩人生。通过对平凡人物的报道,挖掘出他们身上的不平凡之处,给人以启迪。“江海写真”的成功操作,也为副刊的新闻化提供了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技术的助推下,面对日益主动的市场主体和超强的竞争态势等的环境变化,出版企业应该引导读者参与编辑工作,改进产品开发和营销创新成功的几率。从读者参与的时代意义、管理原则、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入手,分析了出版企业与读者合作进行编辑工作创新的问题,为数字时代编辑工作改革指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在编辑思想上注重吸收西方先进的办刊经验,遵循国际通行的惯例,关注市场需求,贴近社会现实,发掘社会价值,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林语堂以构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为己任,做到了向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向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本文对其编辑思想进行探讨,以期对现今出版编辑行业提供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编辑能力是个复合性概念,它是指采、编,乃至播等全方位处理稿件的思考与行为过程。所谓复合性概念,包括知识、技能、行为、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这是对广播电视编辑能力的平面性而言;作为思考与行为的过程来说,编辑能力又具有一定的立体性,即由构成编辑能力的诸多因素转化为可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报纸编辑要紧跟潮流,在版面设置、标题制作、内容整合、版面设计等方面借鉴网络媒体一些成功操作,提升报纸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译介研究以翻译研究为多,余华作品"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表明编辑环节同样值得关注.通过对余华作品英译本(正副文本)的研究,发现余华作品英语译介中正文本的编辑行为主要有三类:诗学规范类编辑行为、背景知识类编辑行为和个人喜好类编辑行为;副文本的编辑主要体现在对封面、标题和版本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编辑凭借准确性、操作简便性、兼容性、低成本、易操作等优势,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备受青睐。本文简要阐述了非线性编辑与传统的线性编辑相比之下的三点优越性:准确、快速,可控性强;易学易用,操作简单;成本低,兼容性强。鉴于技术的进步,编辑人员在技术操作和编辑思维上也要进行相应的学习和调整。  相似文献   

10.
创意、灵感、信息与选题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题策划是出版社的生命线,选题策划能否成功,需要许多综合性因素,但就编辑个人来说,策划选题无疑是编辑的重要能力之一.编辑要想策划选题、策划好选题,创意与灵感至关重要,在笔者看来,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编辑的选题策划之魂.  相似文献   

11.
编辑价值实现是主体性追求和主题性要求统一的过程,伴随出版改革的推进,市场理念的深入,在解放编辑生产力的同时,也产生了主体性觉醒和困惑并存、主题性要求增加和迷失并存的悖论现象,备受业界关注和反思。本文从编辑的角度,解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主体性、主题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求在编辑价值最大化实现中探寻传统出版的解困之道。  相似文献   

12.
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关系编辑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正确认识学报编辑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采取正确措施,帮助学报编辑走出心理困境,提高工作效率。在学报编辑心理健康问题上,一是要注重文化因素,增强编辑工作者的文化责任感与使命感;二是要完善激励机制,让编辑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三是加强心理辅导。在日常工作中,应当高度关注编辑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辅导,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3.
电视编辑在整个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在这一领域的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高素质,否则便不足以担当此任。想要做一个合格的电视编辑人员所应具备方方面面的素质和能力,从政治思想素质到技术业务素质,从理论到实际的操作,从道德品格到美学素养,电视节目创作中的双重影响因素也决定了一个电视编辑需有多方面的知识与素养。  相似文献   

14.
编辑客体是编辑学的核心范畴。自20世纪80年代引起研究者关注以来,其研究经历了起始阶段和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其研究具有三个特点:1.深入思考编辑客体的构成因素及其特征;2.从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关系中动态探讨其属性,并以此为起点对编辑客体予以界定;3.对编辑客体进行哲学层面的抽象思考。这些研究对编辑学理论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整体而言,其研究状态与编辑客体在编辑学中的地位不相称,有待不断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学科的大小,被关注程度,期刊的知名度,刊登论文的质量,作者和编辑。其中论文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应该从根本入手,争取得到更多的优秀稿件,以获得更多的被引机会,同时提高编辑的编辑素养和刊物的知名度,获得高的影响因子值。  相似文献   

16.
龚松  陈文娟 《视听纵横》2008,(6):115-116
采编联动,顾名思义就是前方采访记者与后方编辑之间联系互动,以最终达到圆满报道的目的。 浙江是台风灾害多发的省份,如何做好台风灾害报道是许多媒体重点关注的焦点之一。笔者所在的玉环电视台经过多年台风报道的历练,取得了一定的佳绩,并积累了一些报道经验。笔者以为台风灾害报道要想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编辑和记者的协作互动,即采编联动。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采编之间的联动关系几乎成了台风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李昕 《中国出版》2012,(5):48-50
如何做一个好编辑?相信这是所有编辑都关注的一个话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总编辑李昕告诉大家:"真正做一个好编辑,是要用一生去追求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从本期起,本刊将在《媒介文化》栏目陆续刊发他的3篇文章——《编辑的基本功:专业训练和人文修养》、《编辑的悟性:书感》和《职业敏感:编辑的见识和眼光》,愿此系列文章对业内同仁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图书出版商手册》一书作者卡普曼,全面论述了出版成功的七个因素,并附有六个研究案例。有心想做出版的人都应当读一下这本书。关键一,编辑程序不可少,没有编辑的投入和指导,一本书就不应该出版。关键二,重视一本书的整体设计和  相似文献   

19.
吴爱兰 《新闻传播》2013,(12):275+277
作者、编辑和出版社都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畅销书,但畅销书不是天上掉的馅饼,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才有可能实现。本文从成功案例着眼,从内容创新、贴近读者、关注社会热点、具备市场眼光、营销策划五个方面对策划畅销书进行论述,以期对编辑实践作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人》杂志是享誉国际社会的一本高品位专业性杂志,文章透过该杂志成功的背后,揭示其久负盛誉的内在编辑思想与取向的特质。《经济学人》编辑思想主要体现为:主题突出,视角多元;对艰涩性专业术语的阐释通过直观的数字与比喻表述;对中国内容的关注与报道力度加大;编辑推出中英文双语内容的App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