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大高玄殿位于北京故宫外的西北角景山西街的南口西侧,迄今已有470余年的历史。本讲就围绕这座明清皇家御用道观,讲讲明清时期这里发生过的那些事儿……嘉靖皇帝修建大高玄殿缘起明朝永乐皇帝修建紫禁城时,在皇宫内已建了两座道家宫殿,一座是玄穹宝殿(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东),一座是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明朝皇帝特别是嘉靖皇帝经常在殿中举办各种祭祀、道场。  相似文献   

2.
正圣旨是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制、诏、诰、敕、谕、旨、批等命令的总称。现社会上流传的所谓"圣旨",多为明清皇帝封赠官员及其先人、妻室的诰命与敕命。近年来,在影视、戏曲等文艺作品中,经常出现皇帝圣旨或"情景再现"颁发圣旨的场面。那么皇帝圣旨到底什么样?圣旨里又隐藏了多少故事?本讲就与您聊聊明清圣旨——诰命与敕命,以及社会上流散诰命、敕命的真假是非。  相似文献   

3.
《郑堂读书记》是清代周中孚所撰述的一部大型目录学著作,其中录有明清俗语辞书二种,评价总体上是中肯的;该书还录有与明清俗语辞书性质相类似的其他著作,可以由此窥见明清俗语辞书的学术基础与编纂风气。对《郑堂读书记》收录明清俗语辞书及相关文献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4.
张慧聪 《兰台世界》2012,(36):33-34
明清时期的刑罚仍以隋唐时期的五刑制度作为其刑罚制度的基础,但是,随着明清时期皇帝权力的不断集中与加强,当时的刑罚制度在维护皇权及统治阶级专制地位上的作用凸显。  相似文献   

5.
17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处于明清两代王朝"山河变色"的时刻,为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明清双方都不计代价地招募和雇佣外籍士兵,使这场国内战争具有某种国际化的色彩。为报万历皇帝复国大恩朝鲜军民废黜背明国王  相似文献   

6.
<正>在北京西南隅,坐落着一座庄严古朴的皇家坛庙——先农坛。百年间,从明清时期的皇家禁苑到民国时期的大众公园,再到如今展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先农坛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风雨兴衰。一、功能转变:从皇家禁苑到大众公园明清时期,先农坛是皇帝祭祀先农炎帝神农氏、行耤田礼的重要场所。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明清两代的近600年间里,先后有25位皇帝或遣官亲临先农坛,祭享先农、扶犁亲耕,以宣扬以农为本的国策。[1]  相似文献   

7.
道光六年,围绕对关内流民如何处置,吉林将军富俊和宣宗进行了一番博弈,最终使宣宗不得不同意对流民免予驱逐,并进行妥善安置。这一事例是东北地方官员在执行封禁令时与皇帝进行巧妙博弈的典型事例,反映了东北地方官员对封禁令的敷衍执行和君臣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皇帝的印章称“玺宝”。皇帝的印章有公章私章之分,玺宝属于公章。凡是皇帝代表国家发布诏书或其它文告时,所用的就是玺宝。它是皇权的象征,古人称之为“宝玺”、“御玺”、“御宝”或“国宝”。明清的御宝均根据不同需要而钤用,平时贮藏  相似文献   

9.
明代《易州志》收录的《清河公到任记》一文,以往被认定为武则天时代的作品.本文从皇帝称谓、皇帝在位年代、典章制度等方面入手,指出《清河公到任记》撰写于辽圣宗时代,是一份珍贵的辽代碑刻文献.发掘该文献的史料价值,有助于解决辽史研究中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的笑话汇编《笑林广记》中记录了大量有关法律知识的笑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民间百姓朴素法律意识。本文主要围绕着《笑林广记》这本笑话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中包含的民间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1.
李广龙 《兰台世界》2009,(10):56-57
《三秦记》是一部重要的陕西方志地理类著作,为我国早期地方志的代表作。本文主要对明清以来诸家《三秦记》辑本加以考述,并挖掘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所在,这座举世瞩目的皇家宫殿建筑群,是明永乐年间在《周礼》"前朝后寝"和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按照这个理念,"前朝"是作为皇帝与朝臣处理政务使用的,"后寝"则是供皇帝家庭成员日常起居使用的。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的笑话汇编《笑林广记》中记录了大量有关法律知识的笑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民间百姓朴素法律意识.本文主要围绕着《笑林广记》这本笑话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中包含的民间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4.
明清陵寝文献大多存于档案、典籍、史书中,过于碎片化,明清陵寝文献的整理工作相当迫切,《帝陵图说》《前明十三陵始末记》及《东陵日记》《西陵日记》四部文献是独立于官修文献之外的专门性著作,兼具历史学、建筑学、地理学、文学等价值。文章以整理点校《帝陵图说》等明清陵寝四部文献为基础,考证了其题跋、版本及作者情况,以期丰富明清陵寝文献的研究成果,为学界研究明清陵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清廷常用的"皇帝之宝"打开《清宫扬州御档选编》,在清代各朝御档之首,都有一方9厘米见方的"皇帝之宝"印章。据中国一史馆清史专家介绍:在紫禁城收藏的众多宝物中,明清帝后宝玺近五千件,而最能代表皇帝无上权威和地位的宝物,非此宝玺莫属。乾隆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乾隆以前,清代皇帝宝玺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帝钦定御宝为25方,后人称这25方印章为"二十五宝"。这25方宝玺也  相似文献   

16.
出于档案工作的情趣,我反复观看了张国立、邓婕主演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记>.深为第三部<铜鼎记>中康熙微服私访,追回珍贵皇帝病历档案的精神所感动,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三秦记>是一部重要的陕西方志地理类著作,为我国早期地方志的代表作.本文主要对明清以来诸家<三秦记>辑本加以考述,并挖掘其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仓庚 《出版参考》2004,(2):13-14
是考试就有作弊,自古而然。明清时代,皇帝用严刑峻法来保证考试的公平,屡兴大狱,但是作弊还是屡禁不绝,直到废除科举。  相似文献   

19.
《参天台五台山记》所记北宋乘轿风俗,可以纠正过去学者在论及此问题时的片面认识。北宋时在轿子的实际普及过程中,南北方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以京城开封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尽管乘轿之风日盛,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受到朝廷禁令的严加约束,官员乘轿更受限制,而同时期的南方地区,乘轿现象已非常普遍,官员乘轿显得极为平常。  相似文献   

20.
题本制度考     
题本是我国古代明清时期向皇帝报告政务的一种重要的上行文书,它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很大价值.文章首先探讨了题本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然后对题本处理和运转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