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路遥的作品放在互文性的视阈中不难发现,他在接受并借鉴世界经典文本的同时,也在自己的创作中产生了文本的互文性关系体例.除此之外,现代媒体对其文本传播产生的跨体互文性影响,也是学术界对路遥小说的研究方向之一.文章对路遥的创作及其文本的互文性进行梳理,有助于对"路遥现象"进行准确而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互文性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广告文本"伪互文性",分析广告文本"伪互文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广告文本"伪互文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彭孝栋 《东南传播》2015,(3):102-104
互文性理论认为看似独立的文本实际上存在着多维空间,所有文本都在不同程度上互相关联,应从文本间的关系来考查文本的意义。可口可乐2014世界杯全球广告,正是在理想与现实、多维空间中的苦难与坚韧、压抑与生存以及商业与艺术的互文互构中实现了广告作品艺术张力的拓展。互文性对广告创作有着现实而有效的作用,有效的互文并非"拼凑式杂烩"。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互文性表现的基础上,探讨广告文本"伪互文性",分析广告文本"伪互文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广告文本"伪互文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焦树民  王佳 《今传媒》2011,(7):58-60
任何广告文本都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互文性的视阈来分析广告文本,广告文本普遍存在与文化互文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与文化互文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广告文化互文的实质,进而研究广告文本文化互文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任何广告文本都是在文化语境中产生的,从互文性的视阈来分析广告文本,广告文本普遍存在与文化互文的现象。本文在分析广告文本与文化互文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广告文化互文的实质,进而研究广告文本文化互文对广告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引文分析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贡献.引文分析的局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对伪引的难以控制、对漏引的难以确认和对引用动机的难以辩识.引文分析局限性的根源在于“唯引是举”.引文分析是以整部文献为单元的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以一个文本内部的话语为单元的分析.引文分析是基于形式的表层分析,而互文性分析是基于内容的批评性分析.互文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文本话语隐含的文化、心理、政治意义.互文性分析中的互文性类型包括语句互文、字词互文、体裁互文、修辞互文等.图书情报学理论应该关注互文性分析.进行互文性分析,有利于拓宽和深化图书情报学理论,有利于加强图书情报学理论的社会影响力.互文性分析与内容分析之间有区别.  相似文献   

8.
刘晓莹 《新闻世界》2010,(10):113-114
本文运用互文性文本理论对网络媒体房地产报道的叙事性进行分析,认为在新媒体融合时代下网络媒体的房地产报道有着鲜明的互文现象,而这种现象也正随着菜单浏览、嵌入文本、网络链接等技术的发展成为网络媒体房地产报道最基本的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9.
互文是人类交往和认知的方式。互文性主要表征为转述语,让不同的声音参与语篇交际,形成"异质话语",使各种声音交织和互动,以期实现语义的隐含表达。互文性理论强调的是文本结构的非确定性,认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同时互文性理论体现了文本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在新闻语篇中,互文性表现得更为充分和普遍。互文性理论对英、汉新闻语篇的理解与翻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互文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它不仅应用于传统文学、诗学,而且还扩展到其他非文学领域(如建筑、绘画、电视、电影、音乐、广告等)的研究.本文从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广告互文关系的符号结构的社会特性、广告互文意义的生成与认知机制以及广告互文创意的文本策略诉求功能.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仿照基因而得名,通过语言复制和传播,同时也推动了语言的发展。互文性泛指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的指涉现象,是语篇形成的一个基本特征。语篇互文的过程正是模因的自我复制过程,模因是互文性得以发生的酶源。本文从模因论和互文性视角,对近年来在新闻媒体报道中曝光率比较高的"××门"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门"互文性的模因特征、类比效应及其引发的互文联想。  相似文献   

12.
在围绕跨媒介叙事展开相关研究的过程之中,互文性与故事世界常被提及,两个概念各有其特征。互文性具有批判色彩,然而跨媒介叙事语境下的互文实践服务于商业化社会,围绕故事世界而非现实世界。故事世界有其边际,用以维系自身的稳定和意义的连贯。这种边际受媒介形态、其他故事世界以及粉丝的影响。互文可以被划分为“近互文”与“远互文”,“近互文”扩展故事世界,同时有助于维系其边际,而“远互文”则造成文本的断裂与意义的垮塌。在商业化社会,文化产品厂商的载体属性是一个重要的解释体系,可以让“远互文”的意义成立。这意味着一种符号化的文化商业模式,是消费主义影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董上德 《文化遗产》2007,(1):113-120
本文对"互文性"的概念作出新的解释,认为是相关文本之间的"对话",并以流传民间的"游龙戏凤"故事作为研究个案加以论证。作者考察了不同版本的"游龙戏风"故事,这些故事文本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对话"的关系。"游龙戏凤"故事在不同的文本中并非是简单的重复,它们构成的"互文性"值得关注;它们之间无形的"对话"关系反映出民间的不同心态在交汇和碰撞。  相似文献   

14.
雷莹 《新闻界》2008,(5):63-64
本文通过对王安忆《桃之夭夭》的内互文性分析,启迪受众面对文本时,关注形式构成和内容元素的某些重复,旨在强化社会意义的文化目的。  相似文献   

15.
互文性文本已经成为播客创作的主流表达形式之一.播客创作者借用传统媒体的影像文本作为新的文本载体。通过对这些影像文本符号的二度创作,完成了对互文性文本符号的重新排列与组合,而在互文性播客文本的再创作中对传统媒体的社会意义则进行了颠覆性的再造,进而实现了表达新的社会意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互文叙事对报纸新闻叙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互文性文本理论对网络新闻的叙事特性进行分析,认为网络新闻互文叙事体现出的超文本性、多媒体性、互动性特点对报纸新闻叙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娟 《东南传播》2010,(12):55-57
目前,体育新闻标题的互文现象已经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而关于互文性体育新闻标题的相关研究还尚未见。本文在剖析互文性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实证分析互文性体育新闻标题的传播现状,并试图理清互文性体育新闻标题由于互文而产生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数字化阅读日益普及。面对网络环境下阅读载体、阅读方式发现的巨变,图书馆必须要调整传统导读的内容与形式,寻找数字阅读理论和导读方式的创新与发展。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先提出的"互文性"理论,其所强调的文本间的网络相关性,十分契合目前的网络阅读环境。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数字阅读和导读研究,既有可能验证和促进"互文性"理论的研究,又可能为图书馆的导读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互文性是人类知识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信息检索即是揭示、发现信息资源的互文性的过程。回顾图书情报学(LIS)的系统中心——用户中心——阐释学的范式转换历程,互文性在信息检索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信息检索系统可从营造可视化互文环境、关注检索情境、强调与用户的互动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0.
王亿本  蒋晓丽 《新闻界》2013,(18):30-34
本文分析前文本、同时文本与文本,以及文本构成要素之间的互文性,解读菲律宾三家主要英文媒体对2012年菲美军演报道的新闻真实,认为新闻文本的互文性有助于构建新闻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