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课前师生同“玩”,不仅是课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更重要的是它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个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的体育教师形象,它比学识、仪表、风度、能力更能打动学生的心,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这个形象必将会留驻学生心中。笔认为,课前教师创造机会与学生一道同“玩”.师生双边受益。  相似文献   

2.
<正>说到课堂师生"自由",这不是"放羊课"吗?肯定有教师这样认为。我觉得,"放羊"没什么不可以,只要让学生喜欢体育,喜欢上体育课就行。何况,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去认识"放羊课",更应该用新标准、新理念来理解这种师生和谐"自由",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师生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不是把器材发给学生让其自由活动,是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器材,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找出他们自己进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师参与,催化热情在学生做游戏时,教师不能仅限于旁观者或裁判员的角色,教师应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实践证明,游戏会因教师的参与而更有趣、更精彩,教师的参与犹如注入一剂"催化剂",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做游戏的热情;教师的参与会使学生感到与老师平起平坐,同奖同罚,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产生情感上的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做游戏的热情,使普通游戏焕发勃勃生机。如"搬运接力"的游戏,  相似文献   

4.
<正> 一、问候能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便于教师及时调控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课的开始,也就是师生之间互相配合活动的开始。课前师生互道一声问候,不仅能交流师生感情,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使教师能及时了解  相似文献   

5.
<正>同课异构作为教研方式,既可体现教师教学的个性风格,又可以为所有参与授课与观课的教师打开教学思路。下面以《双手胯下前抛实心球》为例,谈一谈笔者对"同课异构"的认识。一、"同课异构"体现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风格甲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观看《双手胯下前抛实心球》的教学短视频,课上让学生根据观看的视  相似文献   

6.
<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器材使用情况的不断变化,一物多用,激发、维持学生的兴趣,逐渐达成教学目标。笔者以直径为80c m大小的"呼啦圈"为例,谈如何"一物多用",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一、自由玩在课前将呼啦圈发给每名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场地内自由玩耍,笔者要求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与同伴的距离至少间隔1m,抛、甩呼啦圈时要与同伴的距离至少  相似文献   

7.
<正>一、"把时间还给学生"要重视课前预设体育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部分原因是课前预设不充分或者没有充分备好课。一个简单的动作教学步骤分解过细、设计过程混乱等问题,很容易浪费学生的时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节课的成功从课前备课已经起步了。所以,课前一方面要构建完整的教学计划,合理划分课时内容,正确确定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设  相似文献   

8.
<正>一、课前落实"诊"复习是在已有基础上,对所学过练过的技术动作加以改进、巩固和提高,以达到规范动作培养技能的目的。如果课前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详细"诊断",不能针对性地开出"处方",做到因病而药、因人而异,必然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课前诊断关键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诊断"。依据学生实际(包括群体与个体),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复习各有侧重,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有计划地将课堂复习目标重点定位在解决某几个问题上,从而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一个体育课与健康理论相融合的新型"体育-健康课程模式",并对其实验效果进行研究,根据学生对<大学生健康常识知晓顺序问卷>结果,在大学一、二年级体育课内设计相关健康知识内容,每次课15 min,实施1年,共36次课.实验前、后分别发放<大学生健康生活形态调查表>,考察大学生对健康常识的掌握及与生活形态的联系情况.结果设计出符合大一、大二年级学生特点,与体育课相融合的"体育.健康课程模式".实验后,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和实验前相比各自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实验后一、二年级和三年级均有显著差异(P<0.05);三年级和实验前比无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接受过"体育-健康课程模式"指导的学生明显比实验前及没有参加实验的学生拥有更健康的生活形态,能更好地根据所学的"体育一健康"知识优化实际生活.高校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融合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示范是用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学习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及完成动作的顺序.   示范是最生动最主动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通过视觉形象,真切的感知动作的真实外貌.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完美的印象,而且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更好的掌握动作,完成课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实习模式的设计要兼顾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具体微观.采取"前延后续两段式"教育实习模式,加大教育见习和模拟教学的比重,延长课堂教学实习的时间,实行"集体导师制",一课多上,能够减少困难,提高效率,促进高师生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同课异构作为较有对比性的教学成果展示或比赛,因其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对比性,能反映出执教教师及团队的指导能力和教学理念、教学特色,能展示出教学内容的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等方面的合理性、可行性、先进性等特征,使同课异构活动精彩纷呈,使观者有异曲同工之巧,感受标新立异之妙。近年来,笔者在对年轻教师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围绕固定的教学内容不断"构建"和"重构",深刻感受同课异构使教学效果散发出的"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三种类型体育观摩课学生情感行为的调查分析。通过对体育观摩课的“可信性”(真实性)与“可行性”(实效性)的调查研究认为:体育观摩课最好是外校教师用本校的学生做课,课前先练习一次。它能反映师生教与学的共同水平,令人信服,具有可行性(实效性)。可在校内搞班交换, 在校际、区际、市际搞学校交换。便于推广, 可谓体育观摩课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4.
9月的哈尔滨,秋高气爽,天气怡人。"想玩更要敢玩",361°娱乐篮球全国电视挑战赛移师哈尔滨工业大学。9月13日,中秋节的前一天,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主楼广场前,期待已久的哈尔滨球迷迎来了一场精彩炫目的篮球盛宴,一场丰富多彩的娱乐大餐。经过一个下午激烈的竞争,"全能王"、"扣篮王"、"篮球宝贝"和"花式王"的冠军全部产生,我们期待他们在未来北京的总决赛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正>一、课前熟悉学生课前熟悉学生可以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通过谈话简单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动态,以便于更好为下节课服务。在熟悉学生时,笔者的通常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正>海绵棒颜色鲜艳,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价格便宜、采购方便,能较好地在学校推广应用。更重要的是海绵棒质地柔软、安全,可以变成不同大小的圆形、弧形、S形,能较好地融入到跑、跳、爬等各种游戏活动中,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让学生真正地在"玩中学,学中玩"。一、"老牛拉车"  相似文献   

17.
速滑课教学中运用"导学--学导"教学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萍  崔煜 《冰雪运动》2005,(5):52-55
传统的速滑课教学大多都是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模式.而"导学--学导"教学法主要以直观形象(图解、速滑技术、动作分析解说、教师示范)为先导,通过自学、自练、学导、实践、巩固提高等阶段进行高校速滑课基本技术的教学.此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果表明,"导学--学导"教学法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速滑基本技术的学习,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家常课"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家常课是体育教学真实的、常态的反映,大家都清楚地知道"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积极作用"。"说得好"更要"做得好","心动"更要"行动",笔者作为一线体育教师非常赞同在"家常课中落实课程标准"的提法和做法,更推崇向"家常课"要质量、追求"家常课"高效益的教学行动和实践者。压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在"家常课"里我们体育教师总体是比  相似文献   

19.
<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通常的释义是向学生提供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制作的短视频,让学生在家或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解与师生、生生间的协作方法进行答疑、解惑,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从而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实践获得更贴近自身实际需求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不同形式,以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一、以"点"带"面",团结合作1.教师参与。拉近师生距离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学生们一起运动,这时,教师要忘掉自己的身份,带领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和学生一起玩、一起笑,与他们一起享受集体活动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使他们一点一点地爱上集体活动,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积极评价,引导学生形成"参与光荣、合作珍贵、争先快乐"等身心体验,帮助学生逐步增强集体荣誉感。2.学生拉动。发现和培养一些参与意识强、技术动作好的学生作为"体育骨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