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其民族观教育问题事关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要把握其理论的、现实的和价值的必然性,回答好“为何教育”的问题。要着重阐释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于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强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回答好“教育什么”的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的形成、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自我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民族观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明确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指导思想;从扎根民族观教育的历史经验、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拓宽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方面厘清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基本思路;从健全和完善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制度法规、增强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主渠道建设、提升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的大众传媒功能等方面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青年民族观教育机制,回答好“怎么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略论青年政治观的形成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政治观的形成是青年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加强青年政治观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影响青年政治观形成的各种因素,从外在教育与内在认同,世界观决定与价值观引导,政治实践体验与政治情感升华等方面,对青年进行科学政治观的教育与引导,以全面提升其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3.
青年奋斗观是新时代青年将实现自我价值与民族复兴伟业相联结的思想认识与行为动力。追溯青年奋斗观的逻辑理路,将核心要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机制,探索以大课堂、大思政为导向的青年奋斗观教育实施路径,对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课程育人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年毛泽东与民族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忧患的目标取向、表现形式、实践路向及忧与乐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青年毛泽东吸取民族忧患意识中有益的合理的因素,将民族忧患意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所形成的具有特色的青年毛泽东忧患意识。这对于当代中国青年确立正确的忧患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忧患的目标取向、表现形式、实践路向及忧与乐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青年毛泽东吸取民族忧患意识中有益的合理的因素,将民族忧患意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所形成的具有特色的青年毛泽东忧患意识。这对于当代中国青年确立正确的忧患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青年群体代表着民族的精神面貌,其教育发展始终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注。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青年工作中的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由此形成的青年观为我国青年教育提供了宏观指引。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多元社会思想思潮此起彼伏,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结合习近平青年观思想精华,加强青年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推动其健康人格养成。由叶方兴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视界》一书,基于社会学研究视域,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从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  相似文献   

7.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政治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政治心态作为其政治观的组成部分之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心态,对于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的政治观形成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的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雪 《文教资料》2021,(2):107-109
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讲话、谈话、信件、座谈中,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意义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考察习近平青年观的内涵和要义,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视角出发,探索习近平青年观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价值。  相似文献   

9.
姚上海 《文教资料》2006,(25):10-11
青年和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积极上进的群体,也是一个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群体。如何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创新工作理念,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当前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青年时期是学生政治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 ,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影响学生政治观形成的既有主观的心理因素也有客观的环境因素 ,因此 ,教育者必须积极研究新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的改变对学生的影响 ,充分认识学生政治观形成的规律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教育和引导的方法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一、新时期政治观教育的环境改变第一 ,全球化所带来的环境改变。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动的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 ,是我们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  相似文献   

11.
都匀主体民族为布依族、汉族、苗族和水族,目前他们的传统民居仍大量保存完好。虽然这些民居在布局、选址、式样、构造、朝向、材料、仪式等方面各有其独到特点,但长期的相互影响,使得这些民居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这是民族交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族类生命意识区别于"爱国"的政治概念,是人类所共有的,包括族类生存与发展双重含义,并可以脱离国家的政治依托而独立存在的文化概念。中国历史延续至宋代,与中原王朝跨入后期封建社会相对应,汉族与周边民族的政治军事关系开始出现了历史性的逆转,汉族在与周边民族争取政治生存空间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劣势。亲身经历着这一历史过程的苏轼在这种民族关系环境的刺激下,结合汉族原有传统中的族类生命观念,以及家学渊源,对汉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的生存与文化发展的可延续性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以其强烈的危机意识与不为空言的特点,诠释了他自己以汉族为本位的族类生命意识。尽管苏轼的这种族类生命意识在北宋时代还具有相当的历史局限性,但在今天世界文化交融日益紧密的形势下,对以"中华民族"为整体概念的宏观性族群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民族政治发展的价值目标可以区分为现实目标、根本目标和功能目标: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完善民族地区政治权力结构、促进民族政治文化世俗化、提升民族地区自治机关能力、推动大众政治参与发展、推进基层政治一体化进程与提高政治整合度;而民族政治发展的实现逻辑则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构建“集分平衡”的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关系、构建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地区和谐政治文化体系、完善和扩大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渠道、培养一大批具有高政治素质的民族干部,等等。  相似文献   

14.
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承中要实施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战略,要加强景区旅游与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开发,应重视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基地建设,要着力解决发展水族传统体育文化资金短缺的问题和加强水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民族平等权益正是在民族的政治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对某一个具体民族来讲,争取民族平等,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的过程就是该民族政治生活的过程。对杂居共存的多民族来讲,营造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的过程就是各个民族的政治生活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讲,民族平等问题实际上就是弱小民族的权利获得问题,此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民族的政治生活过程。在一个唤醒人们的权利意识和提倡公平的社会,人们对民族干部的要求应该发生变化,应该趋于更具体化,更细化。我们应该养成把民族权利的实现程度与民族干部的能力提高联系起来考虑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水族传统体育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体育舞蹈,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和生产劳动.现今依然活跃在当代水族社会中,发挥着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持民族强壮与生存、愉悦身心等重要作用.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传承处于艰难的境地.因此,对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全面综合考察与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传承水族传统体育舞蹈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下,当代青年的精神生活出现了精神品格和道德素养渐趋失范、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渐趋消解、审美品味和文娱生活渐趋庸俗等问题。鉴于此,应当在了解当代青年特质的基础上,通过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培育理性文化消费观念以及引导和规制资本逻辑等方式,引领当代青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从而提升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几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情感生活,剖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从审美角度出发,历史地、客观地展示复杂社会生活中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同时,人物的美学价值寓于他们之间的情感矛盾和复杂的内心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作为当代中国人一种心理情感的表现方式具有民族性.民族民间音乐是流行音乐创作的源泉;流行音乐创作在追求艺术的民族性的同时也要兼顾时代性。优秀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吸收、借鉴表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特色。经典的流行音乐成功地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借用、改编、化用,使其焕发出时代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和现代多种政治文化因子共存、杂糅、碰撞的影响下,农村青年的政治价值观发生了激烈的嬗变,呈现出传统色彩与现代理念共存的双重特性。有效促进农村青年政治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关键在于构建反映当代农村青年政治价值取向的"四型"自治文化模式,即通过构建民主型、参与型、契约型、法治型的自治文化,培养农村青年的民主观、政治参与观、契约观和法治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