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A4):98-99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把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生态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人文素养及民族风俗。因此,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民族文化与教材内容适时整合。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了语言所包涵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掌握和驾驭好一门语言。在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文化渗透,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相关文化知识,进而提高英语能力。一、课前积累例如,要求学生课前在黑板上书写一句英语名言、谚语、俗语或成语,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载体,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还应该让学生熟悉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在日常交流中合理、有效地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英语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因此,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同步地学习与英语有关的文化。反过来说,我们从学习英语语言也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汉英语言丰富多采,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通过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确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本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些简单见解:  相似文献   

5.
徐溥娟 《教师》2011,(5):44-45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承载着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了解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的过程。鉴于文化教育在语言中的重要性,本文从六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更好地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以期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能够了解英语文化,真正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某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还要学习该语言的文化。学习者不仅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还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要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就应在教学中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紧密结合。在外语教学中将语言与文化融会贯通,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这不仅符合外语教学的规律,也符合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而我国现行大专英语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文化教学的认识不足和措施不力的问题。本文旨在从…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就像鱼跟水,两者互相依附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靠语言流传下去。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种语言体现了一种文化,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在学习一种文化。中国历史悠久,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正是这一文化的载体,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同理,中国人想要了解西方的文化,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学习西方的语言,通过语言了解文化。而英语作为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语言,通过学习英语就能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同时,通过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这一门语言。因此,高中的英语教学,不单是语言的教学,也是一种文化的教学,教学中处处有文化,时时有文化。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好好利用教材中渗透的文化,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西方的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对英语这一语言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语言承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其承载的文化,包括历史、人文、社会风俗等方面,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英语中的文化教学,以帮助学生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感知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文化是语言的摇篮,只有了解文化才能说出地道的语言。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在英语课堂中渗透文化教育,学生能够良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从为更好地学习、运用语言,我们的孩子亦能说出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者密切相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渗透文化教育。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必须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融入跨文化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田颖 《海外英语》2013,(5X):182-183
英语姓名作为英语文化的载体,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或普通的语言现象,同时也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英语社会文化系统的镜象。该文从英语姓名的结构特征、姓名来源与历史渊源入手,阐述了英语姓名中所蕴含的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价值理念,社会经济,强调个性等文化内涵。对英语姓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从而全面、深刻地领会和掌握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一门非本族语言,无论是从语言表达方式 还是其思想文化内涵都渗透着其他国家的文化精神与意识形态,因此,当我们学习这门外语的时候就需要将两个国家不同 的文化加以融合和理解,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于文化意识 的培养,通过打造真实的文化情境、增强文化观念,了解异同点,将教材与生活融合,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入了解英语这门语言,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中不能忽视其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培训才能更好地学好英语。让初次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在学习之始就感知英美文化,便于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粗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是必要的。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表达,世界上的语言,无论哪一种,都有相应的文化背景,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只有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习惯,才能把英语学好,因而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阐述了解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学好英语,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胡莹 《黄山学院学报》2004,6(2):109-110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各民族有其独特的语言文化,语言学习是离不开文化的。作为英语学习者,必须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有助于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词。本文通过一些具体例证阐述了英语文化内涵词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建议学习者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与文化密不可分,只有了解英美文化。才能正确处理好听力理解中出现的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事物、制度、观念及特定表达。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
英语是国际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掌握好英语对于世界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都举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不同,他们的语言习惯与语言思维也存在着差异,为了能够使各个民族的人们都能够很好的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我们就必须让大家充分的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掌握英语的文化内涵。本文我们的研究重点就是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对于文化教学模式的渗透问题,了解文化语言的关系,理解渗透的现实必要性,从而更好的掌握文化渗透的重要措施、策略,以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除了用于交流外,其本身就带有传播文化的使命。作为英语教师和学习者,我们要了解英语教学和学习不仅限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更重要的是学习并传播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大有传播出去的必要,我们要首当其冲,承担起这个责任。以此为主要目标,考察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现状并研究如何更好的做到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习的本身十分枯燥,因为有了文化而生动;语言学习本身难于理解,因为有了文化背景而鲜活。新教材的全面推进,体现了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从而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英语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表达英语,既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又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一、学习文化背景知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与中华文化同样古老和宏伟的西方文化殿堂,了解西方文化思想理念,领略风格迥异的异域风情,感受西方社会不同的风俗习惯。如在《Abra-  相似文献   

20.
英语作业对学生的课堂知识与技能的巩固、课堂学习的诊断、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目前小学英语作业多数存在简单、机械、重复且单一的现状,学生在完成英语作业的过程中缺少深度思考,欠缺对事物的比较分析、对结论的推理创新,而项目式学习中的探究式作业弥补了这一不足。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项目式学习作业中的主题、情境、内容和形式将地域文化与小学英语课堂深度融合,既可以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及其文化认同感,又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诠释家乡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