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彤 《小学生》2016,(Z1):52-53
邻居有个小孩子,经常会问一些让母亲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说:妈妈,你不是要我做一个聪明的孩子吗?为什么总让我向笨人学习呢?在这个小孩子眼里,像"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就是笨人——他为什么要移山呢?挖个隧道不行吗?——不行,在古时候,还没有发明挖隧道的技术呢。——那为什么愚公不去发明挖隧道的技术呢?"妈妈,为什么要给我讲‘头  相似文献   

2.
自我     
“你是谁?”“你要去做什么?”这两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却往往能难倒一大批年轻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年轻人是迷茫的。只有勇于挑战,超越自我,方能取得瞩目的成就。在刚刚摆脱了繁重的学业与考试之后,即将步入社会的许多年轻人,都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要成为谁?”“我要去做什么?”  相似文献   

3.
我们辞职前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辞职有什么好处?没有好处我为什么要辞职?我们有没有"两把刷子"?为什么要裸辞呢?有没有想好退路?没有退路我为什么要辞职?  相似文献   

4.
蚂蚁的秘密     
一天,我在墙角边玩,突然看见了许多蚂蚁在搬运食物。为了研究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找来两个瓶子,抓了两窝蚂蚁带回去研究个明白。我想,蚂蚁的一家为什么能过得这么有规律呢?我去问爸爸,他笑着说:“蚂蚁很有特点的,你自己去观察才有收获,不然有什么意义?”于是,我做了一个实验:把两窝蚂蚁打乱了顺序,然后再分别装进两个瓶子  相似文献   

5.
佚名 《教师博览》2010,(2):19-21
“他们什么都不缺?恰恰缺少意义和追求。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于是他们想:为什么我们活着呢?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呢?父亲辛辛苦苦干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做?我自己如果有喜欢的事情我要去干,但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喜欢干的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数学老师抱着"千金"重的试卷。唉,这下又有好戏看了。我开始做卷子,以便思考这些题目该咋做,我心里一想:对啊,我爸爸曾经说过,不会做的可以画数轴,画了数轴,可以清楚地知道你所知道的答案。我一想起,就按照我爸爸所说的去做。可是到了选择题的第二题,我为啥不会做呢?我们还没有学过负有理数,他为啥要这样出呢?我左思右想,心里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真像一群在锅里沸腾的蚂蚁。到底选什么好呢?我生怕又选错,这何必呢?  相似文献   

7.
编读互联     
《新作文》2005,(6)
来信节录:现在的大人们根本不理解我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只是一味地询问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不按他们所设计的路线去成长?为什么一定要叛逆?他们大人提出的问题我给不了答案,可我想说为什么你们不想一想自己的责任呢?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的错往我们身上推呢?难道非得我们乖乖的,和所有的人一模一样,没有个性,没有特色,你们才满意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你们还不如去克隆一个好孩子呢。其  相似文献   

8.
李宏声   《红蜻蜓》2020,(4):4-5
有一滴(dī)小雨点儿,在从天上往下掉落的时候,他对自己说:"我要做一滴快乐的小雨点儿!"小雨点儿落在了一个什么地方呢?四周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这里是什么地方呀?"小雨点儿非常伤心,"现在我做不成快乐的小雨点儿啦!""你好哇,小雨点儿!"有声音传来,"我是小蜗(wō)牛,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呢?"  相似文献   

9.
记得教《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自由提问。一学生站起来说:“课文最后一句说‘老师,我一定照你的样子去做!’为什么不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分别吗?”这个问题备课时我确实没有考虑到,现在想想,似乎有点区别。我没有否定这个问题,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顺口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这里为什么不说照你的意思办呢?‘样子’与‘意思’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沉思片刻,有人说:“照您的意思去做就是照您的话去做,照您的样子去做就是学习你的做法,把您当作榜样。”“照着话去做的效果好,还是…  相似文献   

10.
有一只小黑鸭,他没有好朋友,于是他出去找朋友。他碰见了小鹿,小鹿说:"你找我有什么事?"小鸭说:"你做我的朋友吧!"小鹿说":你长得这么丑,为什么要找你做朋友呢?我要找别的朋友!"小黑鸭很难过,他找了小鹅。小鹅说:"你找我有什么事呀?""我想让你做我的好朋友!"小鹅说":我为什么要做你的朋友呢?"小鸭说":我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11.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便一起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会不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12.
<正>什么样的生活可以叫做新生活呢?胡适说: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可是怎么来定义"有意思的生活"胡适又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反过来说,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千万不要说"为什么"这三个字是很容易的小事。从今天起,每做一件事,便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暂停工作和学习,去别的国家间隔年?为什么要处理掉那些旧的杂志、衣物和思想?为什么为人师表的潜台词是穿得中规中矩?为什么不可以当个追风少年去跑去跳去浪?  相似文献   

13.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心理距离为什么又是最远的?产生这种儿童"心留守"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14.
成长圆桌     
我读初二了,有时显得很自信,有时又很忧愁。我有个毛病: 要做作业时,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呢?”想背书时,又会想:“背了有什么用?别人比你学得快,你再慢点又有什么关系?”想拾起信心重新再来时,又会想:“有什么用呢?反正学不好。”事实证明,我有信心的时候能把许多事情做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说过:"全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的男人女人不过是演员。"多么精妙的结论。可以相信,莎翁在舞台艺术方面是高手,其社会阅历也非常人可比,说出这样的话自然不会有什么疑义。可是,我们为什么要上台?又是什么力量催促我们去演绎?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都已经被推上了这个舞台,注定要演上一会儿。既然如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选择呢?除非直接放弃角色,否则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到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重新发现学校》,作者是我比较熟悉的高峰校长,文中讲述了他在学校的一个小故事: 一天早上到分校去,看到保洁员刘师傅在大树底下扫树叶,我走过去聊天. 我问:"这些树底下为什么堆了一些乱七八糟的砖块?"刘师傅说:"原来是铺得整整齐齐的,可是孩子们老来翻,就乱七八糟了."我说:"赶明儿叫后勤的同志来铺整齐了." 转而又想,孩子们翻开砖头要做什么呢?于是我就又回过身问了一句.刘师傅笑了:"翻开砖头找蚂蚁呗!"  相似文献   

17.
烦恼的根源     
人类的烦恼根源,不是做人,而是“我想变成什么”。自会说话开始,便有大人问:“你长大后希望做什么啊?”从那一刻起,小小孩子便以为人必须要成为另一种东西。再加上自小学起,作文题目必定有:“我的志愿”——我要做医生,我要做律师,我要做护士,我要做总统……一出生的训练,并非自自然然地做个人,而是做另一种生物。踏进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更多了,成为医生的,想做最好的医生;成为商人的,要赚比别人更多的钱;连本来养性怡情摇摇笔杆的,也心里紧张焦躁:为什么某某比我出名?为什么某某的书销量比我好?不禁叹道:人啊人,你到底还想变成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我和你一起去!什么?晚饭没有做。我要去餐馆吃饭。第五分钟。为什么?我和你一起去!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学校已经放学。我清楚地记得一名小女孩的对话,因为她的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说:"明天就放假了,你开心吗?"她说:"我不开心。"我惊讶地问:"明天就可以休息了,为什么不开心?"她回答道:"因为我累。"我更加诧异地说道:"为什么累,明天你要做什么?"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明天上午要写学校的作业,中午要去学英语,下午要去学舞蹈,一直跳,一直到天黑才能回家。"我跟这个一  相似文献   

20.
《好同学》2003,(11)
“我本来是个屠夫,为什么要自做聪明去做医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