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所谓备稿,有两层含义,一是广义备稿,一是狭义备稿.广义备稿是指播音员在平时所做的一切积累,比如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加强艺术修养,积累文化知识,提升新闻敏感度,掌握播音的内部和外部技巧等等.  相似文献   

2.
张青 《中国广播》2011,(6):68-70
新闻是严谨的,新闻工作者也必须严谨,尤其是负责最后一道关口的播音员,更要严之又严。每次播音前,备稿是一项必做的工作,只有备稿,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顺利、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新闻播音员一定要勤加练习,做到眼勤、手快、心灵,提高备稿速度和准确率,将新闻更好、更准确、迅速地传达给受众。  相似文献   

3.
一、口播新闻既要规范严谨又要亲切自然 电视口播新闻,是单纯由播音员在屏幕上播报的新闻。口播新闻的备稿与电台播音员的备稿步骤相同。即:分清层次、概括主题、弄清背景.明确目的、把握基调。  相似文献   

4.
刘涛 《东南传播》2014,(8):166-168
新闻播音员在播音前要准备稿件,这个过程也是其心理状态不断变化的过程,播音员对稿件的理解、感受、想象,及情感的调动,构成了备稿的基本心理要素,这些要素相互融合、交织在一起,决定着新闻播出效果。在备稿中,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和方法,重视心理因素对播音员的影响,才能完成播音创作过程,感染受众。  相似文献   

5.
由于长期在地方台从事闽南语电台播音主持工作,在实践中沉淀感悟良多,尤其是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地方方言的传播交流显得极为重要,因此,特对地方台闽南语的播音主持工作进行总结,与业内同仁交流。一、闽南语播音员应如何备稿作为方言播音员,首先在备稿中要注意语音规  相似文献   

6.
播音员在电视新闻配音工作中要重视识读能力的培养,要认真备稿、做好功课,加强对稿件的理解能力,分析配音与画面的关系,保持心理的稳定和生理的健康,这样才能达到新闻传播的要求。面对急稿、直播等等考验时,才能从容应对。电视新闻配音识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工作中,播音员平时的广义备稿有助于识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雅坤 《中国广播》2010,(4):24-25
一线的播音员主持人,树立牢固的安全播出意识是重中之重。播音员播稿,一定要保证一字不错。怎么才能保证一字不错?就必须要认真备稿,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清楚,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地把稿子连成一篇。播音员有个职业习惯——先入为主,  相似文献   

8.
陈苏华 《声屏世界》2002,(12):44-45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播音员、主持人出现了一些畸形怪异、不健康的腔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依赖外部技巧的人工符号,导致“机械调”的出现。 “机械调”指的是在播音、主持中语言表达拘泥死板,没有变化。新闻播音犹为突出。 播音离不开备稿。备稿是播音员、主持人对稿件的准备过程。播音、主持中之所以出现“机械调”,问题一般出在备稿不认真,仅仅作简单备稿,只在稿件上划标记,找生字,查字典,弄清模糊文字,为扫清“路障”做准备。如下面这则新闻的播音:  相似文献   

9.
张青 《新闻世界》2011,(6):78-79
新闻是严谨的,新闻工作者也必须严谨,尤其是负责最后一道关口的播音员,则要严之又严。每次播音前,备稿是一项必做的工作,只有备稿,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顺利、高质量地完成我们的播音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勤加练习,做到眼勤、手快、心灵,提高备稿速度和准确率,将新闻更好地、更准确、迅速地传达给受众。  相似文献   

10.
李纳 《记者摇篮》2007,(8):88-89
播音员是在话筒前工作的。播音员在对稿件做过充分准备之后,走进播音室或录音室,就如同演员上了舞台。如果播音员在话筒前找不到自如的状态,那么,无论自己的条件多么优越,无论备稿阶段做出多大的努力,都难以在话筒前这一  相似文献   

11.
播音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它的任务是把文字稿件转化成目的明确的有声语言。那么,播音员如何进行这个转化工作呢?怎样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再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形之于声而及于听众呢?在这里仅结合我的播音作品《厚重的文化之城——商丘》作以简单的探讨。广义备稿与狭义备稿完美结合,实践情感体验认真备稿,是提高播音质量的重要环节。每一篇稿件的  相似文献   

12.
在工作中.常见有的同志.特别是刚步入播音工作岗位的同志,在播音中感情单一、内容苍白,不能打动和感染受众,只是在机械的“念稿”。这是播音员在从备稿到播音这一整套环节中没有“感受”或者说“感受不到位”而造成的。究其原因,并非播音员创作态度不积极,而是“感受能力”相对较差的缘故。那么.怎样培养这种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王媛 《今传媒》2011,(10):120-121
播音员、主持人在语言表达这同一种形式下,播主效果却迥然不同,主要原因就是自信心强弱的差异。播音员主持人充满自信的心理状态就使播音主持拥有了成功的基石,掌握了播音主持工作规律的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主持活动中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播音员主持人的自信心源于充分的备稿,源于浓郁的播音情感,源于清晰的对象感,源于较强的播音主持技能。  相似文献   

14.
播音员不但应该具有用气发生、吐字归音、语言表达等过硬的基本功,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理解稿件的能力。分析理解稿件是播音创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这一过程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备稿”。它是每一次播音工作程序中的第一步,也是必须要进行的一步工作。但是,大家对这一步工作的重视程度、具体方法及实际水平都有很大差别,日常播音工作中有的播音员因为懈怠、不以为然、嫌麻烦或者时间过于紧迫,备稿不充分,对稿件心里没数,于是,摸石头过河,出现了平平淡淡地“念”稿,固定腔调地“唱”稿等现象,这直接影响播出质量和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郁金红 《视听界》2013,(4):92-92
播音是把稿件播出去给人听的,播音员必须在"目中无人"的条件下,心中有人,从感觉上把握听众、观众的存在,时时与传播对象有思想感情的交流呼应。面对话筒或摄像机镜头,播音员除了要正确掌握和运用备稿方法,还要根据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稿件,找到对象感,与受众进行交流。有对象感的播音员主持人,通常自主意识较强,善于与观众沟通,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情绪,较好地体现节目的宗旨和意图。而没有对象感或话筒、镜头意识较差的播音员主持人,顾不上跟观众交流,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部分受众对节目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6.
郭雨欣 《声屏世界》2016,(12):29-31
《中国播音学》中对"播音"的定义包含了"播音"和"主持"两方面的涵义,并创造性地将播音工作分为"有稿播音""无稿播音",以区分"播音"和"主持",这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意义.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方式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而日益多样化,如今,区分"播音"和"主持"仅仅依靠是否"有稿"这个外在形式早已远远不够,概念不清势必会对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造成困扰.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探讨"播音"的定义以及"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这两个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卞湣 《视听界》2013,(3):99-100
在以往的主题活动中,播音员主持人多为点缀、从属角色,很难成为活动或项目的主角。按播音学教义,广义备稿“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广泛深入地接触社会实践,在此过程中培养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体验,丰富艺术修养和语言表达技巧,为播音再创作提供坚实的基础”。这一要求很自然地贴合了“走基层”的主旨要义,催逼着播音员主持人更贴近、更深入地走进身边这个充满着希望和困惑、交织着繁荣和贫困、扭结着和谐与乖戾的纷繁社会,仔细地看,倾心地听,冷静地想,逐步丰富广义备稿,再发出与时代、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灵之声。  相似文献   

18.
怎样做到有声语言播读恰到好处呢?备稿是基础,即使在时间较紧的情况下,播音员也应该迅速浏览稿件全文,简单地了解播读内容,并迅速用笔标出停连、重音等,为从容有声播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播音员如何做到声与情、貌与神的和谐统一,让新闻伴随着自己的情感入情入理地走进观众的心田,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呢? 1.精心备稿是前提.应该首先将新闻的基本内容归类,继而将每条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内容梳理清楚,找到表达的重点,善于从新闻中寻找"新".  相似文献   

20.
播音风格作为一种创作特色,因时因地因稿因人而异。虽然我们不能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标准来限定某一类节目或稿件的风格,但因为“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长期艰苦的播音创作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①,对优秀播音员播音风格的研究,对优秀播音员的播音风格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对年轻播音员风格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