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顺德区为我国雷暴多发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雷电灾害已成为严重威胁顺德区微电子设备的气象灾害,本文着重探讨了雷电时建筑物弱电系统的危害及相关防雷技术和应时措施.  相似文献   

2.
各类建筑物的防雷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出现原有设计不符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如不及时检测排查,容易遭受的雷电灾害的影响,因此建筑物的防雷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对建筑物防雷检测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以下整理。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19)
雷电是一种出现概率特别高的自然现象,该类自然现象不仅来势迅猛,而且破坏力特别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冲击波、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对建筑物、电子仪器设备、人类带来危害,被称之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人们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并且在雷电易发区安装了大量防雷装置,在防雷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些群众虽说安装了防雷装置,但是不注重日常检测与维护,影响防雷装置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防雷装置的构成、日常维护的必要性、要求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6,(8)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尤为迅速,由于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不计其数。因此建筑信息系统防雷防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开始日益突出出来。作为建筑信息系统防雷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信息系统防雷检测工作近年来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由于当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与建筑信息系统防雷检测相关的规程,加上各地进行这项工作的时间不同,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直接造成了当前建筑信息系统防雷检测工作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不同角度针对建筑物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展开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防雷接闪器"暗装避雷带"的设计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雷电灾害,不仅仅是给建设单位增加了防雷装置的整改费用,一旦出现人员安全事故,就给单位领导留下了说不清楚的安全责任问题.因此,对防雷接闪器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强制国标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五章"接闪器的选择和布置"来进行设计,最大程度地降低或减少因设计不足造成的雷电灾害.  相似文献   

6.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雷减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17,(3)
随着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加,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已经发展为仅次于气象地质灾害和暴雨洪涝灾害,这种现象多发生于广大农村地区。通常农村地区的防雷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防雷技术发展水平低,农民缺乏较高的防雷意识,在防雷减灾管理方面较为欠缺,不能及时发布雷电预警信息,这些都会导致雷电灾害的产生。因此要适当普及防雷知识,加强农民对雷电灾害的认识,提高农民防雷减灾的意识,做好相关的防雷减灾工作,继而保证农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就对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防雷减灾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曾武 《科技风》2013,(10):190
梁平县属雷电多发区,为减少雷电灾害事件发生,梁平县气象局建立并完善了防雷减灾体系,不断加强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并积极开展防雷安全大检查,进一步提升了梁平县雷电灾害防御能力。面对梁平县当前防雷工作突出性问题,应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切实提高雷电灾害防御工作重要性认识,进一步强化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工作,促进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开展,强化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工作,严格落实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  相似文献   

8.
浅谈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21,(2)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的高层建筑密度及高度均在快速增加,雷电对于建筑物造成的潜在危害也在变大,做好气象防雷技术对于雷电灾害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本文首先对我国现在的气象防雷技术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人员及硬件设施设备、防雷检测技术、直击雷防护等三个方面存在问题,在了解气象防雷技术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工作体系、气象观测站防雷专业技术水平、社会宣传及人员业务角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技术工作的要点,以促进我国气象防雷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平 《科技风》2012,(16):163
各种高层建筑和智能建筑物的增多,使建筑物遭受雷击的机率不断增大,为做好防雷减灾管理工作,降低雷击灾害损失,作为防雷检测技术人员,应根据不同性质、规模等建筑物防雷标准,熟练掌握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方法,制定并实施以准备、检测、总结、复检等为一体的全面具体的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10.
据不完全统计,仅我国每年因雷电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就在3000--4000人左右,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的迅速崛起,雷电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如此这些都说明,贯彻防雷法律法规、提高全民防雷意识、依法行政、狠抓防雷工作,积极推进防雷减灾工作健康发展十分重要。而如何能够更好的完成国家赋予我们的防雷减灾使命,更好的遏制雷电灾害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也是值得我们防雷人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雷电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在许多新建建筑物中,由于防雷装置设计时考虑不周造成雷击事故也在不断增加。为了确保防雷的可靠性、可行性,本文就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的技术审核进行探讨,指出了审核中的注意事项,可供相关审核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防雷装置的检测与管理,主要目的在于确定防雷装置的有效性,它是建筑物防雷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基本保障.本文从雷电破坏建筑物的途径入手,研究了建筑物防雷检测的基本内容,并对避雷器的电气性能管理做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在群众防雷安全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防雷设施不完善等的雷暴高发区,雷电灾害频发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危害严重,为减少和避免雷电灾害事故进一步加剧,气象部门防雷减灾中心应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完善区域内防雷设施建设,并加大防雷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增强公众防雷意识。  相似文献   

14.
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防雷技术是一个性能先进的综合复杂的雷电保护系统,主要采用了传感器、仪表等电位保护、传感器电流泄放通道、电源多级防雷保护,尤其是安装防雷接地网等现代雷电防护技术。广泛适用于电子轨道衡、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等。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雷电灾害主要危及人员伤亡、供电设备和建筑物受损。在众多的雷电灾害中,人员伤亡几乎都发生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文章根据对济南市多起典型雷击事件原因的调查分析,提出一些适合广大农村的防雷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的现象,它有着极强的破坏力,相对于通信行业来说,雷击这一现象对我们的设备的损害就更为突出,尤其是雷电流和雷电流脉冲对其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影响较重,甚高频是作为空管业务的主要通信的设施,我们有必要做好对其的防雷工作,本文先介绍雷电的危害,再针对甚高频的雷电的防护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部分是电磁波防护,另一部分是防雷接地工程。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2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已经成为时尚。人们在放松身心、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面临许多安全隐患,景区发生的雷电灾害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获得景区游道游客雷电伤害风险在国际容许值以下,又不至于过度设置浪费财力的游道防雷装置间隔距离,利用建筑物雷电风险管理理念,在对游道雷电伤害风险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容许风险关系式R110-5得出游道防雷装置设置间隔距离公式,并模拟计算得出某文化遗产景区游道防雷装置间隔距离为48.2米,进一步据此间隔距离反算出游道各风险分量。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我国江浙一带属雷电多发区域,为了确保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做好有效的防雷电措施。我国各地区的气象站中,普遍使用的是传统的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电设置,虽然能够有效的保护人们和高层建筑的安全,但是在阻止雷电电磁脉冲对于重要设备的损害方面却没有任何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观测技术已经显得非常滞后,逐渐被地面遥控系统取代,正因为如此,ZQZ-CⅡ型自动气象站防雷与接地技术开始逐步被引入了各大气象站。本文就靖江市气象站引进的ZQZ-CⅡ型自动防雷与接地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通过研究雷电电磁脉冲对于系统设备安全的威胁程度,来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防范雷电灾害,以期为我国的防雷电技术的创新提供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加油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防范雷电和静电危害对于保障其建筑物、设施安全以及人身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雷电及静电对汽车加油站安全隐患的基础上,从安全防范技术层面上提出了有关加油站防雷防静电具体措施,旨在最大限度降低雷电灾害损失,确保加油站建筑物及加油设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物防雷设计与综合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科技风》2011,(18):165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微电子等高科技产品也成为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同时雷电灾害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公害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和社会的关心与关注。本文从防雷技术的角度,结合高层建筑物和电子器件的特点,对如何进行综合防雷设计、如何减少雷电灾害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