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擦力是阻力,总做负功”这是学生对摩擦力做功的错误认识,教学中应从怎样判断正负功开始,分别对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一对摩擦力、斜面上摩擦力等做功进行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应用的研究,首先阐述后压浆技术基本内容,然后分析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施工应用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后压浆系统安装、制浆和注浆。最后,对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其中包含强化桩基持力层强度、加强桩端土体摩擦力、提升桩侧摩擦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斜面摩擦力分析力学是力学知识点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最大静摩擦力的存在,使两个接触面之间可以实现自锁功能。结合高中阶段摩擦力分析的情况,我发现实际工程中很多实例都与自锁息息相关。本文总结了摩擦力分析在机构自锁的应用实例,并进行了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自行车行进过程中的摩擦力进行了分析;首先对自行车行进过程中整体受到的摩擦力进行了分析,之后分别详尽解析了后车轮和前车轮在行进过程中摩擦力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前轮摩擦力主要为阻力,后轮摩擦力相当于牵引力,可以将骑行者的体能转化为动能。  相似文献   

5.
摩擦力是力学这一门学科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且摩擦力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对它的感受也非常贴切,在实际的一些物体结构工作当中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摩擦力也是高考当中的热点,同时也是整个力学学习当中比较难的一部分。物体间存在摩擦力与否、其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方向判定等这些问题针对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如果不能,进行清楚的认知就会出现一些错误认识现象。针对摩擦力的基本概念、摩擦力知识相关误区以及一些实际的解题计算等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一些高中学生快速入门。  相似文献   

6.
摩擦力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是处处存在的。掌握摩擦力的有关知识,既有利于了解摩擦力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摩擦力,也有利于了解摩擦力的危害,尽量减少摩擦力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马冬花  侯志伟 《科教文汇》2009,(35):191-191
高一学生学习摩擦力时,常会对摩擦力的概念性问题分辨不清,尤其是选择性辨析题很容易出错。我在教学过程中每涉及摩擦力问题时,常采用分类分析的方法,并通过列举实例,加深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注意:一定要学生记住相应的典型实例)。现将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摩擦力作为重要的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摩擦力带给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增加或者减少摩擦力,以便利用好摩擦力。本文以生活中"墩布问题"的摩擦力为例,分析了摩擦力的实际情况,揭示了生活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相似文献   

9.
认识摩擦力     
韦贵 《大众科技》2008,(10):132-133
简述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举例说明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以及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无摩擦飞车     
步入21世纪的新新人类依然无法改变车辆在公路上行驶仰仗摩擦力的事实,可以认为是摩擦力提供了车辆反作用动力,我们也同样知道当物体不受摩擦力或受到的摩擦力  相似文献   

11.
对公路摩擦力的属性进行图像特征分析,有利于智能化的解决公路老化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公路路面不同摩擦参数路面图像纹理特征的分析,运用形态学高低帽转换对公路路面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剔除噪声图像,得到清晰的纹理特征。运用不完全小波树形结构剖析摩擦力属性对应的公路路面图像纹理等差异特征;分析得到不同的公路路面摩擦力与不同图像纹理特征的对应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征索取和识别速率较传统的识别方法更快。尤其是对不清晰、场景环境复杂的路面图像纹理识别效果明显,很好的保证了路面图像纹理特征与对应摩擦力的识别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摩擦力主要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在两个及以上物体间产生,而且产生摩擦力的物体接触面必须相互接触、相互挤压,同时还需要产生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摩擦力的产生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而富于想象,在步行、传送带以及汽车行驶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体现,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力学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性学习课中,我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对自行车前后轮受地面摩擦力方向的实验研究,经过反复的实验探索和思考,我总结出六种有趣有效的判断方法,并充分认识到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4.
根据学校中所学的物理知识,摩擦力与摩擦系数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系数越大,于是摩擦力就越大。然而现在,科学家却发现了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反而越大的反常现象。这里面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尝试采用DIS系统,进行摩擦力-相对滑动速度关系的实验分析。方法:定性试验证实仪器正常,在普通桌面光滑桌面上,正压力为Ff=2N,接触面为90cm2条件下测试滑动摩擦力。同时进一步分析,在水平桌面下铁架台侧垫软木,将桌面制作成为坡度5为5°的坡面,再次测试,将滑块下分别垫上白纸、报纸、尼龙布进行试验,重复检测,正压力影响,增加小车上的砝码,增加正压力,重复测试。结果:在早期位移增加与力的增加存在正相关,且△摩擦力/△位移增加处于较高水平,在5s左右,摩擦力达到峰值10N,同位移显著上升,大致呈直线,提示速度比较稳定,摩擦力下降,并趋于平稳,在6.5s之后,位移快速上升,提示速度明显增加,但力无明显的改变,甚至下降。在上升坡度为5°条件下,滑动摩擦力与位移关系发生显著变化,滑动速度呈波动变化。同时画面摩擦力、位移的时间图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尼龙出现了类似于上坡过程中波动曲线。摩擦力与正压力存在正相关性,4N下摩擦力19.5N,6N状态下为30.1N。讨论:摩擦力-相对滑动速度有关,但在现有的试验条件下,这种相关性非常不稳定,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6.
贺佳 《知识窗》2020,(2):68-68
摩擦力做的功和摩擦生的热是高中学生很容易混淆的两个物理概念,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区别,在考试中经常出错。基于此,本文从摩擦力做的功和摩擦生的热的性质、所属对象和计算方法等角度进行论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结晶器与坯壳间摩擦力的漏钢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结晶器液压伺服振动系统在拉钢过程中摩擦力大小的研究,找出结晶器与坯壳间摩擦力的变化特征来预报粘结、裂纹及异物卷入漏钢,并得出漏钢预报报警后板坯拉出结晶器不漏钢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电子皮带称称架系统所产生的摩擦力与张力对系统的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说明,同时对如何避免其对计量结果产生影响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华道胜 《内江科技》2007,28(10):170-170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摩擦力概念中的"相对"二字往往很难理解.本文用两个实例阐述对"相对"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20.
游动芯头拉拔模具受力和温度分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铜管游动芯头拉拔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得出了铜管与模具接触面的法向力和摩擦力的分布规律、拉拔过程中的温度分布,从而推断出了游动芯头发生粘铜和局部崩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