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提出了以光伏电池的工程数学模型建立的PV仿真模型,得到不同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下的输出特性仿真结果,并验证了其正确性。同时,对使用Boost电路连接仿真模块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基于电导增量法最大功率点跟踪,并计算出其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光伏组件是非稳定电源,为有效利用太阳能,必须对其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论文分析了光伏发电MPPT原理,提出一种基于占空比扰动的MPPT控制方法,在Matlab中建立扰动观察法和增量电导法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两者均能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增量电导法性能要明显优于扰动观察法,但其硬件要求高。研究为光伏发电MPPT算法选择提供了参考,当系统精度要求高,硬件能够满足控制要求,可以选择增量电导法,否则应考虑扰动观察法。  相似文献   

3.
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电池所输出的电能逆变成正弦电流并入电网的设备,设计基于TMS320LF2407芯片作为控制器的电压源输入、电流输出控制方式的并网逆变器及采用电导增量法对最大功率点进行跟踪,经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光伏电池的功率输出与光照强度和温度有关,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就要对光伏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点进行实时跟踪,从而使光伏电池的效率达到最大。本文根据光伏电池的物理模型,基于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光伏电池仿真模型,同时对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相应的仿真。  相似文献   

5.
由于光伏阵列的软特性,采用C8051F330单片机对Boost电路开关管的占空比进行控制,结合有效的增量电导法,对太阳能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进行跟踪,实现其最大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6.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控制技术是研究光伏并网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光伏电池在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能一直输出相应的最大功率。传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算法会产生误判现象,根据经典的扰动观测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型的算法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构建一种新型电导增量法,针对传统MPPT方法的优点及缺陷进行分析。运用提出的新型电导增量算法,在PASCAD中搭建仿真,与传统方法对比,通过仿真验证了多种条件下提出方法的实效性,既能满足光伏阵列跟踪最大功率点时对时间的要求,又可以提高跟踪时的准确性。由此可缩短跟踪的时间,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庆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161-162
在光伏系统中,由于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受光照强度及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太低,使其不能以最大效率转化为电能输出.最大功率点跟踪是指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控制改变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方法使阵列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根据光伏电池的特性,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在小规模的系统中经常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方法提高系统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太阳能建筑的光能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光能是非线性能源,导致难以进行稳定持续的供电,因此需要对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进行跟踪控制。利用传统的方法没有考虑光能的非线性特性,造成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较低。为此,提出基于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技术的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跟踪控制方法。采集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数据并进行预处理,获取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方法的相关系数。建立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模型,利用最大功率特征系数的阀值对模型的输出功率进行跟踪控制,从而能够实现对太阳能建筑中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进行精确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进行太阳能建筑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跟踪控制,能够获取稳定的功率输出,提高了跟踪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独立光伏储能交直流微网中光伏出力和负荷投切等易造成功率波动问题,利用铅炭电池储能系统实现微电网内部功率波动平抑和直流电压稳定。首先分析铅炭电池寿命模型及其放电特性,提出了一种通过考虑铅炭电池SOC(Stage of Charge)、协调光伏出力和交直流负荷的功率控制策略。具体根据光伏出力和负荷匹配关系,将储能系统的运行分为四种模式,通过切换控制实时调节储能系统输出功率,使微网各部件的工作状态达到动态平衡。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光伏储能交直流微网仿真模型。仿真运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在各模式下稳定运行,验证了铅炭电池模型及功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独立光伏独立发电系统一直被研究的问题是提供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的跟踪从而提供转化效率。以分析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为基础,提出一种新型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的方法,同时该实验采用DSP(TMS320F2812)作为控制器来进行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所采用的MPPT控制策略为扰动法与电导增量法,但两者均有不足的地方,无法准确跟踪最大功率点。基于此原因,本文提出了基于插值法的MPPT控制。此法可以弥补目前常用的两种方法的缺点,并且可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结果,也显示出此方法在对最大功率点的控制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实用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3.
范佳佳  宋平岗 《大众科技》2010,(10):178-180
分析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针对含有直流-直流(DC/DC)升压环节的两级系统,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简单实用变步长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方法。系统只检测输出并网电流,并根据电流变化率di/dt变步长改变占空比,实现最大功率点的快速跟踪。仿真分析得,系统追踪最大功率点速度快,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快速追踪到新的最大功率点并保持不变,稳定性好,输出功率平稳,波动小,证明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关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算法的技术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本文对二十多年来国内外有关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占主要申请量的扰动观察法以及电导增量法的技术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5.
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与辐照度和温度有关,为使得输出功率达到最大,需要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本文对常用的两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进而提出了将定电压法与定步长扰动观测法结合的改进算法。从仿真结果看,该算法能较快速和准确地跟踪达到最大功率点。  相似文献   

16.
为使太阳能光伏系统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均能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以获得足够多的电能,需要对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点进行跟踪(MaximumPowerPointtracing简称MPPT),本论文主要讨论最大功率点跟踪实现基本原理,典型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算法.对每一种控制算法均说明其跟踪原理,分析其优缺点,并说明其主要应用场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绿色清洁能源应用的日益广泛,光伏发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受光照强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且呈非线性关系。本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完成了光伏电池及其MPPT的模型建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稳定追踪最大功率,建立稳定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模拟太阳能光伏阵列输出特性和建立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跟踪算法,并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优良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简要阐述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的应用方法,并采用Sheffield大学的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太阳能电池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了太阳能电池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最大功率点处电压值和功率值.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接近,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张璟 《科教文汇》2012,(16):96-96,110
太阳能光伏发电跟踪控制系统使用两种跟踪控制方式,其一为光控,即使用光传感器,根据天空不同区域光线强弱区别,判断太阳位置,然后驱动电机转动支架进行追踪。其二为时控,根据当地经纬坐标和时间,利用天文学计算公式,计算太阳所处天空的坐标,然后驱动电机转动支架进行追踪。本文设计的追日装置是由三菱PLC、太阳能电池板、追日跟踪传感器、水平和俯仰运动机构和直流电动机等组成。采用光控跟踪方式,在日照环境下,通过PLC编程,实现PLC采集追日跟踪传感器信息,追日跟踪传感器比较各方位日照强度,控制作为执行机构的直流电机正向或反向旋转,带动太阳能电池板转动,使追日跟踪传感器正对太阳光源,从而实现实时跟踪的目的。本装置高效、简易,能应用于太阳能领域,以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