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弱碱体系三元驱抽油机井防垢技术是在研究该体系三元驱抽油机井防垢泵进行的,通过对其防垢技术研究,明确了弱碱体系三元驱抽油机井结垢的成因,以便在弱碱体系三元驱抽油机井进一步进行采取防垢措施,解决了由于因结垢影响该体系三元驱抽油机井的正常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建军 《内江科技》2013,34(5):55+16
本文通过抽油机井生产时电流、产量、含水的变化分析以及机采低压测试资料监测,结合现场经验法对抽油机井出现的杆断问题进行综合判断,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抽油机井的抽油管柱占据测试仪器通道,无法进行常规试井测试,影响井的评价和管理问题,完善并形成了环空直读、泵下存储和起泵测试等系列抽油机井测试工艺,在开展大量现场试井工作基础上,取得了第一手的测试资料,分析了各试井工艺的优点及应用限制,得出了各试井工艺适用的测试井型及测试内容,总结出不同抽油机井试井工艺对测试曲线的影响,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抽油井试井工作及测试资料的处理提供了指导,弥补了抽油机井测试能力的不足,可以为油藏开发中后期油藏评价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4.
沈阳油田抽油机井平均泵挂为1950米,并多为斜井,井斜、深泵挂导致抽油机井管杆发生弯曲,使管杆产生磨损.目前沈阳油田处于开发中后期,综合含水达到81%,高含水生产加剧了油井的偏磨.根据油井生产情况、偏磨产生的各种因素,结合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力学分析,针对不同偏磨井实施适合的防偏磨措施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抽油机井的防偏磨措施主要是采取扶正器等措施对抽油杆柱进行约束,应用耐磨材料改善抽油杆接箍的耐磨性,或是优化油井工况改善抽油杆柱的受力等手段,实现对抽油机井偏磨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徐军 《内江科技》2012,(11):110
对于老油区而言,开发周期长,油井含水高,出砂严重,油井杆管偏磨腐蚀问题日益严重。文章根据目前现河油区的开采特点,对抽油机井偏磨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各类防偏磨措施的适应性做了总结,增强了现场抽油机井防偏磨措施选取的针对性,实现根据不同偏磨原因优选最佳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机采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为了研究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可将机采效率效率影响因素分解为地面因素、地下因素和设计管理因素。1、地面因素  相似文献   

8.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部分抽油机井泵效逐渐下降,沉没度逐渐上升。针对实际,本文从流压的变化、高含水对抽油泵摩擦副耐磨性的影响、油管螺纹工作特性、振动载荷对油管的冲击及井底流压对抽油泵充满系数的影响等几方面,对抽油机井泵况变差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油田抽油机井生产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抽油机井的工作状况,开发研制了抽油机井实时监测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人工智能控制,能够自动控制,自动适应负载的变化,实现无人看守;设计了GSM/GPRS方式的远程无线监控功能,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集约化、可视化管理,实现遥控、防盗与故障报警等功能。经过几年来的试验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抽油机井能耗高的问题,对油田应用的电机、节电箱的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及合理优化,以指导抽油机井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何伟 《内江科技》2004,25(2):58-59
本文分析了抽油机井的电动机、皮带、减速器、连杆机构、抽油杆柱、液体摩擦等七种耗能因素及能耗分布规律,提出了抽油机井节能降耗四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周茜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126-126
根据近年来开展抽机系统效率及能耗状况普查和测试计算,分析了抽油机井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对进一步降低抽油机井能耗,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油田抽油机井生产实际,开展了抽油机井合理平衡度界限研究及现场试验,确定不同类型抽油机的最佳平衡度值以及合理平衡度区间;并针对供采协调及不协调井,通过举升系统参数合理调整,在提高单井平衡度同时,进一步降低能耗,为提高抽油机井整体平衡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将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为四个能耗高的重点部位集中分析j通过对四部分进行分解,分别从泵效、参数、电机、平衡率等不同因素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影响系统效率的重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动液面深度是油机井的井口到井下油层表面的距离,是抽油机井定期测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动液面深度、井管内的平均声速与其它测试项目的结果相结合可以充分反映抽油机井的工作状态和产能情况,为油井的诊断和维护提供依据。现在动液面测试在日常抽油机井和特殊工艺测试时已经占有相当一部分的理论依据,但是现在面临的测试工艺和技术瓶颈远远不能满足解释、分析地层和抽油机的产能标准,无法制定合理的抽油机工作制度。因此对如何提高自动液面检测仪资料的优质率进行分析与整合。  相似文献   

16.
抽油机地面示功图是将抽油机井光杆悬点栽荷变化所作的功简化成直观封闭的几何图形,是光杆悬点载荷在动态生产过程中的直观反映,是油田开发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分析方法。通过示功图的正确分析评价,可诊断抽油机井是否正常生产。本文通过对地面示功图原理进行阐述,结合现场实际,对井下生产情况进行解释分析,应用地面示功图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同时提出地面示功图的发展方向,为油田开发现场分析诊断提供可借鉴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怡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260-260
抽油机井沉没度是指抽油泵液面下的深度,也就是动液面至泵吸入口处的液柱高度。在生产中沉没度对油井产生较大影响,必须确定·个合理的举升高度,在保证油井供液的前提下使沉没度最小,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处于较高水平运行的关键,本文即围绕这一中心,对如何控制沉没度来提高系统效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抽油机是目前采油生产中的主要设备,同时也是耗能的主要设备,针对抽油机井能耗高的问题,本文对目前应用的节能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效果对比,提出了对普通型抽油机进行节能改造的几点认识,以指导抽油机井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抽油机井机械采油是国内外油田最主要的人工举升方式,机采井的系统效能是衡量抽油机井性能的综合指标.各油田现场经常采用各种配套节能技术来改善抽油机工作状况,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机械采油系统耗电量还是居高不下,油井的最大潜能无法有效发挥.为了提高高含水后期的开采效益,通过应用多杯等流型气错、机采井免清蜡、抽油机井节能减速器技术,通过试验井生产,目前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游梁式抽油机是石油开采重要机械采油设备,有效的维护是确保抽油机井长期正常运行的保证,高效节能的运行需要对抽油机井工作参数做必要调整。本文主要探讨游梁式抽油机在使用维护调整中遇到一些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