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现代英国文学的一位大师,他一生创作诸多。其成就的核心是小说,表现了劳伦斯其人和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理想主义表现为他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期盼和对工业文明的评判,在其多部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文明的进程,人的整个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在发生一系列变化。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器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使现代人为自己创造的奇迹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自己所面临的各种危机而深感忧虑。总而言之,工业文明在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现代人的物质欲望的同时,也导致现代人产生了精神信仰失落的问题。作为20世纪初争议颇多的作家D.H.劳伦斯,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劳伦斯创作了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游记在内的近50部作品,然而他的声誉主要建立在小说上。劳伦斯在小说中不仅揭露了工业文明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同时也指出人类精神层次上的生态危机才是更深层次的生态危机。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一再唱响工业文明对人性扭曲的主题,在20世纪初工业文明的荒原上奋力的播种这着生命的火种。  相似文献   

3.
黄庆欢 《现代语文》2009,(9):123-124
劳伦斯在其名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主人公之一的克利福(查泰莱爵士)肉体、精神和人性的摧残、扭曲和异化,使他变成了一个走向死亡的现代人,从而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之一:死亡。  相似文献   

4.
D·H·劳伦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也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争议的英国小说家。在D·H·劳伦斯的小说中,几乎每部作品中都透露着他对工业文明的揭露和抨击,不仅仅揭露了工业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还指出了人类在精神层面上的生态危机是更深层次的生态危机。试图唤醒世人对自然的生态保护意识,用心去感悟生态与文明,以及人类与地球的关系,让世人都要学会用批评的眼光去看世界,使整个人类与自然界始终保持绿色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5.
<恋爱中的女人>是西方文学界公认的劳伦斯创作高峰期的最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劳伦斯运用了象征和心理分析手法巧妙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人际关系的异化和两性关系的失衡.本文通过存在主义的视角和心理分析手法,对书中杰拉德和古德伦悲剧性人格及其社会背景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够更深入的领会劳伦斯这部小说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呼唤本真: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原始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始主义是劳伦斯的小说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他对自然的崇尚、对血性意识的张扬以及对非主流文化的迷恋.劳伦斯的主要作品<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和<羽蛇>表明,他的原始主义的本质是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也是对人类再生之路的探寻.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D·H·劳伦斯小说《虹》中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统治对自然与女性的迫害,呼吁消除文明与自然及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体现了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在探索人类自然、男女两性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的思想与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相契合,研究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恋爱中的女人》被西方文学界认为劳伦斯创作上取得的最高成就之一。他运用精湛、细腻的心理分析探索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运用高超的象征手法,巧妙地赋予作品深邃的意蕴。文章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该小说的主题:劳伦斯从侧面抨击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本能的扼杀和摧残,洞察出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并努力探索解决这种冲突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的"性探索小说"是西方现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他笔下的"性"并不同于色情,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批判性的。但学界对劳伦斯作品中"性"的价值的分析仍较为片面和琐碎。本文从"对恋母情结的叙述和突围"、"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揭露和反抗"、"对美好两性关系的呼唤和回归"三方面来全面、系统地分析劳伦斯"性爱小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劳伦斯的<白孔雀>表现了英国现代社会中自然与文明的对立,这种对立不仅表现在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的自然本能的压抑和扭曲上.莱蒂和乔治就是被资本主义文明戕害的牺牲品,体现了劳伦斯对男女关系的初步探索.安纳布是文明的叛逆者,体现了作者解决自然与文明冲突的思想.在艺术上,小说的主要特色是传统手法与现代手法的融合而以传统手法为主.  相似文献   

11.
D .H .Lawrence ( 1885- 1930 ) ,oneofthegreatestcreativewritersinEnglishofthetwentiethcentury ,certainlyfollowshisownspirit.Hestandsforlifeasagianstthelivingdeathofmodernmateralism .Beingag gressivelyindividual,heisreadytoscrapalltraditionsandallexistinginstitution…  相似文献   

12.
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阐述了多种观点,国内评论界对这部小说涵义的阐释主要集中在自我观,爱情婚姻观及妇女观,而作品中呈现的教育观几乎无人观照。而这一作品所具有的呼吁教育改革的意识,微妙地揭露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教育制度的弊端和教育理念的滞后。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所倡导的“完善人格,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与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极其默契。  相似文献   

13.
D.H.Lawrence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对于两性关系进行了勇敢的探索,表达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通过对于他的小说《恋爱中的女人》的分析与批判,D.H.Lawrence勇敢地探索出男女对于恋爱与婚姻的新观念,展现了一种两性交流理解的新方式。D.H.Lawrence在《恋爱中的女人》中解析了两对爱人的成长经历,证明了男女需要保持和尊重各自人格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才能真正达到相互交流理解的两极平衡。D.H.Lawrence从一个新的角度描绘出一幅两性关系完美结合的理想画面。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这部作品中对自然环境的恶化,男女婚姻的不幸以及人类精神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生态批评理论框架下,借助它的三个维度: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对《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旨在挖掘小说中的自然、社会、精神生态蕴含即人类只有回归自然,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内心精神世界的和谐关系;才能摆脱生态失衡。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和劳伦斯深谋远虑的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宁新 《鸡西大学学报》2014,(4):128-129,136
《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的巅峰之作,整篇小说的写作风格在传统文学中独树一帜。劳伦斯以图像化的叙述风格向大家展示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文字来营造虚拟的图像化世界,使读者将文字与视觉感应相关联。他分别通过色彩搭配为图像化的叙述做铺垫,又通过图像化的叙述暗喻深层次的意境,再加之劳伦斯印象派画家的功底,成功地挑战了读者的视觉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中心 《海外英语》2012,(10):207-208
In D.H.Lawrence’ s masterpiece Women in Love,Wat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mages,which sets off the characters’ action and emotion and is alway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and fate of the characters.It is a dual force,being not only the source of life but also the destructive fore which could cause tragedy.  相似文献   

17.
对劳伦斯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男女主人公的四段典型跨性别话语做实例“语篇描写”,即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语料(跨性别话语)进行及物性系统分析,能够揭露隐藏在跨性别话语中的男女主人公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同时能为揭示作者劳伦斯的菲勒斯意识和菲勒斯中心主义,即其意识形态和性别观,提供语言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
在其代表作《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有意将四位主人公以复杂交错的关系扭结在一起,形成广阔的悲剧结构,深刻展现他对人生的痛苦思索。本文作者认为,这种思索具有丰富的人生哲学价值,且与尼采的思想不谋而合,即:生命之健康与颓废绝非相互孤立相互排斥,而是二者自然的综合。同时,劳伦斯在小说中所提出的男性之爱,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同性恋倾向,而是他深邃的哲学思想给人类生活指出的一种自救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