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电视戏曲栏目,如河南台的《梨园春》、陕西台的《秦之声》、安徽台的《相约花戏楼》、山西台的《走进大戏台》等,成功地完成了电视与戏曲的对接和碰撞,使戏曲这一备受冷落的文艺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栏目经过不断地改版和调整,积极地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节目样式,成为收视率较高、观众喜爱的名牌栏目;有的栏目经营运作成功,更是形成了品牌效应。《梨园春》激活了河南戏曲市场,推动了地方戏曲的传播,被学界称为“梨园春现象”;《秦之声》亦使秦腔这种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被称为“秦之声现象”。这些戏曲栏目…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第十三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日前在北京揭晓,陕西电视台《秦之声》又一次获得“星光奖”──优秀栏目奖,实现了三连冠。在当前荧屏游戏节目过多的背景下,《秦之声》以其节目的严肃性和高质量征服了在京专家及电视观众,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享此殊荣的文艺栏目。由陕西电视台录制的《西部大联欢》──西部电视集团’ 99元旦职工文艺晚会,荣获综艺类二等奖;《九十九个春天》──陕西电视台’99春节文艺晚会荣获综艺类三等奖。 本届“星光奖”颁奖活动将于2000年新年之初举行。陕西电视台栏目、节目又获“星光奖”  相似文献   

3.
情感投入 深层参与──主持电视戏曲专栏《秦之声》的体会陈爱美陕西人民关注的电视戏曲专栏《秦之声》,近年来一直是三秦地区甚至西北地区老百姓收视率最高、最为观众喜爱的栏目之一,我有幸作为这个栏目的主持人,内心一直处于激奋状态。我的主持,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新闻知识》2004,(11):64-64
陕西新闻媒体专题研讨广告导向与品位 深圳进一步完善舆论监督权 扬子晚报“一报两投” 《秦之声》第八次获中国“星光奖” 渭南日报纪念复刊20周年 某杂志总编被判刑十年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经济节目作为独立的节目门类出现之前,电视的主要节目样式和形式是新闻、文艺、体育以及教育、儿童节目。1984年冲央电视台开办第一个经济类栏目《经济生活》,这标志着经济节目从此登上中国的电视舞台。在此后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中,申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生活》、《清风车影》、《对话》等等栏目成为电视经济节目的典范。与此同时,地方电视台,尤其是上海、广东等地的经济节目也办得很有特色。 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投身于电视经济节目的实践,对电视经济节目的追求和探索显得十分重要。 一、“有用”是电视经…  相似文献   

6.
当前以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北京电视台的《同乐园》、陕西电视台的《秦之声》、辽宁卫视的《戏苑景观》、中央电视台的《过把瘾》等为代表的电视戏曲综艺节目火爆荧屏,在各电视台数十种栏目中收视率较高,倍受观众及专家瞩目,成为荧屏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鲍小梅 《中国广播》2004,(12):56-57
今年8月,徐州电台《戏迷俱乐部》栏目获得了中国广播文艺“十佳栏目”奖,成为全国地市级电台唯一获得该奖项的栏目。2001至2002年,该栏目的两篇作品《京腔京韵满校园》和《好日子天天唱着过》连续获得了中国广播文艺一等奖,三年“三联冠”。  相似文献   

8.
当第二届“擂响中国——全国戏迷擂台赛”在观众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时,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又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走进了又一个繁华似锦的春天。过去的一年,《梨园春》紧紧围绕电视文艺为群众、品牌栏目创辉煌两大工作重点,坚持电视文艺的“三贴近”原则,实施精品战略,提高节目质量,以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在竞争激烈的电视文艺栏目中卓尔不群,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同和喜爱。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面对电视发展的新态势,面对观众新的收视诉求,《梨园春》将如何突破发展园囿,继续以卓越的姿态面对观众、迎接挑战,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成为萦绕心头的问题。笔者几经思考,探寻出《梨园春》2006年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李荣  曹侃 《新闻知识》2007,(7):64-65
2006年“陕西广播影视奖”电视文艺类评奖工作于日前结束,本次奖项设置优秀栏目、综艺节目、娱乐节目、电视歌舞、戏曲曲艺、文艺专题、电视艺术片、文学节目、广告节目、电视动画、音乐电  相似文献   

10.
追寻/我们家园逝去的记忆;回望/这方厚土真实的历史;展示/故土宁海独有的人意山光;发现——宁海之美……浙江宁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文艺栏目《人意山光》创办于2004年4月,每周六晚20:00播出,周日同一时间重播,时长15分钟。该栏目以其鲜明的江南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人文视角,高雅的审美追求,为观众开启了一扇了解本土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的窗口,成为一本具史料和人文价值的宁海影像志和宣传本土优秀文化的精美名片。多年来二十余部作品获得省、市乃至全国电视文艺多次多项奖项。《人意山光》获三次全国优秀电视文艺节目展评栏目一等奖并获浙江省电视牡丹奖一等  相似文献   

11.
有人曾经断言,现在的电视是电视文艺的天下。此话未免有点武断,但坐在电视机前,反复摆弄着手中的遥控器,频繁地转换着电视频道,还真有点“不信也得信”的感觉。电视文艺节目映红了荧屏一方天。可看了众多的电视文艺栏目,情绪却怎么也激动不起来,感到电视文艺精品实在少得可怜。不但各电视台的文艺栏目名称有雷同之感,就是内容也无明显区分。中央台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可谓是电视文艺的重头戏,这台年年集小品、歌舞、戏曲等一身的综艺晚会,不能不说是电视文艺的代表作。随着风月的流逝,这台晚会年年岁岁的相似,构成晚会的内…  相似文献   

12.
栏目活动化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地》栏目是商丘电视台唯一的一档对农栏目,也是多年来商丘市的一档名牌电视栏目。2009年11月,在首届全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暨第三届全国新农村电视工程中,《黄土地》获全国对农优秀电视栏目称号。栏目自2000年开办以来,举办了上百场大大小小的活动,栏目组记者和专家、文艺  相似文献   

13.
蔡骐 《今传媒》2005,(10):28-29
今年中国电视最火爆的娱乐节目无疑是电视湘军重金打造的“2005超级女声”。如果说去年这档栏目进入《新周刊》所评选的2004生活创意榜还是牛刀小试的话,那么今年全国人民争说超女就已经成为众人瞩目的一个社会现象。当然,对它的评价也可谓是众说纷纭,从电视湘军掌门人魏文彬高  相似文献   

14.
安徽电视台的电视戏曲栏目《相约花戏楼》已整整走过了五年历程,成为全国电视戏曲知名栏目之一,连续荣获五届“中国电视星光奖”,多次获得“金鹰奖优秀栏目奖”和电视戏曲“兰花奖”。被安徽省委宣传部评为“安徽省名牌电视栏目”,荣获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电视百佳栏目。  相似文献   

15.
网络媒体如何正确引导舆论——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说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蓉 《声屏世界》2002,(1):22-23
“七月以来,广西、陕西、上海、江苏等地频频发生重特大事故,消息随着电视、报纸、网络迅速传开。特别是南丹特大事故,通过新闻记者的努力,被某些人极力掩盖的铁幕才撕开了一角,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使事故的调查处理步人正常的轨道。”这是《人民日报》要闻版“人民论坛”栏目2001年8月27日发表的(假如媒体缺席……》一文中的一段话,它反映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量,也折射出网络媒体正越来越积极主动地介入社会生活,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鼎足而立的“第四媒体”。 在不长的时间内,互联网在全球得…  相似文献   

16.
汤娟 《传媒》2016,(7):66-67
《舞蹈世界》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一档以舞蹈为主要内容,集经典艺术展示于一体的电视文艺栏目.该栏目开办于1999年,为舞蹈和电视观众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是舞蹈在电视屏幕上得以展示的重要窗口.《舞蹈世界》栏目创立的三个子品牌——“舞蹈全民星” “五彩缤纷夏令营”“青春梦想季”,开播以来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进一步拉近了观众和舞蹈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从“杂货铺”到“专卖店”,形象地说明电视节目构成的发展历程。栏目化是当今电视节目宣传组织形式的主流形态。由“百货”的大而全、小而全,到如今“专卖”的专栏型、品牌型,是电视进入成熟期的显著标志。“仅中央电视台就有将近300个栏目,节目形态已相当复杂,同时每个地方台也有几十个栏目,全国加起来不少于1000个栏目”(罗明《电视有学、研以致用》《电视研究》98年第1期,第14页)。庞大的栏目阵容已经形成。在实行栏目制片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文化栏目是近几年崭露头角的电视文化形式,与早已形成规模的新闻、经济、社教、评论等相比,还略显稚嫩。目前中央台称得上文化栏目的只有《文化视点》,而《文艺广角》、《艺苑风景线》等则是兼容文化、文艺的综合型栏目。河南电视台在1987年创办的《文艺天地》,里面也含有文化节目内容,而真正纯粹意义上文化栏目的出现则是1997年初的《艺术空间》(后改称《文化博览》)。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省级台和地市台都有自己的文化栏目,但除了中央台外,相当一部分省级台举步维艰,运作困难,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理论研究、总结远远落后于艺术实践,电视文艺工作者很少能看到关于电视文化节目制作的理论文章,那又如何用理论武装自己和指导创作实践呢?更不用说让社会去了解电视文化了。二是电视文化栏目节目数量不少,但缺乏精品力作,在国际国内造成较大影响的作品较少甚至没有。三是缺乏重点栏目。四是电视文化从业人员单兵作战,缺乏与社会各界人士合作的意识。电视文艺是综合艺术,在具体操作中,谁的综合能力强,谁办的文化栏目就会更好。但有些电视编导人员本身能力有限,文化水平不高,却沾沾自喜,目中无人,自然影响了节目的质量。五是制作节目经费严重不足。文化栏目不同于其他栏目,它需要重点  相似文献   

19.
公休日,电视相伴,眼前难得地一闪亮——中央台二套节目的《商务电视》栏目推出一组关乎影坛视苑文艺圈走势的“行情报告”!初而诧异:经济频道怎么抢了文艺频道的话题?继之喝彩:艺术成果一旦进入市场流通,便是商品,充其量冠之“特殊的精神产品”既为商品便要掌握数量、质量、价位、卖点、供求走势之类的行情,莫能其外。怎么不可由“商务电视”涵盖?正因为过去受计划经济模式之有的思维定式剥离了文艺成果的商品属性,导致“大锅饭”泛滥成灾,至今文艺团体的体制改革还举步维艰;实在需要这类“精神产品亦商品”的思维反拨,大大有…  相似文献   

20.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在陕西范围内形成了“共生”的局面。仅西安地区就有多档民生新闻栏目,如《都市快报》、《第一新闻》、《都市热线》、《西安零距离》、《直播西安》,等等,这就使得竞争很激烈,在同一现场会出现不同栏目多台摄像机的现象,造成人力和物力的重复浪费。实践证明.这种内耗式的竞争,只会让各自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小。此类现象的解决,在于重启栏目的个性化或异质化定位,从差异化共生中求得共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