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经济疲软和财政赤字,英国政府近来依然多次追加科研投入,频频推出重要举措。2012年,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还在皇家学会发表长篇演讲,纵论科学研究和创新,并着重强调了8个前瞻技术领域。随后,奥斯本又宣布向前瞻技术领域增加6亿英镑投入,其中1亿英镑用于为10万名英国癌症和罕见病患者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一、科学研究不应功利化,创新重在产学研互动英国皇家学会是英国科学持久卓越的证明。今年,约翰·格登教授因克隆研究成为英国皇家学会历史上第277位  相似文献   

2.
以英国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及下属研究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雇佣政策、人力资源结构、薪酬体系构成、绩效管理以及经费来源等方面的系统调查与分析,揭示出薪酬管理制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非常系统、细化和具有鲜明特征的设计与实施,有效地为英国公共部门研究机构吸引、保留、激励了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应英国皇家学会的邀请 ,路甬祥院长率 6人代表团于 7月 3— 8日访问了英国 ,参观了 1 0多个研究所和学术机构 ,会见了科技部长、首相首席科学顾问、中英贸易协会主席、皇家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校长等科技界要员和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路院长与他们详尽探讨了加强中英科技合作的多方面的问题 ,包括举行双边科学前沿研讨会、青年人才的培养、中英建立联合实验室和开展大科学工程领域的合作等。访问期间 ,路院长还与威康基金会 (WELLCOMETRUST)的领导探讨了与我院合作的模式 ;与一些研究理事会讨论了签订合作协议问题 ,并就…  相似文献   

4.
科学基金在中国还是一项年轻的事业,需要不断地向先进国家学习。然而,短短几年的工作,中国科学基金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带着经验和问题与国外同行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国科学基金的迅速发展。在世界银行特别贷款资助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去年10月下旬组团访问了英国和挪威的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就资助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同行评议方法,资助项目管理,研究结果评价和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学习。选择的访问单位分三类:一类属宏观管理,即制定法规或执行方针政策的机构,如英国的大学拨款委员会(UFC)和顾问委员会(ABRC)。挪威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理事会(NANF),科学和工业研究理事会(NTNF)等。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13,(18):3-3
一个好的科学研究具有怎样的价值?如何支持高质量的科研?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保罗·纳斯认为,良好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开放的,证据充分,具有创新性,基于可以重复的观察与实验以及理性、客观的判断。好的科学家应当有批判精神,如果观察和试验结果与最初想法不符,就应该否定或者修正。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贺秀斌博士在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为开垦加速侵蚀与土壤质量演变机理及其调控”研究的同时,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奖学金资助,与英国Swansea(斯旺西)大学地理系J.A.Matthews(马弗休斯)教授合作研究"全球变化与人为活动的侵蚀响应区域对比研究”.经过1年多的努力,该项目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贺秀斌博士所著的研究报告"中国西部与挪威南部人为活动及环境变化的侵蚀响应对比研究”被英国皇家学会选入4年一度的皇家学会科技展.  相似文献   

7.
科学基金机构的绩效评价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政府在公共财政支出管理领域的政策变迁,政府科学基金资助机构的绩效评估也逐渐从对科学研究的事前评价(科学价值判断)转向同时兼顾事前评价与事后评价(绩效评价),转向战略导向下的绩效评价,即"目标一过程一结果"三位一体的绩效评估.对美国科学基金会(NSF)、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和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四个基金资助机构开展绩效评价和管理活动的背景与制度保障、评价目的、评价对象和内容、评价的组织实施、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和影响等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学会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近代科技大发展。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学会——英国皇家学会创立于1660年。该学会实际上起着国家科学院的作用,是世界名的科学研究中心,同时作为政府的咨询机构,负责管理议会批准的科研及出版科学书籍的拨款。可以看出,它具有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9.
从1991年开始,李旭东先后赴英、美作访问研究.参与了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的研究项目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的研究项目等。  相似文献   

10.
郝志勇,浙江大学动力机械与车辆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毕业,天津大学博士,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博士后(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资助),德国汉诺威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客座教授(国际著名学者奖学金资助)。三十几岁他就成为当时中国内燃机学科最年轻的教授。然而,如今的他未曾“泯然众人”,他心怀梦想、挥斥方遒,数十年来投身国家的科教事业,把青春年华都奉献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