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当今社会全面迅速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密,作用也日趋强烈,要培养对社会负责的公民,促进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无疑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这也是地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对社会负责的新一代的重要功能,也是全面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体现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对人的品格形成十分关键,要培养全面的品格就应该从这一时期着手塑造.地理学探索地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地理科学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完美结合,地理教育应该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出贡献,"真正造就世界今日和未来之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人类对和谐的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而大学始终把服务于社会和引领社会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大学中培养公民的宽容精神,做到多样性、个性化发展和保持社会整体性的统一是当代大学的重要任务.这样才能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真正的民主;同时,培养宽容精神也是树立正确的理性思想和加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责任感作为道德情感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合作的,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如何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健全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之一。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如果离开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就不可能全面实现,人的发展也就不会完善。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其人格丰富多彩、个性充分发展;使其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论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因而我们必须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相应地,对人的品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每个公民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未来着想,并懂得为他人、为环境、为国家民族兴衰着想。我们当今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指标中也特别强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环境、国家民族的兴衰,这与当今人文主义教育所倡导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似乎是不谋而合的。其实,中国历来都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然而,时至今日,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反思,笔者认为,这与中国的传统及现实…  相似文献   

6.
王文苹 《文教资料》2014,(4):138-140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在其国家、社会中权利、地位、责任等的认知,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观念、理念和情感的总和,它实际上是公民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识和认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应从公民与国家维度、公民与社会维度、公民个体之间维度,分别强调其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共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六个方面。明确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媛媛 《黑河教育》2013,(12):58-58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一种公共意识,全面健康的公民意识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初中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8.
共生时代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一种生死与共的生存结构正在逐步形成。在共生时代,公民意识教育需要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责权意识,民族、国家和全球意识,民主、自由和平等意识等。  相似文献   

9.
教育以人为起点,以人为目的,人的概念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当今教育改革陷入理论的焦虑与实践的困境,其症结在于对人的理解与认识存在误区,陷入国家功利主义和个人浪漫主义两个极端。国家功利主义把个人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纯粹工具,个人浪漫主义则把个体的终极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公民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矛盾调和的产物,现代公民则是个体和社会共同体之间互动的良好桥梁和纽带。当代教育症结的消除和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蕴含于公民教育的理路与实践之中。"公民"不仅仅是教育的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蕴含于教育理论与实践之中的人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社会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高低不仅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社会和国家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学政治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加强中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经济生活教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教育思想体系。尤其是其主张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全体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最终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人的教育思想,在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最富竞争力资源的21世纪,对教育如何培养出社会发展真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历史上看,中外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都离不开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道德可以培育民众对和谐社会的理性认同,培养公民之间、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尊重和宽容,并通过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达成社会是否和谐的共识。公民道德的价值在促进人自身、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过程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公民文化的培养不仅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基本内容.农民逐步实现由"子民"、"村民"向"公民"的角色转换,既是农村公民文化构建的主体要求,也是这项内容的关键点和特殊难点.同时,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也使其面临与西方国家的农村和中国城市完全不同的特殊情境,新农村公民文化的培养需要发展社会经济,促进政治民主化,完善法制,进行广泛有效的公民教育等多项任务的配合,最终由村民文化转向一种动态平衡的融合性公民文化,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何隽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310-310
责任是承担与自己的社会身份相适应的行为和对自己的行为所承担法律和道德的义务。本文探讨了大学生这个社会角色不但要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家庭、集体、社会负责。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对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非常重要,也是造就和谐社会重要力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培养世界公民逐渐成为英国公民教育的目标之一。“它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尊重多元化,愿意采取负责的行动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可持续发展。”其公民教育确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和道德责任感,发展他们参与共同生活和政治判断的能力。在国家课程委员会准备这些指导文件的同一时期,公民议长委员会(SCC)也于1990年发布报告,其中强调了公民教育的问题,而且报告所采用的视角更加国际化,尤为考虑现代公民教育不能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者地区。  相似文献   

16.
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互动视域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和谐社会建设应当是在公共精神的引导下,做到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制衡与互动,形成和谐关系;同时,政治国家依法运用其公共权力,对公民社会内部所存在的压迫性进行干预,使公民社会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社会的全球化,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英语作为一种外交语言,其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英语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他们自己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因为二十一世纪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与青少年公民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名思义,公民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合格公民的教育。其核心是使每一个公民懂得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集体、民族、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或者可以概括为养成每一个公民的公民意识、公共精神。这种公民意识、公共精神既需要“教”和“化”,也需要人们通过自主积极的公共生活和公共交往才能养成。在这方面体育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它为培养公民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土壤。体育运动中有竞争、有合作,需要勇敢、机智、克服困难的坚毅、勇往直前的精神。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早在1926年就…  相似文献   

19.
培养合格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要培养合格的公民,首先就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意义重大,必须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培育公民文化、改善公民教育、培植社会土壤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许多专家认为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为此,我们学校把责任感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追求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一、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义务,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