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通过玩点数单双数的游戏,让幼儿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2.帮助幼儿掌握相邻数的概念及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召 《今日教育》2006,(4):39-40
许多孩子会熟练地背诵100以内的数字,但是他们不一定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多半是死记硬背的顺口溜,所以家长要帮助幼儿掌握“数”的含义、“数”的概念。幼儿数学教育主要包括幼儿的数概念、计数和运算的教育、量与计量的教育、几何图形和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的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第六阶段:自然数的数序关系自然数的数序关系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相邻两数之间的数差关系,二是它们相互的顺序关系。理解这两种关系是幼儿数概念形成的基础,是他们认识和掌握一个数在自然数列中位置的重要条件。因而,这一阶段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幼儿理解这两种关系,准确地排出10以内自然数的数序,并讲述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家在中国     
在地图上找到中国和香港 教师运用高灯射影器介绍中国地图,让幼儿认识中国。并在地图上找出香港及故乡的位置,分享自己故乡的风貌。(图6)幼儿在活动中认识了中国地图,知道了中国是一个国家、香港是中国的一座城市并且是中国的一部分。此外.他们还能比较国家和城市的大小,对国家、城市的位置、面积和比例有了初步的概念。幼儿在地图上寻找自己故乡的位置。找出自己故乡所属的省份。幼儿发现,班中幼儿的故乡都分布于福建及广东两省,并且两省的地理位置很接近。  相似文献   

5.
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帮助幼儿获得恰当解决冲公安厅的经验是维持幼儿社会交往活动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利用幼儿发生冲突的时机使幼儿学会用商讨的方式解决矛盾,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尤峰 《学前教育》2005,(12):29-30
图形认知能力指的是对具体形象信息的理解能力,如理解什么是圆形、理解图形的方位关系等。《俯瞰小城》是图形认知类的游戏,主要是发展幼儿对物体之间方位关系的理解能力。在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的地图,让幼儿对照地图  相似文献   

7.
茅懋  袁放 《幼儿教育》2013,(Z1):22-23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有关数概念的教育是一个基础而又十分重要的内容。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所进行的教学活动。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怎样帮助幼儿掌握有关数概念的知识,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呢?其实,从幼儿的表征能力就能看出幼儿对数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而多元表征能力需要幼儿对数概念有深入与全面的掌握。4~6岁幼儿己基本具备初步的数的多元表征能力,大部分幼儿都能通过不同表征形式对数量进行表征。幼儿对于数量的认知离不  相似文献   

8.
形成幼儿10以内数的概念是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主要内容。当幼儿学会了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的数量,会说出总数,按数取物,并在判断物体数量多少时不受物体的形状及排列形式的影响,即达到了数的守恒,这才算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初步形成了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幼儿进一步掌握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和数群的结构,这时才可以说,幼儿已形成了10以内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活动分析幼儿对使用货币非常感兴趣,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往往只注意“买卖”的结果,对怎样使用货币和货币的真正价值从认识上还有一定困难。因此,我设计了“认识货币”这一教学活动,既帮助幼儿掌握了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又积累了实际生活经验。活动目的1.帮助幼儿从硬币开始了解货币的价值,知道它们之间的兑换关系。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运用硬币进行计算的能力。3.教育幼儿珍惜成人劳动,不要乱花钱,注意爱护钱币;培养幼儿细心、认真的做事态度。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数枚硬币(1分、2分、5分、1角各…  相似文献   

10.
数概念的形成是从计数能力的发展开始萌芽的,小班幼儿在计数能力上存在着:顺口溜、重数、漏数、手口不一致等现象。缺乏对数与实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理解,许多幼儿在自然状况下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利用幼儿生活、学习、游戏情境,因地制宜地开展小班幼儿计数活动,能激发幼儿学习计数兴趣,从而有效地刺激、强化幼儿计数能力,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