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全国电视新闻界克隆现象严重,中央台有了《焦点访谈》后.各省市也涌现一批“小焦点访谈”,江苏台出了一个《南京零距离》,各地也出现了不同地方的“零距离”节目。同样,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也推出《阿六头说新闻》,因为收视率高,表现形式独特,导致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各种方言说新闻的节目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2.
今年“五一黄金周”,上饶电视台对外宣传有了重大突破。七天的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发了五条新闻,在江西卫视新闻上稿也有较好的表现,每天保持平均两条以上的上稿量。实现了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宣传上饶旅游零的突破。上饶台“五一”期间对外宣传之所以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上饶台采编人员在对接中央台和江西台选题策划上做到了积极应对,多点布局,打了有准备之仗。节前,上饶电视台新闻采访部获悉中央台和江西台“五一黄金周”新闻策划选题后,将自己的选题反馈到省台和中央台,这些精心谋划的选题,由于主题和内容都对…  相似文献   

3.
现在全国的电视新闻界克隆现象严重,中央台有了《焦点访谈》,然后各省各地市也涌现一批“小焦点访谈”,江苏台出了一个《南京零距离》,然后各地出现了不同地方的“零距离”节目。同样我们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阿六头说新闻》后,因为收视率高,表现形式独特,导致各种浙江乃至全国方言说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4.
谭晋民 《新闻窗》2008,(1):73-74
在电视传媒业中,素来有“新闻立台”之理论,纵观全国,无论中央台、地方台还是城市台,甚至区县级台几乎都有几个或一个在一定区域内家喻户晓的新闻栏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本周》、《南京零距离》、《直播南京》、《今晚800)、《新闻夜班车》、《百姓关注》等等,都是在立台、强台中竖起过一方大旗的名牌栏目。这些品牌栏目虽然名称各不相同、定位互有差异,或时政、或民生,但溯其创办思路与宗旨、究其发展历程与业绩,必不可少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典型宣传。  相似文献   

5.
9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了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不久另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又与观众见面,从此《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成为中央电视台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于是全国各个省级.市级电视台也纷纷效仿,不同版本的“焦点”式新闻节目应运而生,并且入气颇旺。但是时至今日,《东方时空》。  相似文献   

6.
打开电视,各种新节目、好节目层出不穷,或新鲜奇异、或情理细腻、或动感多变,小小荧屏已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然而,相对这一如火如荼的局面,这些年盛行的“热点”类栏目却相对冷清了许多。“热点”栏目是指电视台所办的反映社会焦点问题的栏目。1994年4月1日,中央台隆重推出《焦点访谈》。一时间,大江南北如法炮制、纷纷“克隆”。北有黑龙江的《今日话题》、辽宁的《热点透视》、南有广州的((城市话题》、深圳的《今日视点》,东有上海的((新闻透视》、山东的《今日观察》,中有河南的《中原焦点》,等等。此类节目从形式到  相似文献   

7.
节目的编排是电视节目由制作转入播出的关键一环,它并不是把每天要播出的新闻节目、电视剧和栏目等简单地拼接起来了事,而是根据频道定位和节目内容,在认真分析当地受众的要求、收视时段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电视节目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它是节目的二度创作,因而也是电视媒体在新一轮竞争中的一个主打项目。一家电视台要有别于其他电视台,就必须有其特色。而现在的电视,中央台有什么各省级上星台就有什么,以至于全中国满目“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文艺节目则是竞相模仿克隆,在周末一起热闹出演;一部好一点的电视剧又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相似文献   

8.
新闻评论一直是电视的弱项,近年来,人们发现电视上有影响的新闻评论节目屈指可数。事实上单独设立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收视率并不高,传播效果也不好。曾经各地方台一窝蜂似的仿照中央台《焦点访谈》、《观察与思考》办起的评论类节目现在大都悄悄地“关停并转”。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接受“做客中央台”节目主持人的专访前,他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电台的办公大楼。看着中央台紧张忙碌的节目编辑、播音、录制流程,杨崇勇感叹地说:“我是听着中央台广播长大的,我选择听中央台的广播,是因为你们节目的品味吸引了我。你们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甚至《小喇叭》等节目,我都非常熟悉。”  相似文献   

10.
眼下,瞄准社会热点,正确报道反映公众普遍关心的新闻事件,已成为深受各个媒体重视的“拳头产品”。邢台电视台从2000年3月份开始,围绕“瞄准观众需求,反映民众呼声,强化舆论监督,发挥评论优势”的基本方针,在邢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开辟了一个以舆论监督为主的板块——“社会点击”栏目。它的创办,丰富了新闻联播的内容,增强了新闻联播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很快便成为邢台新闻联播里的一个“黄金板块”,被观众广泛誉为“邢台的小‘焦点访谈’”为地方台搞好舆论监督节目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社会点击”栏目开播不久,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韩梅 《新闻传播》2009,(6):67-68
长期以来.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制约了地方台新闻的发展。这种以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模式,致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僵硬.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而民生新闻由于它贴近老百姓的指导方针,充分满足了人们对媒体的接近使用权.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度,陕西省广电局以省电视台和有线台合并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宣传改革,为西部大开发、陕西大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陕西电视台全年在中央台黄金栏目“新闻联播”中播发各类新闻稿件147件,共中头条5件,提要11件,荣获中央台2001年度最佳采访奖、最佳联播奖、好新闻奖和最佳通联奖,创历年来最好成绩,位居全国各省电视台前列。上中央台各类新闻主要体现三个特点:一、宣传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的稿件多,扩大了陕西省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陕西省委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江泽民讲话》、《陕西省深入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伊始,一场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的冰灾降临了江西省。这次抗灾救灾过程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之长,灾害之重,范围之广,救灾难度之大,谁也没能预料到。灾情考验着正在为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而奋力拼搏的4200万江西人民,也考验着江西广播电视人。从元月11日到2月19日,江西卫视的各档节目共播发抗灾救灾报道八百多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用了来自江西的报道57条,中央台各档滚动新闻及大型直播节目“迎战暴风雪”采用七十多条。  相似文献   

14.
农业节目的淘汰与普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玉 《新闻记者》2003,(6):51-51
从今年3月24日起,央视七套中的《农业新闻》栏目停办了。其原因是在去年9月央视推行的“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制”中,《农业新闻》“不幸”榜上有名,在七套所有栏目中名列末位,被央视决策者毫不留情淘汰了。在此,我并不想评价这种“末位淘汰制”的合理与否,只想为我们的农民兄弟说上几句话。我查阅过中央电视台及部分省、市电视台的节目安排,应该说和地方台相比,央视七套每天安排的农业节目时间并不短,播出的农村信息、实用技术也不少。但中央台播出的农业节目仅占整个制作节目的1%还不到,而省级电视台大多每周仅开办一个20到30分钟的专栏节目…  相似文献   

15.
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紧跟时代潮流,为地方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却没有大的突破。这种以中央台的《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模式,致使时政新闻播报形式僵硬,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  相似文献   

16.
省级卫视的“克隆”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丹 《新闻记者》2001,(7):80-80
随着各地有线电视网的铺设 ,各家省级卫视纷纷落进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屏 ,一时间老百姓的遥控器忙了起来 ,还真有点无从选择。可时间不长 ,到底哪家卫视办得好 ,老百姓心中有了数。看省级卫视你会发现从早晨到晚间 ,节目安排可谓彼此“克隆”。举例来说明 ,晚6点是少儿节目 ,7点转播央视《新闻联播》之后是《天气预报》 ,接着是各家电视台紧跟《焦点访谈》做的“聚焦” ,“追踪”之类的新闻评论性节目 ,然后是电视剧 ,甚至剧中插播广告的时间及其持续时间都非常相似。这也就意味着要么电视上出现的全是电视剧要么全是广告 ,那你只要看一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业是随着80年代初中国经济的复苏而发展、繁荣的,而社会的发展又带给电视越来越多的冲击。社会闲暇生活的日趋丰富和多样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单纯地把空闲时间捆绑在电视机上;电视本身的竞争,也让观众有更多选择的空间;而国际互联网强大的冲击力,又提供了全新而迅捷的信息渠道。 十几年来,在每晚的同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电视台悉数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新闻联播”始终是中央台最受欢迎、收视率名列前茅的节目。但南方的收视率调查显示,联播在当地的收视状况相当一般。如今全国的电视台多达上千家,有线台、无线台,综合台、专业台,花样繁多,很多频道不再转播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而在那些继续转播“新闻联播”的地方,观众也可以通过收看其它频道的节目来作出自己的选择。因此,虽然“新闻联播”这一频道的相对收视率较高,但在其它频道的激烈竞争下,其绝对收视率也就相当有限了。  相似文献   

18.
朱萍 《新闻世界》2008,(10):57-57
如今,看电视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收看新闻,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必须。通过新闻节目人们可以迅速及时地了解到国际国内的形势及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等等。在收看节目的同时,新闻播音员也自然成了观众的“老朋友”,经常会听到观众说这位播音员“播得不错”,那位播音员“形象蛮好”等诸如此类的评价。目前,以中央台新闻联播为代表的传统播音形式在全国各电视台仍占主导地位,然而像中央台的《第一时间》、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等讲究“说”新闻的新形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郝冉 《新闻采编》2005,(5):37-38
要出“新”依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是新闻媒体发展的保证。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电视节目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浓,甚至已经影响到新闻。这说明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节目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创新中有一个策略叫“突显”,就是突出的、显著的。突出在时问上领先一步,在个性特点上要显著。比如,太原电视台《新闻对话》的宣传语就是“点击当事各方”,还有中央台的《时空连线》“关注新闻事件”,再比如中央台的《新闻夜话》、《中国报道》、《面对面》,这些节目的形态我们过去是没有见到过的。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新闻是一个电视台的血肉和基石,那么新闻评论可以说是这个电视台的灵魂和旗帜。正因为新闻评论所代表的强大的舆论力量,各电视台都把本台的评论性节目作为重头戏,挑选精兵强将,力图把节目办好,但评论性节目的处境却不乐观。   一、栏目定位:贴近百姓   虽然在许多方面,城市电视台创办评论性节目都不具备中央台、省台那样大的优势,但在贴近居民程度的贴近性和距离百姓远近的接近性上还是有优势可言的。所以基于此,我们认为城市电视台评论节目的定位应是:贴近百姓。我们知道,一般人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还是十分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