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溪是国歌作曲者聂耳的故乡,理应在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中承担起重要责任。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既呼应了当前全国上下开展“讲好中国故事”活动的时代背景,又有效推动了聂耳故乡本土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有鉴于此,阐述新时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时代意蕴,紧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讲什么、谁来讲、讲给谁、怎么讲的逻辑主线,展开“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叙事基本要素的深入探究,即叙事内容、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和叙事方式,并尝试为“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传播构建出一个合理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2.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对外传播工作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是战略传播思维的体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本文尝试从叙事范式理论出发,就如何构建"好故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讲好中国故事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在当前国际舆论环境下,讲述中国故事存在一些外部挑战,例如海外受众对中国存在着负面刻板印象、认知偏差以及情感失真的问题。对此,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强化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布局和策略创新。在国际传播语境下,柔性叙事和软性传播具有积极价值,值得进行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而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传播中国声音中,从事对外传播的媒体说什么,怎么说,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国际话语权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形象的战略考量。跨文化背景下,国际局势动荡与世纪疫情多变的传播情境,致使中国故事的国际接受与传统文化叙述仍存在定型化、传统文化延续、跨文化传播实践不足等困境。为此,着力构建对外传播理念与路径的创新机制尤为迫切。本文重点探析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叙事与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交互效能,以此促进视听媒介与讲好中国故事之间的纵深联合,彰显中国以“自我”参与者形象建构的国际传播机制求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当前外宣工作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最大压力。面对日益复杂而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支点和基点。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两个结合”,以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为切口、文化品牌为支撑、普通党员的“小故事”为载体、中外“朋友圈”为依托,有针对性对外讲好新时代党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目标和使命,也是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重要任务。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充分考虑话语概念的历史情境和国别语境,认真辨识国外已有“中国故事”中的刻板印象,为中国故事提供新的语境,构建新的符码,注入新的内涵。当前,要从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故事这三个层面进行,紧扣全球议题,在叙事符码建构和内涵转换方面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张芸 《对外大传播》2016,(10):73-75
随着我国积极外交战略的实施和大国地位的崛起,全面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良好的地方形象,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这既是国家文化、外交和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粮食安全背景和“大食物观”理念下探索中国粮食文化的对外译介传播具有现实意义。要通过翻译主动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了解中国粮食文化中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精髓与底蕴,完成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和“大食物观”理念的对外译介,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国际担当与世界大同文化理念,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对外话语权,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故事是凝聚了中国人思想、情感、意志等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广西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特有的山水文化,并在不同时期被广大劳动人民及不同作家们赋予了特定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念。广西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为基础,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山水文化,其不仅是中国故事的内容载体,而且它本身也是构成“中国故事”的核心内容。该文通过分析广西山水文化的突出优势,和其所蕴含的中国精神,探索如何运用特有的山水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为广西山水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是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中央企业提升国际传播“五力”实践要求,要推动实现“五个转变”,即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从“讲好故事”向“有效传播”转变;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从“走出去”向“融进去”转变;提升中国形象亲和力,从“形象塑造”向“情感共鸣”转变;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阐释”转变;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从“借船出海”向“造船领航”转变。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纪录片“国家主导、产业运作、多主体协同”的国际传播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外合作步入常态,合作传播水平提高。国内制播主体话语权有所提升,实现差异化发展。此外,新媒体成为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新兴动能要素,纪录片服务国家战略传播能力增强,“新主流”路径渐显。中国纪录片提升观赏性成共识,制作水准提升,“文化产品”身份渐显,尝试从“讲好中国故事”向“卖好中国故事”的转型探索。供给侧调整下,中国纪录片用户和产品结构局部改观,本土化传播意识增强,落地手段尝试精细化。  相似文献   

13.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是新时期外宣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讲好中国故事为新形势下对外传播指明了方向,学习领会贯彻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论述,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要主动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重视议题设置;要开展多种形式对外传播,增强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宣传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己任,着力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上下功夫,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加强顶层设计和大外宣格局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支撑;重大主题对外宣传精彩纷呈,中国故事赢得世人瞩目;领导人高访外宣取得突破,大大提升了中国故事的国际影响力;新闻发布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造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权威平台;中外媒体和智库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合作讲好中国故事成效明显;有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声音在全球传播更快更远;中华文化走出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了中国故事的亲和力。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既面临着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同时也具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对外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以创新精神谱写讲好中国故事新篇章。一是推动话语体系创新,增强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影响力;二是打造多元传播主体,为讲好中国故事壮大力量;三是构建立体传播格局,为讲好中国故事拓宽渠道;四是要把握分众化传播趋势,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性;五是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为讲好中国故事夯实文化根基;六是加强外宣理论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对外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局势空前复杂多变的当下,如何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亟待加强外宣理论和实践研究。曾长期为美国和日本政府机构做战略传播、对外宣传和公共外交的研究和咨询的南希·斯诺教授,聚焦中国对外战略传播这一核心议题,围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等外宣领域热点问题提出,中国的多样性是中国故事最好的叙事方式,要通过开放、参与、多样的交流重建对外沟通渠道,用微观视角和民众口吻进行对外叙事,让“一带一路”成为中美重开对话的走廊,推动两国关系早日回到相知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故事,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面对“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中国减贫故事的国际传播既不能落入西方的话语窠臼,也不能陷入“自说自话”的情境。应对中国故事进行国际化表达,构建中国故事的海外叙事体系,提升中国话语的感召力和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外合作出品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是推动中国减贫故事“出海”的一次有益尝试。该片采用“第三者”叙事,汇聚多方力量讲述普通中国人圆梦小康的故事,通过拓展外宣渠道,创新话语体系,有效助力减贫故事走出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家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近年来,中国的影视传媒在政策支持、市场繁荣、产业链延伸等利好的促进下持续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受众的流失以及满意度的降低、网络平台对广告市场的挤压等,要想承担“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从当前影视传媒的传播实践分析出发,探究影视传媒在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7.
军队国际形象是党的形象、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通过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的生动故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重要途径。由于受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以及国际传媒格局和话语体系等诸多因素影响,海外涉中国军队议题等长期遭遇西方媒体妖魔化报道,极大损害了我军良好的国际形象。基于此,中国军队海外形象塑造应把握“四个关系”:“群体”与“个体”形象统筹塑造、“说理”与“陈情”议题结合设置、“说我”与“说他”内容对比宣传、“隐形”与“显性”传播区分把握,为讲好新时代中国强军故事营造更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8.
数据时代,由技术引发的传媒业变革给对外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外传播要在新的条件下实践"讲好中国故事",用户需求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新时代的对外传播应加强对数据工具的运用,分析用户需求,指导信息生产,通过构建与受众的同一性,进而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讲好中国故事应该围绕构建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开展,服务好国家的国际传播战略。既不能因为强调用户需求和数据时代的环境和反馈,放松建构话语体系这一使命,也不能因噎废食,走回单向宣传、生硬刻板的老路。  相似文献   

19.
正如何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才能确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政策和办法,以创新精神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回顾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积极顺应人民期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是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排头兵”,新媒体则为中国媒体创新讲好党的故事提供了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日报》面向国际、守正创新,精心设置议题,基于新媒体渠道传播特点及年轻一代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通过选好典型故事、创新呈现手段、丰富发声主体、拓展发布路径等方式,不断优化中国共产党故事在海外社交平台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推出了一系列品牌栏目,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为进一步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出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走得远的国际传播佳作,推动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取得新成绩、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