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有国家一类口岸4个、二类口岸3个、边民互市点13个,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地级市,也是我国边境口岸最多的地级市。近年来,崇左市立足于边境地区实际,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加强对外传播工作的"顶层设计",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实施边境对外传播品牌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一项富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广西外宣战线在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笔者以为,加强广西对外话语建设,必须遵照中央赋予广西的新定位新使命,切实将打好"东盟牌"摆在首位,优先解决话语内容建设、传播渠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三个关键性问题,为讲好广西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奠定坚实基础。一、打好"东盟牌"是广西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之首务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独特的地缘优势,广西电视媒体的对外传播不仅仅是简单的区域性国际传播,其担负着面向东盟说明中国、展示国家形象的重任。在中国-东盟合作共赢的"黄金10年",广西电视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各种形式走出去,提升在东盟各国的落地覆盖率,同时加强媒体合作和文化交流,把同在这一区域的东盟国家媒体不断联合起来,形成了长效的媒体互动模式,搭建起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媒体平台。一系列对外传播的探索与尝试,打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广西的县级城市,凭祥市由中心城市管理,地处中国南部,与越南接壤。它被誉为"祖国的南门",是中国离东盟国家最近的国际城市,西南与越南交界,边境线长97公里。其边境地区有凭祥(铁路)口岸和友谊关(公路)口岸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一个二类口岸和五个边贸互市点。它是广西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边境口岸城市,1992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5.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面积5120平方公里,人口25万。自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珲春为进一步对外开放边境城市以来,珲春市抓住机遇,积极促进自身的开放开发和招商引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我们外宣部门适应新形势,紧紧围绕开放开发大局,积极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外宣工作新路子,扩大了珲春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正>当下,在中国各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之际,积极构建符合自身特点、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对外传播格局,对于增强城市对外传播能力,提升城市对外美誉度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城市国际化进程中杭州对外传播格局现状,就如何探寻创新对外传播策略,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在国际大舞台上更好地发出声音进行探索思考。实践当前,城市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复旦大学"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课题的研究结果显示,截至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传播事业得到初步发展,改革开放后稳步推进,新世纪以来取得了跨越式进步。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对外传播70年,是媒介革新变化生动演绎的70年,也是对外传播观念与实践与时俱进的70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新中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变迁与发展,可以发现我国对外传播事业从一开始的"单向宣传式"传播模式逐步转向"全方位主动式"国际传播格局。在新时代下,中国的对外传播应创新制度、保持自信、补齐短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新型对外传播平台,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8.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传播既是一个历时性过程,同时又共时性存在。对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传播进行共时性考察,旨在探究同一时期区域发展的共通性,考察不同时期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交流传播的演进路径。基于阿尔君·阿帕杜莱的全球化流动景观理论分析发现,广西与东盟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表现出人、机械、货币、影像及观念越发各行其道,而是相互作用和影响,就现阶段而言,媒体景观在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全球化流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应如何发挥媒体的作用以促进其他景观的发展,从而提升与东盟国家的区域性交流,是目前亟需考察与思考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信息瘟疫"双重作用下,我国国家层面的对外传播受到明显制约。但近些年以青岛、苏州、南京、重庆为代表的城市对外传播却另辟蹊径,紧紧抓住境内国际友人这一群体,突出众创性、对话性、协同性、融合性几个特点,形成了对外传播的地方品牌,为我国对外传播做出了有益探索,开辟了新的路径。实践证明:发挥境内国际友人作用,注重对外传播群体的众创性和主体的多元性,加强对外传播内容的感知度和可分享性,综合运用新媒体、融媒体,将促进我国对外传播"百花齐放满园春"。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形象传播离不开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这一直是我们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领域。目前,对于"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或城市)向国外民众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事实上,不光是外国人需要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那些除了本区域以外的民众都可以成为"对外宣传"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传播对象。这便是我们经常提起的"大外宣"概念。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9,(1):49-49
2008年是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南宁5周年,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北部湾开发战略使广西走向了国际舞台。  相似文献   

12.
建设人文共同体、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维度,也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议题。加强城市传播是人文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城市是人类文明和社会文化的容器。把握城市传播作为品牌化进程和作为社会互动和意义交流过程的两个属性,是发挥城市传播在人文交流中重要作用的关键。以城市传播促进人文共同体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城市交往、以旅游和文化活动为抓手提升城市体验,另一方面应深耕城市品牌化进程、保护和发展城市文化,二者并行共进,构建温和、开放、富含人类情感的人文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以两个案例探讨国家对外传播大框架内的区域对外传播的历史和实践,特别是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发掘与周边地区面对面人际交流的价值。上世纪50-70年代云南与其接壤国家的边民联欢及现今广西东南亚留学生的访谈分析说明,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区域性的对外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灵活  相似文献   

14.
荣轩 《生态文化》2011,(5):37-37
10月22日,由国家林业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东盟城市森林论坛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东盟共同推动森林城市、低碳城市、宜居城市建设。在论坛开幕式上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南宁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2014,(4):F0003-F0003
2013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来,崇左市秉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理念,以打造“边城山水秀、崇左天下美”国家森林城市品牌为目标,全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造林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4.2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48%,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3平方米,村屯林木绿化率达到28.5%,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76%,水岸林木绿化率达到82%。  相似文献   

16.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开放和共享颠覆性地改变了原有的舆论生态和传播环境,能否构建一个符合大国地位的新型国际传播体系已成为我国顺利进行各项国际传播工作的关键。媒体融合作为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削弱发达国家话语霸权的同时,也为我国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中国的对外传播应不断聚焦、聚众、聚力,扩大"至"的范围,产出"质"的内容,挖掘"知"的深度。对外传播媒体应顺应趋势、踩准节奏,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互联网,从传播理念、原则、内容、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战略和战术的设计,驱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通过重塑结构、再造流程、聚合平台,实现向新型主流媒体的转型,努力探寻迈向智慧全媒体生态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走出去"是树立城市良好对外形象、增强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浙江通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活动,深入研究开发世界性与民族性兼备、外国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在对外展示和传播浙江优秀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世界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学习国际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着力破解浙江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全面完整地建构浙江文化改革发展路线图,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加强,面向区外的民族文化传播、交流逐渐成为自治区形象传播和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状况基础上,尝试探讨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和策略。现状与问题1.资源开发不足内蒙古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这  相似文献   

19.
2016年,"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传播时代命题,中国全球治理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传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同时新媒体的发展开启了双向互动的对外传播时代。2017年,对外传播的格局将继续改变,面对未来的全球传播新秩序,我们需要在探索对外传播实践的全新增长点的同时,思考中国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外宣战略和策略,从过去的外宣框架和思想牢笼里解放出来。中国的对外传播要提升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变对外传播为天下传播,把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对外大传播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推进对外传播实践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外传播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外传播机构建设需要更加注重以下五个基本问题,以增强内生动力和增长潜力。一、定位问题是对外传播机构建设的首要问题在内宣外宣一体化发展的"大外宣"格局中,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机构拥有了对外传播属性。定位问题是所有对外传播机构面临的共同和首要问题,也就是:"我们是谁?我们究竟在面向谁传播?我们要传播什么样的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