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国际性学术议题,但外国学者的关注程度相对不高,中国学者论文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中国主流新闻媒体是中外学者共同的、主要的信息来源,但二者论文的研究视角、议题偏好、理论基础、研究路数均有所不同,秉持的立场和态度也有较大差别,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不同解释。中国学者的论文清晰地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渊源、内涵与意义,有助于增进海外学界对这一重要思想的了解,但仍有缺憾。为改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学术界的传播状况,我们应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在地实践,反驳歪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言论,还应与海外学者展开平等的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品牌(nation brand)的概念来源于市场营销中的品牌理论,被看作是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和重要的"战略资本"。~((1))国家品牌是"独特的、多维因素的混合,为国家向其所有的目标受众提供文化上的区别与关联"。~((2))国家品牌还是"构建国家形象的最终结果"。~((3))国家品牌与国家形象的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并不完全相同。国家品牌既可作名词理解,又可作动词把握。与通常作为被动感知对象的国家形象概念相比,国家品牌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策略和技巧。国家可以  相似文献   

3.
正消息源在媒介议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决定了受众获取的信息,同时也呈现出社会的背景与形象,~((1))对于受众的舆论引导是嵌入式的、潜移默化的。当前国际传播呈现传播主体多元化趋势,在外媒涉华报道中,新华社等传统外宣媒体不再是占垄断地位的中国消息源,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已成为外媒涉华报道的重要消息源之一。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社交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被外媒引用的情况,来分析社交媒体平台在塑造中国形象中的角色,在此  相似文献   

4.
正1967年8月,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十个国家发表《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和"ASEAN")正式成立,确保了东南亚地区的长期稳定,因此也被认为是第三世界中最为成功的地区国际组织。~((1))进入21世纪后,区域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东盟在国际政治舞台中亦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国际受众大规模向社交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数字平台迁徙,新媒体已经成为国际传播的兵家必争之地。不同于传统媒体"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我国新媒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从战略层面考量,新媒体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突破口之一。~((1))从实践来看,中国主流媒体和民营媒体机构纷纷利用国外新媒体平台和自有新闻客户端拓展国际市场,微信、微博等本土新媒体公司也跨出国门,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数量可观的用户。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孔子学院的成绩带来了全球热议与国内关注。在此背景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自我推介也不再羞羞答答。2015年,北京电视台拍摄了八集电视专题片《窗口》,分别从六个方面展示了长期默默无闻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全貌~((1))。中央电视台据此剪辑出三集系列片,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品牌计划"~((2))。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全球布局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此为契机回顾和展望我国对外传播思想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外宣工作者继往开来,进一步开展对外传播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1))学习对外传播的历史,也是对先辈们的"温情的敬意",使我们"心怀敬畏、心怀良知"。~((2))就中国的对外传播环境而言,参照国际舆论对华的态度,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较为合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2013年提出至今已有十年,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十年中,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系架构不断成熟和完善,也随之形成了一整套理念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具备坚实、广泛的国际话语基础,国际传播从业者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更高效能的传播,就要紧密围绕这些理念进行叙事创新,包括议程设置、传播模式、选题策划、分众化传播策略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更为广泛的国际共鸣,具有更强的国际话语权和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正内容是优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现实抓手。话语体系和话语实践建构传播内容,传播内容及其效果的沉淀也反过来影响着话语体系的变迁。实际上,20世纪末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出现的语言学转向,~((1))就已经赋予了内容在对外传播乃至国际交往中的核心地位。然而,在跨文化及复杂社会情境的影响下,内容被生产、理解的方式和方向有着极强的不确定性。而且,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主体间理解偏差并不容易被察觉,因而影响深远。这无疑使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浙江泥塑创始人"的宓风光有"泥人宓"之称,眼下正在为别开生面的系列作品((三百六十行))的问世而不合昼夜.他的许多独具特色的作品也正在被大江南北异域他乡的人们争相收藏.……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业已成为一个全球性议题,应对气候变化亦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关注和全球治理的课题。全球化时代,沟通交流、合作共赢是必然选择。在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领域也是这样,不仅需要各国政府的联合行动,也需要加强学术界的沟通与合作,形成研究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的学术共同体。基于此,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于10月11日至13日发起倡办了“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以期在各国学者间寻求共识,协调行动,共同推进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使其达到更高水平,产生更大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推动力,使气候传播在世界范围内渐成气候。笔者与会期间采访了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请他谈谈气候传播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如何在气候传播及更广阔的领域向外说明真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L.Friedman)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专栏作家之一。他现在供职于《纽约时报》,每两周写1篇专栏文章,其观点和言论经常被美国政界和商界人士引用,在美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周健 《对外大传播》2009,(11):60-61
《法兰克福汇报》在所有的德国严肃报纸中拥有最高的国外知名度。因其在德语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它登载的文章经常被其他国家的媒体引用或转载,从而使该报成为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德文报纸。每天要向大约140个国家提供该报,所以《法兰克福汇报》是德国所有高品质的日报中在国外发行最广的。《法兰克福汇报》拥有一个遍布全球的记者网,除了在国内15个城市建有分社外,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记者。  相似文献   

14.
正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问题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的"中国方案"。南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大惨案"发生地和世界"四大殉难城市"之一,"建设国际和平城市,传播中国和平之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把国际关注、中国方案和南京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SCI数据库为数据基础,从论文发表时间、领域、引文等方面对匈牙利科学院化学研究中心科学部长彼德·温克勒(Peter Vinkler)近五十年学术生涯的学术成就与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温克勒的研究方向为引文分析与科学计量评价,以个人、团队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为主,其学术影响力显著,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对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科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代国际秩序的复杂重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中国智慧与大国担当,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外宣的核心理念和鲜明旗帜。作为一个基于中国语境的全球公共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提升我国全球话语权的道义高峰,将有效助推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面对这一重大政治命题,中国的对外传播者必须在完整、科学地把握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讲好故事,讲清逻辑,讲准价值。要在政治站位高、理论准备足、国际视野宽上下功夫;要准确预期、理性应对构建进程中的舆论"反差";要精准定位受众群体,针对不同对象进行话语转换,陈情与说理相结合,宣介传播好大国责任;要精准地设置议题议程,回应好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的国际热点;要促进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坚持以政府为主、民间为辅的多元渠道传播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各种高端交流平台及智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王文 《对外大传播》2014,(11):37-38
正2 014年10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强调,需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央最高层至少是第五次公开强调智库建设,也是第一次从"国际影响力"的角度阐述智库建设的重点性。在本专栏刊发的文章中,笔者曾论及国际传播与影响力对智库的重要性,本文拟从国际亲历的角度比较一下中美智库的差距与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集视觉听觉于一身的媒介,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纪录片被视为促进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因为它具有"真实与深度的特征和跨意识形态、跨文化、跨民族的属性"~((1))。通过纪录片,观众们能够更容易扩大眼界、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新世纪以来,新的纪录片观念、方法不断进入中国人视野,中国纪录片人不再满足于"拿进来",也越来越注重"走出去"。愈来愈多的中国纪录片通过参展、参赛和版权交易等方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183;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专栏作家之一。他现在供职于《纽约时报》,每两周写1篇专栏文章,其观点和言论经常被美国政界和商界人士引用,在美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言论集纳     
正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教授陶林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发表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论略》一文中认为:我们需要重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表达方式,学会换位思考,从失语到主动发声,从主动发声再到被人听懂,最后达到获得认同。在话语表达上,应更多柔性化、艺术化处理。从"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达到国际上逐渐被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