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飞速发展,传统国际传播格局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颠覆性变革。新媒体传播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无限新的可能,也为中国主流媒体"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做好国际传播的新媒体内容生产,需要深入领会互联网生态中新内容的全新内涵,以"破界出圈"的全新逻辑,做好国际传播内容的新生产。  相似文献   

2.
<正>发生在中国的事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为了避开我国政府对外国媒体在华从事新闻传播业务的管理,外媒借助各种渠道和平台开展面向中国及海外华人的传播活动,要么借助中国已有的社交媒体设立公共账号,要么直接创办中文网站甚至中文客户端,面向中国公众和全球华人传播。这些由外媒创办的中文新媒体,不仅逐渐影响中国舆论,而且传播西方价值观,对中文国际传播构成了重大挑战,甚至形成了对中文国际传播的反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国际受众大规模向社交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数字平台迁徙,新媒体已经成为国际传播的兵家必争之地。不同于传统媒体"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我国新媒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从战略层面考量,新媒体是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突破口之一。~((1))从实践来看,中国主流媒体和民营媒体机构纷纷利用国外新媒体平台和自有新闻客户端拓展国际市场,微信、微博等本土新媒体公司也跨出国门,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数量可观的用户。  相似文献   

4.
<正>以社交媒体、大数据、VR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全面、深入影响当下国际传播格局及未来走向。新形势下,以创新新媒体技术形态,变革国际传播理念,传播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使命的中国国际传播理论探索与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纵观2017年,新媒体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建构与全球传播格局,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国际传播理念更迭、战略选择,加强中国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中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国际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空间和传播优势受到严峻挑战,社交媒体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际传播平台,对社交媒体的利用和掌控能力直接关系到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形象的塑造。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年来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在三大社交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开展传播活动,抢占舆论阵地。在我国,《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也在三大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了账号,积极传播中国新闻。以新华社为例,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媒体与资讯科技发展风起云涌的时代,报业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新媒体携技术、传播方式与受众体验方面的巨大优势,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媒体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传统报纸如何转型,如何在多媒体世界中保持其数百年来形成的公信力与内容优势,这是传统报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多年来,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全国性的英文日报,  相似文献   

7.
《对外大传播》2016,(4):67-70
正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发展迅速,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媒介环境、舆论环境、传播主体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主要依赖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来进行。因此,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等特性开展城市外宣,应成为移动互联时代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重要策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与全球传播话语的多元化,第三世界国家电视媒体开始在国际新闻竞争中崭露头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美英电视机构的独大地位构成冲击。201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表示,一些外国媒体,如RT、CCTV和半岛电视台等正在逐渐超越和替代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美国正在"输掉这场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环境大国,面临着国内严峻且复杂的环境问题,亦由此承担着在这一问题上国外政府与大众媒体带来的国际压力——其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并非抱以纯粹客观、建设性的视角,而是演变为"和人权问题并列的外交批评策略和外交修辞策略"1。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加强与优化环境议题的对外传播,争取环境问题中的国际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另一方面,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信息传  相似文献   

10.
正上期,国际知名公共外交学者南希·斯诺(Nancy Snow)在与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访谈中,探讨了公共外交前沿发展、中国国家形象建设以及公共外交底层信任创建等话题。在本期中,斯诺教授从神经科学、媒体变革、媒体与恐怖主义、软实力等角度,探讨了公共外交在新媒体环境当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以及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公共外交所展现出的一些新的研究和实践操作维度,并就"巧实力""战略叙事"、2016年美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体在大众获取信息渠道中的重要性将逐渐消减,新媒体赋予了人际传播以新的意义,并对文化传播提出了新的可能。美国等国家不仅有效利用微博来传播国家以及城市形象,而且还精心策划,设置了微博传播的议程,引导公众关注有利于其国家城市形象的话题和信息,成功地打开了国际传播的大门。由于城市形象研究开始逐步得到重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无疑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如何通过新  相似文献   

12.
<正>国外主流媒体的海外分支机构是如何运作的?面对数字时代的挑战,它们如何转型?BBC国际部主任彼得·霍罗克斯2014年11月14日发表题为《印度分部如何引领BBC创新》的讲话,介绍了BBC印度分部的总体运作情况、在当地发展新媒体方面所做的尝试、与当地媒体的合作关系及未来发展规划等。这些情况对于我们了解国际主流媒体海外分支机构的运作和创新颇具参考价值。在印度,BBC在国际媒体市场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全球共同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疫情信息的重要窗口,《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第六声(Sixth Tone)、一财全球(Yicai Global)等上海外宣新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用心讲好中国战疫故事,回应关切、寻求共情,在海外社交平台和受众间收获良好反响。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世界正在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境况之中。2020年,一个又一个国际事件,加速推动了世界局势向着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使得整个国际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国际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2020年中国的对外传播同样也处于一个异常复杂、艰苦和被动的环境当中,前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的世界各方舆论的围追堵截,后有美国的一系列单边主义政策令中国的国际话语建构雪上加霜,这种"前有狼,后有虎"的国际传播环境,给中国的对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另一方面,挑战伴随着的往往也是机遇。2020年中国的对外传播,充分利用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在重重阻碍中披荆斩棘,找到了一条通路,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扭转和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所以,巩固好目前的对外传播成果,依托新媒体基础,采用全媒体理念,打造智慧对外传播体系,是2021年中国对外传播的首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三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媒体对调研活动和会议讲话的报道反映出总书记研究和分析新闻舆论工作的思路,即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说明原则、指引方向,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务实精神。从事国际传播业务和研究的人员,不仅能再次体会到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一贯的高度重视,而且也能感受到他对内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对外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最新思考。"2·19"讲话对于改变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不利地位,提升对外传播能力,以及中国未来国际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将国际传播升级为国家战略传播,发挥旗舰媒体核心作用,提高旗舰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感召力,紧密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中国国际传播的软实力诉求,创新性理解和把握新媒体精神,推动国际传播2.0,实现"民心相通、沟通世界"的全球传播愿景。  相似文献   

16.
正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形象不仅吸引了国际主流媒体的目光,而且也日益成为国际新媒体传播的焦点。作为国家形象的人格化表达,领导人形象如何顺应新媒体传播环境、传播规律的变化调整传播策略,这成为一道新课题。一、我国领导人的新媒体形象识别近年来,在我国政府和媒体的努力下,同时伴随着国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应对旅游产业的时代变革,媒体要从web2.0时代的满足受众信息需求,转变为创造受众信息需求,在旅游产业链中找到媒体新的定位,重塑媒体的角色。为此,应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多层覆盖,以新媒体手段为依托,通过加强与相关旅游机构的合作,助推国内外旅游城市资源在全球广泛推广的平台,深化旅游文化对外传播,促进世界旅游城市民众间的了解与沟通。拓展媒体旅游营销新渠道2014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个年头。20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国内信息流传播速度与广度的增大,海外媒体关于中国新闻的报道正在从以时政、经济新闻为主的格局,转向报道更多的社会文化新闻,国内民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海外议题设置。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类似大妈广场舞、羊年说羊、Duang这样非常接地气的中国新闻正在进入海外主流媒体和新闻网站的视野。这些外媒报道其实就像一面镜子,从不同角度照出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媒体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形成了舆沦及流通渠道的多层次、多元化特点。新媒体催生新舆情,也对舆沦引导和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格局的多级化趋势、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及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冲击和改变着西方媒体垄断国际信息流的格局。同时,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去,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愿景逐步转化为现实的背景下,中国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更多非西方媒体的关注。而在环境议题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环境问题正日益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自2011年美国大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